一、李白最恐怖的一首詩 1、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2、 少年心事當拏云,誰念幽寒坐鳴呃? 3、閑時觀看石鏡使心神清凈,謝靈運足跡早被青苔掩藏。 4、李白作此詩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這一時期,李白多次與友人岑勛(岑夫子)應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登高飲宴,借酒放歌。詩人在政治上被排擠,受打擊,理想不能實現,常常借飲酒來發泄胸中的郁積。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于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以抒發滿腔不平之氣。 5、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政治斗爭中,李白的摯交好友,譬如李邕、崔成甫,皆受到牽連。 6、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7、(翻譯)誰說無心就能逍遙自在,其實也像反覆無常的小人。 8、第二個想到的,同樣是采用凝神冥想招式背誦過的——“夢游天姥吟留別”。 9、得意:適意高興的時候。 10、語出唐·李賀《馬詩二十三首》。邊塞沙漠如雪,燕山月亮如鉤。何時能頭戴金籠,馳騁沙漠,一展雄姿呢?暗喻詩人如駿馬,卻無人賞識。 11、酒后競風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游遨。 12、“詩鬼”李賀最著名的十首詩: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13、“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在政治上的寸步難行,更是激發他寫下了不少千古名篇,744年,李白來到洛陽,遇到了比自己小11歲,風華正茂,卻困守洛城的杜甫,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再次碰面。 14、李白斗酒詩百篇只是一種夸張的說法,意思是李白酒興起時時如泉涌,而并不是說李白真的能喝一斗酒。 15、《俠客行》中殺氣最重的一句話就是“十步一殺人,千里不留名。”,這句詩也被千古傳誦。《俠客行》以趙國侯贏朱亥的故事為主線,將古俠客行俠殺人的豪邁氣概表現的十分形象,李白的《俠客行》堪稱千古不朽的神作。 16、這首詩作于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即詩人流放夜郎途中遇赦回來的次年。李白遇赦后從江夏(今湖北武昌)往潯陽(今江西九江)重游廬山時,作此詩寄盧虛舟。當時李白已經歷盡磨難,始終不愿向折磨他的現實低頭,求仙學道的心情更加迫切。 17、故事還沒有說完呢。“安史之亂”爆發后,唐玄宗再也沒有功夫鉆研養生之道了,他將帝王之位丟給兒子李亨,自己慌不擇路地跑向了四川。 18、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19、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20、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羞入原憲室,荒淫隱蓬蒿。 二、李白最恐怖的一首詩詞 1、真是夠狂的,竟然要西入長安,這豈不是要輔佐永王當皇帝? 2、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離苦? 3、李亨雖然貴為東宮太子,但他的太子當得并不安穩,因為大奸臣李林甫不喜歡他。前文同樣說過,唐玄宗,“以天下事付林甫”,可想而知,李林甫的權力很大。 4、足著遠游履,首戴方山巾。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 5、“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彼此之間永不相厭,大概也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這個答案實在是意料之外,但回頭一想卻又是情理之中、妙不可言。想來辛稼軒后來那句“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大概也是從太白這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里得到的靈感吧。一般解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這一聯名句,都說詩人用了浪漫主義的手法,將敬亭山人格化、個性化、擬人化,這體現了李白的想象之妙、運筆之奇,是一種詩詞中極高的修辭手法。當然像這種說法也沒什么錯,但我覺得這樣解詩的話,完全就是隔靴搔癢。尤其是讓孩子在學詩,體味詩詞的過程中,失去了詩味。 6、不久之后,永王失敗了,李白也因為這首狂詩,很出名,差點被殺,最后被流放夜郎。 7、慟哭兮遠望,見蒼梧之深山。 8、花朵猶有凋謝之時,詩歌的創作,卻是隨著經歷的豐富,筆觸越老練。李白游歷江湖一輩子,他的詩歌,漸漸地臻于化境。 9、老談,alwaystalk,老是夸夸其談之人,除此外,別無長處。 10、傾耳聽:一作“側耳聽”。 11、遠別離,古有皇英之二女, 12、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13、李白和崔成甫之間的友情,則更為深厚。據說,李白還將他的詩隨身攜帶,每當思念朋友時,便吟誦一番。李白寫給崔成甫的詩歌,不下十余首,譬如有《贈崔侍郎》之詩: 14、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15、 莫道韶華鎮長在,發白面皺專相待。 