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37年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之前,毛主席曾擔任過一些重要的人民軍隊“實職”,而不是后來廣為人知的“軍委主席”。雖然在戰(zhàn)略層面,主席的軍事造詣少有人及,但他早年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軍事主官,相反擔任政委職務(wù)的情況較多,也就是政工干部。毛主席當政治委員的經(jīng)歷,基本上集中在紅軍時期,他總共只跟三位后來的開國元帥做過軍政搭檔,分別是誰呢? 第一位是朱老總。1927年秋收起義時,毛主席是前委會書記,盧德銘同志擔任總指揮,主席的職務(wù)地位要高于盧總指揮,所以嚴格來看他倆不算軍政搭檔。而第二年井岡山會師后,“朱毛”的部隊成功會合,中央紅軍的雛形紅四軍得以正式建立:朱德任軍長、毛主席是黨代表,事實上就相當于政委。 后來紅一軍團成立,毛主席出任軍團政治委員,而朱老總則是軍團總指揮;1930年8月紅一方面軍誕生,“朱毛”搭檔延續(xù),毛主席出任紅一方面軍總政委,朱德任總司令。當時一軍團跟三軍團已經(jīng)會師,來自三軍團的滕代遠同志,出任方面軍副總政委,輔助毛主席領(lǐng)導政治工作。 長征過程中,中央紅軍隊伍損失嚴重,遵義會議后毛主席被恢復了領(lǐng)導權(quán),1935年3月任紅一方面軍前敵司令部政委,搭檔還是朱老總。所以毛主席在軍事生涯中,作為政委搭檔的第一個軍事主官,就是朱德。兩位偉人的友情貫穿一生,毛主席晚年仍然敬稱朱德為“紅司令”,兩人都于1976年病逝。 第二位就是彭老總。彭德懷跟朱德,都是中央紅軍重要元勛,但具體經(jīng)歷又有所區(qū)別:朱德經(jīng)過南昌起義、湘南起義后,1928年率先上井岡山與主席會師;而彭德懷則領(lǐng)導了平江起義,是紅三軍團創(chuàng)始人,彭總跟“朱毛”的隊伍,是中央紅軍早期的兩大主要脈絡(luò)。按照軍內(nèi)職務(wù)來看,彭總略低于朱老總,長期擔任人民軍隊“副總司令”;但涉及具體帶兵打仗,更多是由彭總親力親為,所以在特定條件下,他也跟毛主席做過直接的軍政搭檔。 長征后期,中央紅軍隊伍經(jīng)過改編,建立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甘支隊”,毛主席親自擔任支隊政委,與總指揮彭德懷配合,這是偉人與彭總首次成為軍政搭檔。而這并非唯一的一次:1935年11月彭總成為紅一方面軍司令員,主席是方面軍政治委員(兼任);而1936年2月,出于內(nèi)外形勢的需要中央決定發(fā)起東征,彭總出任“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司令員,主席任政委,參謀長則是葉劍英同志。 第三位,是林總。這段經(jīng)歷有的讀者可能不太了解,畢竟在職務(wù)和年齡方面,林帥比朱、彭二位老總有些差距,主席跟他也更多是“師徒”關(guān)系,很難對等。但1936年抗日紅軍大學成立后,林總是抗大首任校長,而毛主席兼任學校的政治委員,一直持續(xù)到1937年1月。所以在這一時期,兩人還真算是搭檔關(guān)系。 進入全面抗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以及新中國建立之后,毛主席便沒有再出任過軍隊里的“政委”職務(wù),他在軍內(nèi)的主要身份是中央軍委主席,統(tǒng)籌把控全局,跟朱老總一起坐鎮(zhèn)總部負責運籌帷幄。1955年9月的中南海,毛主席親自給開國元帥們授銜,朱德位居十大元帥之首,彭德懷緊隨其后,高居第二位,林總排名第三。授銜情況,跟他們軍事生涯中的履歷是完全吻合的;毛主席一生中,只給這三位元帥當過政委。 |
|
來自: 行云流水vmmxd6 > 《毛澤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