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絕大多數上了年紀的中年人,都常常會有睡不著覺的情況出現,當然,現如今也有不少上班族也都漸漸加入了失眠的大隊伍,除此之外,隨著人體年齡的不斷增長,身體出現的虛損也越來越多,其中,最常見的癥狀表現就是腰膝酸痛,而跟這一病癥最相關的臟器,往往就是腎臟。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腎臟主骨,還主二便,當身體里的腎氣充足、腎經旺盛的時候,腰部肌肉和筋骨才能得到正常的陽氣溫煦,如此一來,腰部才可以正常屈伸、活動自如,相反,若是身體里的腎氣存在不足,那么腰酸背痛等病癥也都會接踵而至。 關于腎臟的養護,其實中醫里可用的藥方和藥材并不在少數,其中不少方子甚至流傳至今已有了千年的歷史,而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一妙方,僅用到了三味中藥,就能很好地幫助我們改善腰膝酸軟等不適,它就是“仙方三補丸”,出自醫書《醫方類聚》,雖說只有三味中藥,但在補腎、活血、安神這三個方面,均有獨特作用,藥材配伍也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那么,這個方劑里的三味中藥,究竟是什么“妙藥”呢?不妨一起來看一下。 首先,第一味藥材就是補骨脂,這味中藥辛苦性溫,可以幫助補充身體里的腎臟陽氣,同時,還能夠固腎鎖精、溫脾止瀉,也就是說,身體里的先天和后天,都可以通過這味藥材來滋補,滋養五臟,繼而提升精氣神。 關于補骨脂這味藥材,其實在很多醫家本草著作里都有所提及,比如,在《本草經疏》里就說過,補骨脂可以溫暖水臟,陰中升陽,是壯火益土之要藥,常用于脾腎兩虛病癥的改善,另外,在《局方》里也說過,這味藥材能夠“壯筋骨,益元氣”。 接下來的第二味藥材就是茯苓,茯苓在中藥方劑中的使用頻率很高,尤其是在用于改善水濕病癥的方子里,幾乎都能看到它,茯苓甘淡,甘味能補,淡味能滲,藥性平和,歸入心、肺、脾、腎經,既可以健脾,同時還能補益心脾、安養心神。 通常情況下,不分季節,無論寒熱,茯苓都可以和其他中藥材一同配伍使用,繼而發揮自己獨特的功效,茯苓歸心、脾兩經,善于治療心脾兩虛病癥,尤其是因自身氣血不足所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疾病,茯苓往往能發揮非常好的效果。 而且,對于脾胃虛寒的患者來說,茯苓的健脾和胃功能也同樣不容小覷,再加上不少補益肝腎的藥材很容易促使身體里有濕熱生成,而有了茯苓這味藥材,便可以很好地祛除脾濕,同時也有助于促進脾胃對藥效的吸收,以更好地改善自身病癥。 最后這味中藥則為沒藥,沒藥辛苦性平,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常用于肝血不足病癥的改善,沒藥是一種樹干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在中醫里,沒藥常常會和乳香一同使用,由于該藥歸肝經,可以幫助推動肝血的運行,繼而讓全身經絡都得到滋養。 總得來看,這一藥方在組成上雖然很簡單,但每一味藥材都在各自的領域里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可補充身體里的虛損,調補身體里的臟腑,諸虛百損,有疾皆效。 ↓點擊下方卡片,關注我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