16、他曾以經國濟世的策略來考查這些書生,他們卻一臉茫然,如墜云霧之中。 17、而他作為古代著名“驢友”,其見識絕不是那些死讀書之輩所能比的。 18、“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19、第二妙則在一個“恨”字。可見“深坐”、可見“淚痕”、可見“顰蛾眉”的美人相思已不自知。我們剛才說到由怨而恨,是程度的疊加,是程度的加深,到了一定程度也就到了一定的境界。后人評說太白此句,說“恨至不可解處,即己亦不自知”(《聞鶴軒初盛唐近體讀本》:神韻絕人,不在筆墨。毛衣儒曰:恨至不可解處,即己亦不自知。),就是說這位相思的女子,一傾完全將自己的生命,身心沉浸在這段愛情之中,渾然不自知,全然不能掙脫,這才是最精彩的情詩啊!因為愛情,愛情的本質就是讓人輕易地淪陷,從而消失了自我,眼中心中念念皆在,只有那個日思夜想的人。越是恨越是愛,當一點恨都沒有的時候,對于一個女子來說,大概就是愛壽終正寢的時候。 20、將進酒:屬樂府舊題。將(qiāng):請。 三、李白最恐怖的一首詩是 1、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2、其實李白能寫出“相看兩不誤,只有敬亭山”,最偉大的意義不在于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而在于他真的找到了山水的靈魂,找到了敬亭山的靈魂。山水是有靈魂的,人類不要妄自尊大,以為自己是萬物之靈長,以為只有人類才可以俯瞰一切,其實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我們人類一樣,都有他們自己的靈魂。當然這種靈魂可能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它可能是哲學意義上或者說是玄學意義上的,但是只有能體悟到山水和自然的靈魂,你才能真正體悟到“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妙境。 3、其實,最可怕的是最后一句,“試借君王玉馬鞭,指揮戎虜坐瓊筵。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 4、起句就自己個兒擱哪兒感嘆了,“噫吁嚱”—哎呀,哎呀呀…… 5、歷史上最詭異的一首詩是:《點絳唇》。 6、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白話釋義:你難道看不見,那黃河之水從天上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再也沒有回來。 7、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8、回復“唐詩”、“宋詞”,即可查詢詩詞。 9、古代殺氣最重的一首詩是我個人認為是李白的《俠客行》。我們對李白這樣是人的傳統印象一直都以為他們是微弱的文人。但是李白創作的這首俠客行徹底顛覆了我們對文人的傳統印象。李白在歷史上是一位著名的大詩人,同時他也是一位行俠仗義的劍客,在民間也流傳著很多他的故事。歷史上有很多殺氣很重的詩歌,但是我個人最喜歡的就是李白的這首俠客行。 10、詩人首先描繪了有如仙境般的天姥山勝景,然后他幻想駕著長風,身披月光,飛越鏡湖,來到山中的剡溪。正在他鐘情山水,迷戀花木之時,夜幕降臨了。一時間熊吼龍吟,山崩地裂,樹木怒聳,霹靂轟鳴,美麗的地方立刻變成陰森可怕的世界。這時轟的一聲巨響,洞天之門終于向詩人敞開了,他身著霓裳,駕馬御風進入仙境……但是,當他從夢中驚醒后,煙霞都化為烏有了,只有身邊枕席如舊,他又回到嚴峻的現實世界。 11、李白就上了他的當,李白畢竟是詩人很單純,以為永王起兵是為了消滅安祿山呢。 12、其實也不只是敬亭山啊,只要你像太白那樣在萬丈紅塵里從未真正地淪陷,你就一定能在天地間找到自己靈魂的知己。“我來菩提樹下,非為打坐,非為參禪,剩下的慵懶與沉默,涂滿了我的嘴唇,我不能說出哪一個你是我的愛人。我喜歡你是你、我是我的時候,我們是兩顆穿過黑暗,彼此默默凝望的星辰。” 13、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14、后來金庸老先生也是因為李白的《俠客行》寫了一部小說,寫了很多的武俠故事。李白的《俠客行》幾乎人人皆知,俠客的一股傲氣和行俠仗義的品性躍然于紙上,表達了快意江湖的意義,表現了李白對俠客的尊敬和向往。 15、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閑平地起波瀾。 16、我本是像那個接輿楚狂人,高聲唱著鳳歌去嘲笑孔丘。 17、后來,舜果然繼承了大位,他統治華夏三十九年,卻在南巡之時,死于蒼梧之野。舜的尸體于是就被埋葬在附近的九嶷山。 18、“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是多么危險又多么高峻壯觀啊!這個蜀道真是太不好爬了,讓我上天我還可能爬上去,但這條道,就這條蜀道,哎媽呀我太難了! 19、“寂寞泉臺,今夜呼君遍。”如果說上片營造了畫面感,那么這一句作者開始將聲音灌入讀者腦海之中。此“瘦小孤魂”假裝一位孤單無助的女子,她一遍遍地喊著行人,企圖行人過去幫助她或者發生一段孽緣,結果可想而知,行人若前往,必有去無回。 20、李白5歲開始讀書,15歲就已經有多首詩歌作品,18歲時,游歷了不少地方,有了一定的閱歷和見識,24歲正式開始辭親遠游,25歲,仗劍入蜀……在仗劍游歷的同時,他經歷了許多事情,見過很多人,見識和閱歷都不凡。 四、李白寫的最恐怖的詩 1、李白沒有關于都江堰的詩,只有一首關于蜀道的《蜀道難 》 2、《人心吟》宋代:柴元彪 3、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4、(翻譯)自然界的兩草尚且如此,人心卻不如草那樣執著堅定。 