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李知行 中醫李知行 2024-04-10 12:01 廣東 文/中醫李知行 有什么樣的愿力,就會種下什么樣的種子。 疼痛是個很廣泛的話題,很多病都會引起疼痛,比如姿勢不良引起的頸肩腰腿痛,來月經時候的腹痛,吃錯東西的胃痛,感受風寒的頭痛等。 中醫有句俗話叫“不通則痛,通則不痛”,意思就是氣血是否流暢,跟疼痛有關。氣為血之帥,氣機不暢,就容易產生淤堵,血液為之凝滯,產生瘀血。 今天介紹的中成藥,在止痛領域首屈一指,名字叫元胡止痛片。 元胡止痛片:醋延胡索、白芷。 有朋友就好奇了,到底是元胡呢?還是延胡呢?事實上還有個名字叫玄胡。 我們從《醫學入門》這部著作中得到答案。玄胡索生胡國,玄言其色,索言其苗交組。宋朝時,真宗夢見玉皇大帝令趙氏祖先財神爺趙玄朗授天書,宋真宗追封其為圣祖,玄朗二字便成了避諱字,而真宗名趙元休,于是玄胡、元胡都不能叫,這樣就有了“延胡索”之名。歷史上因為避諱而改名的中藥還有玄參改為元參,玄明粉改為元明粉。雖然名字不一,指的就是同一種藥材。 延胡索是專門治療疼痛的一味藥,如果要搞一次評選,選出中藥里最擅長止痛的,一定非延胡索莫屬,在這一領域,還沒有哪一味中藥比它更有針對性,所以古人評價元胡時,才會說它是“止痛之最”。 《本草綱目》中記載“延胡索,能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故專治一身上下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為什么痛?說白了,就是這個地方有淤堵,要么是一個氣結,也可能是一團瘀血,總之就是氣血在流通過程中受到阻礙,所以才會痛。 延胡索行氣,能把郁結的氣機打開,還能活血,把淤堵的血液通開。氣血通了,疼痛就消失了。 氣滯血瘀導致的各種疼痛,不管是痛在頭面,痛在脅肋,痛在胸腹,還是痛經,跌打痛,慢性肌肉勞損,延胡索都能一用。 而且醋制后的延胡索,活血能力更強,止痛效果更好。 白芷,辛散溫通,祛風散寒止痛的效果非常好。比較有名的是,它入陽明經,善止頭面諸痛。尤其是前額、眉棱骨、牙齒痛。 哪怕是宮寒引起的痛經,脾胃虛寒引起的胃痛,都可以使用白芷。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以便大家對這個藥有更感性的認識。 有些人吵完架后吃飯,吃進去沒多久就胃痛,這種在中醫看來叫壓氣飯,還在氣頭上,氣頂在胃那里,消化不動食物,堵住了也就痛了,這個時候就可以吃上。 女性經行腹痛,月經有血塊,經血在排出的過程中受到阻礙,就會引起疼痛。如果平時愛生氣,又貪涼,寒凝血脈,俗稱“宮寒”,也可以用上。 所以氣滯血瘀的問題,活血化瘀是首要的,元胡止痛片對氣滯血瘀引起的各類疼痛,可以說是非常對癥的。 把瘀化掉了,氣順暢了,血暢通了,自然就不痛了。 服藥期間,要懂得控制情緒,保持心情舒暢,才能達到止痛的最佳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