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三個封建王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在牧野之戰中打敗商紂王,覆滅了商朝,后定都鎬京,建立周朝,自此周朝共歷時790年,歷經37位君王。 而后來周朝被后世之人分為“西周”與“東周”,從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國一直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與申侯聯手所滅,這個時期稱為“西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一下西周275年的歷史,回顧一下這個時期都有哪些故事。 一.西周時期(公元前 1046-公元前 771 年) 第一任天子:周武王,姬發 姬發是西周的第一任君王,他會盟各路諸侯,在姜子牙的輔佐下,通過牧野之戰,推翻了商王朝的統治,開創了以仁德治國的周王朝,周武王即位后大封天下諸侯,使諸侯們心甘情愿的開發蠻荒之地,為西周擴大了疆域,使西周進一步強大,可惜的是周武王在位僅僅三年就去世了。 ![]() 周武王 第二任天子:周成王,姬誦 周成王繼位時年紀還很小,朝政就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主政,但是就引起了周武王的另外三個弟弟不滿,爆發了“三監之亂”,后周公旦親自平定了“三監之亂”。后周成王開始親政,大封各路諸侯,確定了宗法制,鞏固了政權,并且還制定了《周禮》,為了更好的掌控東方勢力,命周公旦營建東都洛邑,使得天下太平。 ![]() 周成王 第三任天子,周康王,姬釗 周康王繼位后,他延續周成王時期的政策,繼續推行德政,百姓安定,使當時的政局安穩,四方都來朝拜,國力強盛,史稱“成康之治”,為西周的穩定與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周康王 第四任天子:周昭王,姬瑕 周昭王繼位后南征北戰,打贏了很多勝仗,并且繳獲了非常多的戰利品,在一次南征班師回朝的途中,因所攜帶的戰利品過多,導致橋梁垮塌,墜水而亡,史稱“昭王南征而不復”這也成為了西周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 周昭王 第五任天子:周穆王,姬滿 周穆王被譽為“西巡第一人”,曾連續討伐犬戎兩次,平定了西方,后行至昆侖之丘與西域進行了文化交流,周穆王還喜好游歷出巡,傳說其西行時到昆侖山還會見了西王母的故事,彰顯了周朝疆域之廣,但也因為其總游歷出巡,也耗費了國家的巨額財富,使西周經濟有所下降。 ![]() 周穆王西巡 周穆王去世后,周共王、周懿王先后繼位,因為財政空虛,周共王將都城附近的土地都陸續分封給諸侯大夫,使的西周能夠直接支配的土地越來越少,使國力開始衰退。而周懿王又生性軟弱,周邊勢力開始不斷侵略西周,朝政開始逐漸腐敗,西周國力進一步的開始衰落。 周孝王、周夷王先后繼位,此二人也沒有什么大作為,不能挽救西周的頹勢,周孝王還賜予了因養馬有功的秦非子秦地,為以后周朝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第十任天子:周厲王,姬胡 周厲王上位后,內政上開始改革,可改革加速了國內的矛盾,他還橫征暴斂,對百姓進行剝削,引發了“國人暴動”,被迫逃亡,自此西周進入“共和行政”時期。 ![]() 周厲王 周厲王去世后,其子周宣王繼位,結束了“共和行政”時期,周宣王繼位后勵精圖治,任用賢臣,在軍事上借助各諸侯之力多次打贏很多戰爭,使西周開始好轉,史稱“宣王中興”。但是后期聽信讒言,獨斷專權,屢戰屢敗消耗國力,西周還是衰敗了下去。 第十二任天子:周幽王,姬公涅 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任天子,他沉迷享樂,昏庸殘暴,沉迷于女色癡迷于褒姒,為了褒姒更是廢黜了王后、太子和王后父親申侯的爵位,改立褒姒為王后和褒姒兒子伯服為太子,這一行為直接導致西周內部矛盾升級,后來申侯聯合犬戎一起攻打周幽王,殺死了周幽王,結束了西周275年的統治。 ![]()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死后,他的兒子宜臼在洛邑,重新建立了周朝,史稱“東周”。 喜歡的小伙伴們請多多點贊加關注和評論,感謝各位的支持,下期與大家共同探討東周的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