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奧斯卡,最大的贏家就是《奧本海默》,狂攬7大獎項。 小羅伯特·唐尼,也憑借這部電影,終于拿下了一座奧斯卡小金人。 最近,這位新晉奧斯卡得主的新劇上映,再次挑戰自我。 一人分飾四角,和以往的形象相比顛覆極大,也徹底擺脫了鋼鐵俠的束縛。 在IMDb上,第一集評分直接飆上了9,.1,很有希望沖擊今年的艾美獎。 《同情者》 這部劇改編自同名普利策獎獲獎小說,是越裔美國作家阮清越的處女作。 這次改編成7集電視劇,主創的陣容也相當有亮眼。 除了剛拿奧斯卡的小羅伯特·唐尼,另一大看點是擔任導演的樸贊郁。 樸贊郁是在好萊塢享譽盛名的韓國導演,合作了不少知名演員。 他的作品,尤為擅長刻畫人性的復雜,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 從早期的 “復仇三部曲”,到隨后的《斯托克》、《女鼓手》。 都著重呈現人物之間在不同立場下,情感的搖擺和掙扎。 這樣的鮮明風格,也被延續到了《同情者》中。 故事發生在1975年的西貢,越南戰爭末期。 彼時國家分裂, 南越、北越被不同勢力控制。 多日的炮火侵襲后,西貢市即將被北越占領。 在這樣的背景下,各方都秘密派出間諜、特工。 這些人可能都無法留下自己的名字,我們的主人公就是如此。 和小說中一樣,他沒有名字,只有身份。 他表面是南越的軍官,但真實身份是北越的間諜。 經過長時間的經營,他贏得了將軍的信任。 他利用手中的權利,悄悄向北越傳遞消息。 這天,他接到任務,要拿到西貢秘密警察的完整名單。 憑著出色的能力,他很快完成任務,將情報交給一位女間諜。 然而不幸的是,女間諜暴露被抓,男主也被懷疑。 小羅伯特·唐尼飾演的中情局特工克勞德,是一個十分陰險的人。 在劇中形象相當突破,滿臉橫肉,目露兇光。 看起來是和男主談笑風生的朋友,但卻是笑里藏刀。 間諜事件發生后,他就完美展示現了什么是笑面虎。 他將男主約到了戲院,說是要帶男主看一場好戲。 然而舞臺上,是被綁住的女間諜,和刑訊人員。 男主看著臺上被酷刑審訊的同胞,極力克制自己。 因為他的身后,坐著克勞德和南越將軍。 兩人看似不經意的對話,其實都是對他的試探。 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 很快,西貢被北越攻占,美軍緊急撤退。 飛機座位有限,將軍安排男主負責選出撤退名單。 他有意將那些罪大惡極的軍官留下,讓他們接受審判。 男主自己也想借此機會留下,結束間諜工作。 然而上級卻讓他跟著將軍去美國,繼續間諜工作。 男主當然不愿意,但軍令難違,他只能前往美國。 而這個任務,也為他后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 作為間諜,男主本應該忠于北越。 但游走在不同的政治勢力中,總會產生搖擺。 尤其男主的身份本來就很復雜,他是一個混血兒。 曾在美國接受過高等教育,對祖國和西方都有感情。 他長期生活在南越,頗得美國高官的信任。 抓捕過很多同志,也在拷問同僚時冷眼旁觀。 面具戴久了,連他自己有時候都分不清真實的自己。 身處祖國,有朋友相伴,還能有片刻喘息。 然而在陌生的美國,周圍全是敵人時,每時每刻都要緊繃。 極大的心理壓力之下,他執行的任務也發生了一系列變故。 戰爭取得了勝利,男主憑借著出色的能力發揮了很大作用。 按理說作為功臣的男主,應該迎來鮮花和掌聲。 但是事實并非如此,第一集的一開始,就是男主被囚禁的場面。 他被要求寫懺悔書,解釋他在臥底時期的所作所為。 有觀眾評論,“這是最不諜戰劇”的諜戰劇。 典型的諜戰劇中,商業化的元素都沒有。 因為比起渲染緊張刺激的諜戰行動。 這部劇反而更關于主角作為人的內心世界。 在間諜的身份下,男主也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通過剖析他的內心,去描寫戰爭和時代,正是樸贊郁導演最擅長的。 因此,這部別出心裁的諜戰劇,獲得了觀眾的高度贊譽。 歐美影視圈這幾年掀起了“亞裔熱潮”。 《同情者》中的主演就是越南籍演員侯宣德。 后續的劇情中,也有更多熟悉的亞裔面孔,比如吳珊卓。 從綠葉到主角,亞裔演員總算熬出了頭。 隨著亞裔故事在好萊塢的分量越來越重。 下一個流量密碼,已經到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