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汝州文保』——汝州市現有全國重點、省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劉孟博/整理 汝州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早在史前時期,便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夏商時期為豫州之域,西周為王畿之地,號梁邑,春秋戰國時先后為戎蠻子國、楚、鄭、韓等國屬邑。秦設梁縣,至漢已初步形成今汝州市大致輪廓。隋大業二年(606年)改伊州為汝州,此為汝州得名之始。至民國二年三月(1913年)改汝州為臨汝縣,其間歷時1300多年,雖幾經撤并,但汝州城仍為歷代郡州治所,汝州乃周邊縣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 汝州這座千年古城,境內陸上、地下文物資源相當豐富,國寶級文物、古汝窯、古遺址、古戰場、古山寨星羅棋布,璨若星空。在2007~2011年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時,汝州市文物局復查文物保護單位120處,新發現文物保護單位733處,共計853處。其中古遺址137處、古建筑581處、古墓葬22處、石窟寺及石刻4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109處。目前,我市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處、平頂山市文物保護單位22處、汝州市文物保護單位40處。 ![]() 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汝州市)的核定和公布 目前,汝州市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分別是:風穴寺暨塔林、張公巷窯址、法行寺塔、汝州文廟、煤山遺址、嚴和店窯址、李樓遺址、東溝窯遺址、侯灣泰山廟、閻村遺址 ![]() 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臨汝縣(汝州市)的風穴寺暨塔林名列其中。 ![]() 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核定公布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汝州市的張公巷窯址、法行寺塔、汝州文廟等3處文物遺跡名列其中。 ![]() 2013年3月5日,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汝州市的煤山遺址、嚴和店窯址、李樓遺址等3處文物遺跡名列其中。 ![]() 2019年10月16日,國務院核定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汝州市的東溝窯遺址、侯灣泰山廟、閻村遺址等3處文物遺跡名列其中。 ![]() 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汝州市)的核定和公布 目前,汝州市共有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處,分別是:大張遺址、中山寨遺址、慶陽故城、妙水寺、前后戶遺址、官莊故城、汝州福音堂、來安寨、萬安西寨、侯灣小安橋、半扎橋、半扎古建筑群、三山培風塔、寧國寺、楊樓許家舊宅、臨汝縣抗日縣政府舊址、趙莊提灌站、河東窯址、寺溝窯址、達魯花赤哈刺魯公墓 ![]() 1963年6月3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臨汝縣(汝州市)的法行寺塔、風穴寺、大張遺址等3處文物遺跡名列其中。 ![]() 1986年11月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臨汝縣(汝州市)的汝州學宮、中山寨遺址、閻村遺址、煤山遺址、東溝窯址等5處文物遺跡名列其中。 ![]() 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河南省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汝州市的慶陽故城名列其中。 ![]() 2006年6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河南省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汝州市的妙水寺、前后戶遺址、李樓遺址、官莊故城等5處文物遺跡名列其中。 ![]() 2016年1月2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汝州市的汝州福音堂、來安寨、侯灣泰山廟、萬安西寨、侯灣小安橋、半扎橋等6處文物遺跡名列其中。 ![]() 2021年12月1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河南省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汝州市的半扎古建筑群、三山培風塔、寧國寺、楊樓許家舊宅、臨汝縣抗日縣政府舊址、趙莊提灌站、河東窯址、寺溝窯址、達魯花赤哈刺魯公墓等8處文物遺跡名列其中。 ![]() 三、平頂山市文物保護單位(汝州市)的核定和公布 目前,汝州市共有平頂山市文物保護單位22處,分別是:張灣遺址、何堂遺址、毛寨遺址、古洞口遺址、李樓遺址、大堰頭瓷窯遺址、樊古城冶鐵遺址、河灣遺址、武窯村遺址、葦子園瓷窯址、石榴嘴寨戰斗舊址、河南區黨委河南軍區和河南人民抗日軍司令部舊址、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支隊戰地醫院舊址、一O一指揮所舊址、養田勝天塘舊址、安洼中岳廟、紫云山觀音堂、中大街鐘樓、洪山廟遺址、梅莊遺址、小屯遺址、滕昭家族墓及碑刻 ![]() 2004年10月29日,平頂山市人民政府公布平頂山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汝州市的妙水寺、張灣遺址、何堂遺址、毛寨遺址、古洞口遺址、李樓遺址、大堰頭瓷窯遺址、寺溝瓷窯遺址、達魯花赤墓等9處文物遺跡名列其中。 ![]() 2012年9月13日,平頂山市人民政府公布平頂山市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汝州市的臨汝抗日縣政府舊址、半扎橋、半扎關帝廟戲樓、福音堂、泰山廟、萬安西寨、小安橋來安寨、樊古城冶鐵遺址、河灣遺址、武窯村遺址、葦子園瓷窯址等12處文物遺跡名列其中。 ![]() 2023年1月19日,平頂山市人民政府公布平頂山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汝州市的石榴嘴寨戰斗舊址、河南區黨委河南軍區和河南人民抗日軍司令部舊址、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支隊戰地醫院舊址、一O一指揮所舊址、養田勝天塘舊址、安洼中岳廟、紫云山觀音堂、中大街鐘樓、洪山廟遺址、梅莊遺址、小屯遺址、滕昭家族墓及碑刻等12處文物遺跡名列其中。 ![]() 四、汝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的核定和公布 目前,汝州市共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0處,分別是:風穴寺烈士陵園、高廟烈士陵園、平王宋烈士陵園、汝帖、神德宮、庇山磚塔、趙廷美墓、南寨遺址、神德宮遺址、武窯遺址、王河坡遺址、何堂遺址、閻灣遺址、簸箕溝窯址、楊溝窯址、缸窯窯址、唐村窯址、陳溝窯址、大泉窯址、黃窯窯址、棉花窯窯址、班莊窯址、龍王窯址、張氏橋、盆窯遺址、洪山廟遺址、榆圪檔廟遺址、康街遺址、西王莊冶鐵遺址、崆峒山廣成宮遺址、臨東石橋、黨屯中岳廟、石門禪寺、見子嶺寨、張紹文故居、王樓王家大院、戴民權故居、趙秉鈞故居、趙樓石樓、汝瓷一廠舊址 ![]() 1983年5月25日,臨汝縣人民政府公布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共42處文物遺跡,分別是:風穴寺烈士陵園、高廟烈士陵園、平王宋烈士陵園、文廟、汝帖、大閱樓、鐘樓、妙水寺、神德宮、達魯花赤墓、庇山磚塔、培風塔、趙廷美墓、張灣遺址、煤山遺址、閻村遺址、中山寨遺址、南寨遺址、神德宮遺址、武窯遺址、王河坡遺址、何堂遺址、閻灣遺址、毛寨遺址、李樓遺址、慶陽故城、樊古城冶鐵遺址、大堰頭窯址、簸箕溝窯址、葦子園窯址、楊溝窯址、寺溝窯址、缸窯窯址、唐村窯址、陳溝窯址、東溝窯址、大泉窯址、河東窯址,黃窯窯址、棉花窯窯址、班莊窯址、龍王窯址。 ![]() 2003年11月13日,汝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共9處文物遺跡,分別是:古洞口遺址、前后戶遺址、河灣遺址、官莊故城、張公巷汝窯遺址、小安橋、半扎橋、張氏橋、萬安西寨。 ![]() 2006年11月2日,汝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共3處文物遺跡,分別是:泰山廟、半扎關帝廟戲樓、抗日縣政府舊址。 ![]() 2017年11月14日,汝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共26處文物遺跡,分別是:盆窯遺址、洪山廟遺址、榆圪檔廟遺址、康街遺址、西王莊冶鐵遺址、崆峒山廣成宮遺址、臨東石橋、寧國寺、安洼中岳廟、紫云山觀音堂、黨屯中岳廟、石門禪寺、石榴嘴寨、見子嶺寨、半扎關帝廟、半扎西寨門、張紹文故居、王樓王家大院、楊樓許家宅院、滕昭家族墓地、戴民權故居、趙秉鈞故居、趙樓石樓、汝瓷一廠舊址、一O一指揮所舊址、趙莊提灌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