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說過一段話:“最好的養生就是少,口中言少(養氣),心中事少(養性),腹中食少(養生),自然睡少(養神)。” 生活中我們總是求多,與人交往要多溝通,心中有事多想想,飯要多吃一點,睡眠必須充足,等等。 然而,所求越多,生命的包袱越多,身體的負擔越重,對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延年益壽的秘訣,其實就是一個字:少。 ![]() 口中言少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滔滔不絕說很多話,結果自己胸悶氣短,有“氣虛”的感覺。 語言是一種能量,說話太多,容易造成生命能量的不足,導致身體虛弱,進而產生一系列癥狀。 道教認為:日出千言,不損自傷。 管住自己的嘴,說話少一點,才不會破壞自己的免疫力和自愈力。 再者,禍從口出。 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你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戳到對方的痛處,也可能成為別人對付你的把柄。 沉默是金,三緘其口,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 心中事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莫將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一個人喜歡胡思亂想,就容易精神內耗。 精神內耗,說白了就是自己心里的戲太多了。言未出,結局已演千百遍;身未動,心中已過萬重山;行未果,假象苦難愁不展;事已畢,過往仍在腦中演。 胡思亂想太多,精神內耗太多,就會沉淀為一種負能量,通過攻擊五臟六腑和全身細胞才能得到消解,而演變為一些莫名其妙的疾病。 心中事少,無憂無慮,快快樂樂,是養生的重中之重。 ![]() 腹中食少吃的太多,會增加自己的腸胃負擔,消化系統和排毒系統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損害。 尤其是晚上,因為飯后缺少足夠的活動,還要躺在床上休息一夜,容易造成食欲積壓。 孫思邈說:夜食過飽,損一日之壽。 晚飯吃撐一次,壽命減少一天。如果經常胡吃海塞,大魚大肉,那壽命必然大大縮短。 現代社會食物極大豐富,基本不會出現營養缺乏的現象。我們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飲食七分飽,常存三分饑。 食不過飽,飲不過量,才能健康長久。 ![]() 自然睡少睡眠是修復和補充生命能量最重要的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非常重,然而,凡事過猶不及。如果你總是賴床,昏天黑地大睡特睡,就會神色恍惚,精神特別差。 人的睡眠必須遵循自然規律。 晚上太陽落山,陽氣收斂,陰氣滋生,是休息的好時候,必須夜臥補充身體的能量。白天太陽當頭,陽氣正盛,是活動的好時候,我們就要好好工作和生活。 古人根據天地陰陽變化,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就是提示我們作息要規律,睡眠必須遵循天道。 自然睡少,道法自然,才能養足自己的精氣神。 一個人最大的財富,不是健健康康的活著。一定要堅持少的原則,才能延年益壽,幸福安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