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初診時,患者左上肢功能喪失,肩部稍動疼痛加重,右肩和左肩不對稱,左肩部變成“四方”凹陷畸形 在我處治療28天后患者的脫位和骨折完全復歸愈合,傷肢功能恢復,出院。蒙醫診斷 左木仁關節前脫位合并阿吐嘎拉骨頭撕脫骨折西醫診斷 左肩關節前脫位合并肱骨頭撕脫骨折干預措施 手法復位,噴酒按摩,藥物療法,飲食調節,功能鍛煉等。療效轉歸 患者患肢的脫位和骨折完全康復,傷肢活動自如,功能恢復。 【關鍵詞】 左肩關節前脫位合并肱骨頭撕脫骨折; 噴酒整骨療法 【適合閱讀專業】 蒙醫學;蒙醫整骨學;中醫學;人體解剖與生理學 引言 肩關節外傷性前脫位,好發于20歲到50歲之間的勞動強度最高的年齡。肩關節為關節盂較淺,關節頭較大之球凹關節。關節附近的關節囊和韌帶松弛,依賴關節周圍肌肉以保持關節穩定,因此肩關節很容易脫位。 臨床資料 一、病史資料 患者男性,李xx,39歲,遼寧省彰武縣人。2014年9月5日,該患者騎馬摔倒導致左肩部著地而傷,當時左上肢功能喪失,肩部稍動疼痛加重,2014年9月8日就診,當時拍X線片(512號),左肩關節前脫位合并肱骨頭骨折。 1. 一般信息 李xx, 39歲,男,就診于2014年9月8日就診,發病節氣:處暑。 2.病史 主訴:左上肢無法活動,動則疼痛加重,肩部腫脹。 現病史:患者來我處就診時,左上肢功能喪失,肩部稍動疼痛加重,右肩和左肩不對稱,左肩部變成“四方”凹陷畸形并有腫脹。 二、輔助檢查 拍DR(X線)檢查(X線片號:512) 三、蒙西醫診斷與診斷依據 1.蒙醫診斷 采用蒙醫整骨學中的“三診”眼看、手摸、心想診斷法: 眼看:該患者面部有痛苦表情,左肩部呈凹形畸形,兩肩不對稱,左肩部有腫脹,左上肢不能活動。 手摸:觸摸左肩部時,能夠感覺到前脫位的肩關節。 心想:透其型,截其裂變,悟骨變,左肩關節前脫位合并肱骨頭撕脫骨折。 2.西醫診斷 采用DR輔助檢查(X線片號:512),診斷為左肩關節前脫位合并肱骨頭撕脫骨折。 四、干預措施 蒙醫整骨治法: (1)巧妙手感正復:患者坐位,術者采用點針在肩部凹陷中點穴按摩數次,然后把左肩前后、內外旋轉幾次,一助手把住傷肢往下牽拉,另一助手用寬布帶從腋窩穿過向上牽拉,術者在兩個助手的對抗牽拉下,雙手把住肱骨骨折近端,兩個拇指按壓頂推肩胛窩,其余手指把住骨折遠端往外端提、回旋,使骨折處復位,然后用兩塊壓墊和四塊夾板固定,輕微噴酒按摩,傷肢肘關節90度懸吊。 (2)藥物療法:口服“旭日圖烏日樂”早晚各服15粒。 (3)飲食療法:根據骨折初期、中期和后期具體情況進行飲食調節。 (4)功能療法:適當進行患肢的抬、舉、前后擺動等功能鍛煉。 (5)心理療法:主要在進行復位時,術者提前通過友好交談,使患者消除其心理負擔,在復位操作時,用噴酒正骨與心理療法結合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迅速復位,等患者反應過來時已經復位完畢。同時術者想辦法調動患者的信心和樂觀的心態,能促進骨折的快速愈合。 蒙藥處方:旭日圖烏日樂(水丸劑)。 紅珊瑚5 g、紅參5 g、紅花20 g、紅枸杞子10 g、黑芝15 g、鹿角(制)15 g、三七15 g、甘草20 g、杜仲20 g、續斷20 g、黃精20 g、自然銅(制)20 g、當歸20g、乳香20 g、甘草20 g、寒水石(制)20 g、石決明(制)20 g、黃瓜籽10 g、麝香0.3 g。制成水丸,每日早晚各服用8粒。 飲食:按飲食療法。 起居:在復位初期,陪護一定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狀況,要使復位處于穩定的狀態,同時保持良好睡眠和放松休息。 情志:對醫生充滿信心,保持樂觀的心情。 五、療效轉歸 二診:2014年9月5日,拍X線片(512號)左肩關節前脫位合并肱骨頭骨折全部歸回,肩部凹畸形消失,無疼痛感覺,在傷肢和肩關節上擠壓,捏拿等手法噴酒按摩。 三診:2014年9月22日,左肩關節恢復正常位置,肩、肘等關節活動自如,活動時無疼痛,用擦、揉、摸等手感噴酒按摩。 四診:2014年9月29日,肩關節已經穩定,骨折基本臨床愈合,左上肢上下舉活動不痛,在骨折處捻按、觸壓等手法噴酒按摩。 五診:2014年10月6日,患者脫位、骨折愈合,傷肢功能完全恢復,當日安康出院。 臨證體會 肩關節,蒙語稱為木仁烏由,有肱骨頭和肩胛骨前關節盂構成,盂小而淺,肱骨頭相對較大,因而成為人體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也是關節穩定性較差的原因。本案中,患者不僅左肩關節前脫位,同時合并肱骨頭撕脫骨折,增加了治療的難度。基于蒙醫整骨學理論,按骨折三期進行對癥治療。初期要準確診斷非常重要,采用眼看、手摸、心想結合DR進行準確診斷,之后復位環節是整個治療過程的關鍵環節,術者要操作熟練麻利,使患者痛苦少為前提,迅速精準復位。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手法復位、噴酒按摩、藥物療法、飲食調節、心理療法等有機配合綜合應用,能夠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 治療后X射線 參考文獻 [1].包金山,包占宏,等. 蒙醫正骨[M]. 赤峰: 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2: 278.[百度學術] [2].包金山,劉金山,呼格吉樂圖. 國醫大師包金山學術思想與臨床實踐 [M]. 赤峰: 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2: 433.[百度學術] [3].包占宏,包春麗,包金山.包氏祖傳蒙醫整骨學[M]. 赤峰:內蒙古遠方出版社,1996,142[百度學術] [4].包金山,包占宏,等.中國蒙醫整骨學[M]. 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73[百度學術] 文章來源 中國中醫藥臨床案例成果庫-國醫大師案例集 https://cccl-tcm./subPoolArticle?index=-1&subId=8&lang=zh ![]() ( 所有作者均聲明本文章不存在利益沖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