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總是說自己很“郁悶、無聊,沒意思”等消極詞匯 消極心理產生消極詞匯,消極詞匯反過來會產生消極心理。不要小看潛移默化的力量,有的時候話語對一個人的暗示作用很強大。 如果一個人用消極的詞匯做了很長時間的口頭禪,那么其本人的性格就會就和那些詞匯描述一樣。 2、“沒關系” “沒事” “不要緊” 喜歡說這種話的人,往往表明他們的內心缺乏安全感,這些人的心理防御比較重。對于這些人來說,給自己的心靈裝上了厚厚的盔甲,不愿意與別人太過親近。這就造成了他們難以走進別人的內心,沒有知心朋友。 3、“一定” “絕對” 把這種話當成口頭禪的,往往性格比較隨便,責任心不強。只有那些喜歡隨意向他人做出保證的人,才會養成這種口頭禪。還有一種可能,是這些人對自己盲目的自信,或者自戀。 4、“是不是?” “對不對?” 等表達自己的疑問 經常說這些話的人往往是內心比較缺乏安全感,他們想要通過向對方詢問來讓對方對自己多加注意,也有可能是這些人內心缺乏安全感,他們的控制欲望很強,也有可能是他們內心本來是自卑的,想要得到他人的認同。 5、“還不錯” “或許吧” 經常把這些話掛在嘴邊的人往往說明他們是一個自我防御的人,對于這些人來說,他們內心既不想得罪別人,也不會把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喜歡說這種話的人往往內心比較敏感脆弱,因此他們往往主動將自己隱藏起來。 一般而言,經常說“果然”的人,多自以為是,總以自我為中心,很少考慮他他想法,不善于換位思考,強調個人主張,做事武斷。 開口總是“其實”的人,表現欲很強,總想引人注意,任性、倔強、自負,是其性格特點。與這種性格人交往,就要有寬容忍讓的態度才可,不然易碰撞。 經常使用流行詞語的人,熱衷于隨大流,喜歡新潮、夸張。這樣的人獨立意識不強,而且遇事多沒有主見,說變就變,常是東搖西倒的。常愛說外來語,模學外來語的人,虛榮心強,愛賣弄和夸耀自己,是遠香近臭,好高騖遠,崇洋媚外又不踏實的貨色。 習慣說“說真的,老實說,的確,不騙你”這類口頭禪的人,是在刻意表明自己的誠實可信,說明他她心存憂慮,老是擔心對方誤解自己。似這樣的人,性格有點急躁,內心常有不安不平。很在意別人對己的平價,希望獲得認可,得到更多人的信賴。 常習慣說“應該、必須、必定會,一定要”的人,性格強硬,多專制、固執、驕橫,有強烈的領導欲。自信滿滿,做事理智、冷靜。 開頭常說“聽說、據說、聽人講”的人,最大的好處作用是可以推御責任。也在告訴人,這不是他她說的,不用自己負責也不會承擔責任的。這種人做事習慣上會給自己留余地,好轉環。見識廣,處世圓滑,總為自己留臺階下,但決斷力不夠,膽識勇氣少些。 常說“可能是吧,或許是吧,大概是吧”這樣的人,借這種模棱兩可,可以掩飾自己真實想法,防衛能力強,警惕性高,不肯輕易露真心,待人處事冷靜,工作和與人相處都好。能以退為進,左右逢源,里外上下通吃。 常說“但是,不過”有轉折意味的人,好于為自己辯解,也是為其保護,給自己留空有轉環余地,顯得溫和委婉,沒有武斷,也難成就大事。 愛好說“啊、呀、這個、那個、嗯嗯”的人,說話辦事都比較小心謹慎,多是好好先生,不會惹是生非。另外,表現思維慢,反應遲鈍,或說有心機城府,怕說錯,需要間歇思考,內心常孤獨。 經常使用“我個人想法是…”、“是不是…”、“能不能…”的人,一般顯得和藹親切,待人接物時,也客觀理智,冷靜思考,認真分析,然后做判斷決定。不會專行獨斷,會給人以尊重,也會得人尊重愛戴。 愛用“我想,我要,我不知道”的人,大多思想單純,愛意氣用事,情緒多不穩定,常讓人揣摩不透。 常用“絕對”的人,做事多草率,又易主觀臆斷,不是缺乏自知,就是自我意識過于強烈。常用“我早就知道了”的人,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很難靜心聽取他人意見。 細聽細分析人的口頭禪,是可知人性識人心的。口頭禪對人之影響,有積極與消極之分。口頭禪使用多的,大多辦事不干練,意志不夠堅強,能改之為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