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我的兒科同事,他請求我務必把這篇文章給他發出去。 我一看文章內容,責無旁貸。 因為這篇文章的內容或許能夠拯救很多無辜的幼小的生命。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看到這篇文章,尤其有年幼孩子的家庭,你的一次轉發或許能拯救很多無辜的生命。 先看一個案例。 一個5月大的一個小男孩,最近一段時間總是無明顯誘因的哭。 孩子的父母和爺爺奶奶為了緩解孩子的情緒,一個一個的變成花樣,抱著孩子來回搖。 還好,在這樣特殊的搖晃安撫下,孩子倒是不哭了,但是頻繁的出現嘔吐、嗜睡。 父母覺得孩子可能是哭累了,一開始也沒有太在意。 突然一天夜里,孩子出現持續的抽搐。 這可是把孩子的父母嚇壞了,深夜趕到醫院急診科。 一做顱腦CT,孩子父母頓時被嚇得哇哇大哭。 急性腦出血! 父母立馬轉到上級大醫院 最后隨訪還好搶救的及時,挽救了一條生命。 最后查找原因,考慮孩子在沒有重大外傷的前提之下,突然出現急性的腦出血,十有八九是搖晃嬰兒綜合征! 說白了就是孩子硬硬的被父母給晃出了腦出血。 無獨有偶。 一個三個月大的嬰兒被父母抱著急匆匆跑進兒科夜間值班室。 同樣的癥狀: 孩子頻繁出現惡心嘔吐,同時伴隨陣發性的抽搐。 兒科醫生排除了高熱驚厥,排除了癲癇發作常規疾病外,建議立馬做一個顱腦CT。 考慮到輻射原因,一開始父母非常不同意做。 于是使勁的搖晃孩子安撫情緒。 兒科醫生一看這個動作立馬高聲喝止: “不要再晃了,或許就是你這個動作害的!” 突然挺好醫生這么一口,看這孩子驚厥越來越厲害,父母也怕了。 結果一做顱腦CT,又是一個急性腦出血。 醫生大體和父母說明情況之后,孩子的父親為自己的錯誤動作痛苦大哭,使勁用頭撞墻懊悔自己的錯誤行為。 但是于事無補。 每年又有多少幼小的孩子,因為父母的這個錯誤行為而喪失了年幼生命?尤其是在消息閉塞醫療欠發達的農村。 官方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意外傷害而死亡的兒童超過20萬,平均每天有540多個兒童意外死亡,這還只是2015年的數據 。 編輯搜圖 圖源網絡 這些悲劇很大一部分來源于純粹因為父母的無知,人為造成的致死率很高的疾病: 搖晃嬰兒綜合征。 什么是搖晃嬰兒綜合征? 編輯搜圖 搖晃嬰兒綜合征,又稱為嬰兒搖晃癥候群,是一種因劇烈、反復的搖晃導致嬰兒腦部損傷的疾病,主要癥狀包括嘔吐、嗜睡、抽搐、視聽障礙等。 這會對嬰兒的神經系統造成嚴重損害,甚至可能影響其未來智力發育。 在搖晃嬰兒時,嬰兒頭部重量會對顱骨產生相當大的壓力,顱骨比較脆弱,這種壓力會使嬰兒顱內出血、腦震蕩,或損傷聽覺中樞,導致聽力喪失。 同時,搖晃動作會使嬰兒大腦與身體其他部位猛烈搖晃,可能損傷脊髓和神經。 因此,家長應盡量避免搖晃嬰兒,或在搖晃時避免過度劇烈。 如果發生搖晃嬰兒后出現不適癥狀,應盡早就醫。 搖晃嬰兒綜合綜合癥嬰兒早期有哪些表現? 搖晃嬰兒綜合征的早期表現可能包括: 1. 嘔吐:嬰兒可能會出現頻繁嘔吐的情況,與普通噴射性嘔吐不同。 2. 嗜睡:嬰兒可能會表現出異常的嗜睡,無法保持清醒狀態。 3. 不適:嬰兒可能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不適,可能會顯得煩躁或疼痛。 4. 頭部或全身疼痛:受到搖晃造成的頭部或全身損傷,可能引起嬰兒的疼痛反應。 5. 各種神經系統癥狀:嬰兒可能會出現抽搐、視聽障礙等神經系統表現。 如果家長觀察到嬰兒出現這些癥狀,應盡快就醫并告知醫生關于嬰兒可能被搖晃的情況。早期干預和治療對減輕后果非常重要。 怎么正確的哄孩子? 為了避免搖晃嬰兒綜合征,正確的哄孩子方法應該是輕拍、搖擺嬰兒,而不是劇烈搖晃。具體來說,家長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輕聲安撫:當嬰兒哭鬧時,家長可以輕聲安慰嬰兒,輕拍他們的背部或撫摸他們的手,以緩解他們的情緒。 2. 適當搖擺:搖籃搖或椅子搖可以有效安撫嬰兒,但要確保姿勢穩定,不要讓嬰兒在搖晃中失去平衡。 3. 避免過度搖晃:不要使用過高的頻率或幅度搖晃嬰兒,以免對他們的身體造成傷害。 以下動作一定要盡量避免 編輯搜圖 錯誤動作:連顛帶晃 編輯搜圖 錯誤動作:上下大幅度顛 編輯搜圖 錯誤動作:不停前后晃 此外,家長在抱嬰兒時也要注意姿勢和力度,避免對他們的頭部和脊椎造成壓力。 如果嬰兒出現不適癥狀,如嘔吐、嗜睡、抽搐等,應及時就醫。 總之,正確的哄孩子方法應該是輕拍、搖擺嬰兒,避免過度搖晃。 家長要注意抱嬰兒的姿勢和力度,及時就醫處理搖晃嬰兒的情況。 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希望這些文字能不辱使命。 你的擴散和轉發或許能拯救很多無辜的幼小的生命! |
|
來自: hercules028 > 《健康&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