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一日更的第67/100天 ? 昨天花了一晚上的時間,一口氣把它讀完了,原本焦躁的情緒,似乎隨著文字的輸入,內心的思考變得平靜且放松。我曾一度厭惡,雞湯類的書籍,但是現在我切實感受到了,心靈的成長是為了更好的調整狀態,重新出發。從樹上走下來,為了生存我們的祖先,不得不抱團生活。既然進入了社會體系,人與人之間便需要建立一種平衡且穩定的關系,然而人際交往中,我們往往會因為某些原因陷入苦惱與內耗。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被討厭的勇氣》,看完它會帶走你的不好的情緒,反復揣摩會使你活得更通透。至少我讀完后,大有啟發,多了對當下的熱愛,多了遠離他人期待的灑脫,簡而言之,大大提升了幸福指數。發生什么事不重要,我們怎么看待這件事才重要。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很多事情,一旦發生,在沒有依靠時,是來不及悲傷的。很多人糾結過去,無法自拔,很多時候是自己不愿意放過自己。于是會在墻壁上寫下,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這樣的愿望。而后我父親生病,老媽的悉心照顧,讓我對于婚姻有了一定的改觀。雖然父親生病屬于不幸,但母親的行為,最終彌補了我對于婚姻板塊的那一部分空白。活在害怕關系破裂的恐懼之中,那是為他人而活的一種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書中用另外一句話,詮釋了它的含義,我愛你,與你無關。情感的產生源自于內心,是無法控制的事情,但是行為卻能夠被你左右。關系的定義是,人、事、物之間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狀態。因為我是做運營的,今天還教同事,作為用戶運營需要有癩皮狗的行為(回復用戶及時),不能有癩皮狗的心(用戶不回消息,就不時刻想著他)。同樣可以用在人與人之間,若因為一段關系失去了自我,那這段關系你就可以嘗試放棄了。唯有在我們發現自己價值的時候,才具備了讓自己真正自主和自由的勇氣。以前我一直認為被人利用是令人不齒的事情,然而人生在世,若連利用價值都沒有,也是挺可悲的。而如果想要融入更高階的圈子,見到更厲害的牛人,我們此時所想的應該是如何讓自己變得有利用價值,才能更好地向牛人靠近。 創造價值這個就可以說得比較直接了,能夠賺到自己應得的錢財。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了“不改變”的決心。人啊,其實是特別喜歡從外部找原因,總認為自己是因為背景不夠,關系不硬,才一直碌碌無為。始終讓自己沉浸在自己編織的平凡美夢中,總認為努力沒有用,改變沒有用,自己不行。 曾風靡一時的吸引力法則,說想要什么,才能吸引什么。 其實從哲學的角度理解,只有想要了才會為之努力,不斷地去爭取,最后達成了想要的結果,便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 反之,也一樣,你始終認為自己不行是源自于外部,始終想著自己做什么都無法改變,久而久之,吸引的是平凡也不為過。在同一個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不與任何人競爭,只要自己不斷前進即可。這句話,我很喜歡,跟我一直以來堅持的理念是一樣的。 每一個人的起點并不一樣,我們普通人跟那些出生便在山頂的人比,就是自找不快。我們只要比昨天的自己稍稍強那么一點點,多掌握一點點新知,通過水滴石穿的勇氣,最后的變化一定是自己難以想象的。 這兩句話或許有自洽之嫌,只跟自己比的話,才是相對公正公平的。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給別人,這是一種對自己撒謊也不斷對周圍人撒謊的生活方式。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理解、贊美,本就是人的天性。
心理學認為,過去期待認可,就會按照他人的期許生活,最后舍棄了自我。
人生已經很苦了,我們不妨由自己的心意而活,或許會跟他人的期待相違背,甚至于有人會討厭你。
很喜歡一句話。
當我說出來,你不高興; 但是我不說,我不高興。 那么何苦因他人歡喜,而虧待自己呢? 在我剛剛開始日更時,也有人嗤之以鼻,但是當我堅持到今天,還出了篇爆文后。 人家說的更多的是3個字,牛逼啊。 這也是我認為最切合書名的一句話,我們只有擁有《被討厭的勇氣》才能活得通透幸福。
寫在最后:
《被討厭的勇氣》其實是一本教人活得自我的書,人生所遇之事難得順遂,唯有自洽,才能平安喜樂。 這本書不錯,值得一看。

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下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