5、魯叟談五經,白發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6、金壺中的漏水滴了一夜,吳王宮山的歡宴還沒有結束,吳王起身看了看將要墜入江波的秋月。 7、假的,稍微有點文學常識的人都會發現根本不通順,李白從來沒寫過這樣的詩,我接到過抵制日貨版、抵制法國版、支持奧運版和抗擊地震版,都是把頭尾的字換了,可以理解國人的這種感情,但我不贊成把這種感情寄托在篡改、歪曲傳統文化上。 8、鑒于此詩夸張處太多,我就不一一翻譯解釋了。列句如下—— 9、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青秋。 10、誰道無心便容與,亦同翻覆小人心。 11、李白和李邕,兩者都是心高氣傲之人,他們最開始的交往并不十分順利。第一次拜謁李邕時,李邕瞧不起眼前的年輕人,李白為了回敬他,特意作了一首《上李邕》: 12、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13、這首詩很可能是李白在長安時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寫的,目的是規勸王炎不要羈留蜀地,早日回歸長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測之手。 14、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15、語出唐·李賀《浩歌》。不要在那《丁都護》悲傷的曲調中痛飲,世界上本來就沒有誰是限定的英雄。 16、“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17、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18、翠云紅霞與朝陽相互輝映,鳥兒也飛不過吳天廣又長。 19、“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李白《行路難三首》 20、因為酒精進入血液之后,會使人熱血沸騰,情緒激動,精神亢奮,所以上至官員貴族,下至富商巨賈、平民百姓,都有嗜酒如命之人,只不過李白嗜酒詩如泉涌,留下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成為酒仙,有些人嗜酒如命,喝了酒卻胡說八道,撒點兒酒風而成為酒鬼。 五、李白最恐怖的一首詩是什么 1、使得人們讀了這樣的詩作后,立馬能夠從中感受到詩人當時的孤獨,以及從這首詩中所傳遞出來的那一份孤獨感。 2、“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3、其后,唐玄宗果然將權力下放,兵權最后歸于安祿山。 4、一路上行俠仗義,廣結良友,一起吟詩作賦,意氣風發,直到35歲之時還在西游,李白大半輩子不是在游歷,就是在游歷的路上,功名利祿似乎和他毫無關系。其實不然,李白早在青年時期就寫詩說:“大鵬一日乘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希望自己能夠在政治上施展才華。 5、飲宴上的吳歌楚舞一曲未畢,太陽就已經落山了。 6、同理,舜也迎來類似的結局。他死在荒野之外,死得不明不白。所謂的“九疑山”,即九座山峰連綿不絕,不易分辨,舜是被故意安葬在這里的。 7、每多一種對詩歌的解讀,無論對錯,都能幫我們更多地認識李太白,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當然,如我等蕓蕓眾生,想要體會詩仙的心思,又何其難矣,如陶淵明之詩,“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8、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9、《至德三年春正月時謬蒙差攝海鹽令聞王師收二京…五十韻》唐代:劉長卿 10、足著遠游履,首戴方山巾。 11、遠遠望見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著芙蓉花朝拜玉京。 12、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塵世情,修煉三丹和積學道已初成。 13、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14、帝子泣兮綠云間,隨風波兮去無還。 15、詩中“殺人如剪草”,狂到沒邊,足以讓敵人膽寒。李白喜歡仿古大膽創新,可以說李白這首《白馬篇》是繼曹植之后,又是一種不同的豪俠展現在大家面前,詩中更是突出了不一樣的豪俠風格,李白的顯得更狂,更不愿意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精神在其中表露出來。 16、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17、李白最狂的詩是《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18、李白作為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詩無數,卻不盡是浪漫主義之作。 19、“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20、關于這首詩的寫作時間,說法不一。郁賢皓《李白集》認為此詩約作于開元二十四年(736)前后。黃錫珪《李太白編年詩集目錄》系于天寶十一載(752)。一般認為這是李白天寶年間離京后,漫游梁、宋,與友人岑勛、元丹丘相會時所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97375466@qq.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