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被塞進雜志的夾縫,依舊能站在世界的中心。 10年前,央視綜藝《喜樂街》開播。 賈玲加盟。 當時她還胖胖的,常通過自黑抖包袱。 一開口就是:“想當年我在好萊塢,合作的都是湯姆和杰瑞!” 彼時,大家只當玩笑。 誰能想到,時光匆匆,調侃成了現實。 去年10月,好萊塢確定翻拍《你好,李煥英》。 賈玲擔任監制。 抵達LA后,我們從網上各個角落,看到了她的近況。 有時,她坐在觀眾席,手捧著自己的角色娃娃,淡淡笑著。 有時,她在臺上侃侃而談。 身后的海報,是她的大熱作品《熱辣滾燙》。 她是絕對主人公、唯一C位。 依然瘦。 而且越來越美。 開懷一笑時,熟悉感便撲面而來。 果然,還是那個賈玲啊。 網上有張被瘋傳的“世界名畫”。 這不是擺拍,也不是雜志封面,只是賈玲工作時真實記錄。 一堆國外面孔,正圍繞著華人女導演賈玲。 燈光昏暗。 擋不住她在人群中發著啞光。 屬于賈玲的好消息,正源源不絕。 《熱辣滾燙》打敗《功夫熊貓4》,在馬來西亞登頂票房冠軍。 意大利遠東電影節,《熱辣滾燙》成為開幕片。 《熱辣滾燙》還在多國上映,取得熱烈反響。 連帶著賈玲本人,都在全世界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她說:“希望用我的真誠和共情能力,來打動觀眾,把家鄉的故事、中國的故事講給所有人聽。” 她做到了。 但做得越好,被黑得就越重。
比如,她現在無論事業,還是長相,都在被黑。 有人說,她體重反彈。 其實沒有。 最近在LA的照片曝出,她依然清瘦。 有人說,她滿臉褶子。 一個42歲的女性,笑起來有紋,也實屬正常。 重要的是,她盡力的人生,盡情的笑容,打動了每個努力生活的女人。 好在為她鳴不平的人更多。 “其他男導演的褶子更多,也沒見人評頭論足。” “吳彥祖老了大家能包容,為什么賈玲瘦了不行。” “這么成功的女性,被評價的首要還是外貌。” 但她遭受的罵聲,還有很多。 來自性別的, 來自外貌的, 還有來自電影的。 從《你好,李煥英》開始,賈玲就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釘。 他們怒罵:“因為賈玲,中國電影沒救了。” ??? 他們出視頻,何患無辭地列舉了《熱辣滾燙》七宗罪: “第一宗罪:過度宣傳 第二宗罪:炒作無底線 第三宗罪:引導水軍評論 第四宗罪:電影內容虛弱 第五宗罪:賈玲演技不過關 第六宗罪:小品式的電影 第七宗罪:將中國電影拉下深淵” 罪名之多,程度之深,令人驚愣。 對電影的或喜或厭,是人之常情。 但請相信,你視《熱辣滾燙》為減肥紀錄片時,真的有人備受鼓舞,感受到了拳下有風的意義。 至于所謂的營銷過頭,更是無稽之談。 試問,難道其他電影都是0宣發、0營銷嗎? 大家看看這組數據。 其他電影在北美開售,首日票房七萬多美元,叫“創佳績”,叫“席卷全球”。 到了《熱辣滾燙》,首日票房三十多萬美元,形容詞卻成了“僅有”和“慘淡”。 媒體的雙標。 業內的倒油。 真的毫不掩飾。 她和其他人一起上雜志,被惡意排版,放至兩頁間的夾縫。 她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但不露整臉的,偏偏是賈玲。 也偏偏只有賈玲。 為什么?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好在,如今已經邁向世界的賈玲,用實力向世人證明: 她被萬眾攻擊,但她也獨一無二。 說實話,中國電影需要賈玲。 因為她,女演員們擁有了更多選擇。 張小斐成名前,被人欺、被人踩已成常態。 賈玲曾直接感嘆:“小演員,命真賤。” 后來一部《你好,李煥英》,把張小斐送上了高位,也鋪墊了賈玲璀璨的導演之路。 除了張小斐,你還能在賈玲電影中,看到許多熟悉、但叫不出名兒的女演員們。 她們腕兒小、不精致、不打眼。 到了熒屏之中,卻各有各的鮮活。 盡管不能實現“人人都成張小斐”,但對她們而言,又何嘗不是一次機會。 在她的鏡頭下,女性的身體不再是噱頭。 當攝像習慣性往下拍攝,她用最溫柔的語氣,說出了最有力量的話:“你能只拍上面嗎?不讓雪琴走光就行……” 曾有人總結道,男導演視角下的女性角色,其實就兩種: 好女人和壞女人。 前者會在男主失意落魄時,不離不棄,最終苦盡甘來,收獲幸福。 后者則相反,會為一己私欲,拋下初心做盡壞事,最后罪有應得,痛哭流涕。 盡管說法有些極端,但這確實反映了男凝視角下,女性角色塑造的通病。 她們是配角,是附庸。 犯錯是不被允許的。 高光是屬于男人的。 甚至在某些電影中,女性是不必要出現的。 但《熱辣滾燙》,打破了這一陳規: 有人婚內出軌,有私生子,不妨礙她最后得到房子。 有人當小三,搶閨蜜男友,不妨礙她最后得到老公。 有人不擇手段,利用親戚,不妨礙她最后得到工作。 甚至實現逆襲的主角,都是一名女性。 在賈玲這,女性角色有千面,不再臉譜化。 就算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女人”,也一樣能把生活過下去。 不必被審判。 不必為男女之事付出沉痛代價。 導演賈玲,正用她的方式,為觀眾展示了電影的另一種視角、另一種可能。 現在的賈玲,顯然已在next level。 《熱辣滾燙》的日版原女主安藤櫻,與她隔空碰拳: “我為中國版的演員高興,因為她做到了我當時想做,卻沒能做到的事情。我還沒有見過她,但我覺得,我們現在已經是伙伴了……” 《墜落的審判》導演茹斯汀,在電影首映禮現場,被學生“安利”中國女導演賈玲。 你看,賈玲顯然已成華語電影界,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哪怕惡意源源不絕,敬意同樣從五湖四海匯集。 哪怕被塞進雜志的夾縫,依舊能站在世界的中心。 誠然,作為導演,賈玲還有漫漫征途。 但眼下的輝煌已經說明,她具備一名好導演的基礎:真誠。 她用心講好故事,傳遞正能量。 哪怕被人吐槽,電影格局太小,都是身邊人,身邊事。 她也能用成績打臉:就算是小人物,一樣能迸發出大能量。 賈玲已經定好接下來的電影主題。 第一部,講母愛。 第二部,講自我。 第三部,講C銷。 第四部,講人類。 從母親到自己,從眾生到人類。 原來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賈玲早已構織好一個宏大的宇宙。 說回賈玲和好萊塢。 榮光背后,有人歡喜有人憂。 前者高興,華流終于得以反向輸出。 后者擔心,監制賈玲萬一成績不好,又是一次重挫。 但事實卻是,無論賈玲成績如何,她都已經邁了一大步。 來自其他文化的人,愿意為她駐足、停留。 在男性掌握話語權的電影圈,她用獨特的女性視角,另辟了一片天。 她會被記住。 不止作為喜劇人,更作為導演。 因為眼前一切,恰如賈玲自己所言: “風好大,因為站在山頂的緣故吧~” |
|
來自: 茉莉7eo6t3y9 > 《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