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導讀 今天的這篇長文,來自一位母親的深刻記錄。記錄了自己在遭遇人生突然的變故后,三個月內的反思和成長。 他的兒子,曾經是一個無可挑剔的男孩,考試經常第一名,學習自律,從來不需要她操心,然而有一天,那個讓她驕傲和滿意的男孩卻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無力地癱在床上、躺在地上,眼神空洞又黯淡無光的人。 她心急如焚,她拉扯、推搡、催促,甚至以惡毒的言語刺激著孩子,想要推動孩子回到正軌,卻發現根本無濟于事。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自己究竟該如何做? 靜中方能生慧,直到她走進郁金香,在這里真正靜心沉淀下來,歷經3個月的踐行、梳理、反思、共修的碰撞,她才開始慢慢開啟自己的智慧之眼,真正看見這一切發生背后的根本原因,并找到前行之路。 踩著前人走出來的路,她也從幾個月前那個執念頗深、性情急躁、痛苦不堪、怨天尤人、哀其不幸、毫無能量的狀態,變得溫柔而堅定,最終她引領孩子走出了房門,并見證孩子多次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本文作者為郁金香家長成長學堂2023年11期48班C組學員年級長:李群香;班長:左魚;輔導員: 梅、仁麗、欣羽、善水、歸來(沒有出現)、上網號、靜待花開(見習)、艷子(見習) 時間過的真快啊,不知不覺,我在郁金香家長學堂一階段的共修已即將結束,今天是一階段的最后一天,下周四的班組共修也是一階段的最后一課。因此我選擇在今天,靜靜地梳理自己這三個月在郁金香學習的收獲和感悟,我認真的記錄下來,真誠地分享給大家。我還清晰的記得去年9月份,孩子僅上了一周的學,因受挫退回家中,情緒低落。那時的我如同遭受到晴天霹靂,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如此優秀的孩子怎么會變成這樣?怎么可能不上學?” 執念告訴我,我必須“改變”這一切,于是我拉扯著、推搡著、催促著,甚至以惡毒的言語刺激著,想要推動孩子回到正軌。但孩子似乎屏蔽掉所有的一切、只是無力地癱在床上、躺在地上,我清晰的記得那時孩子的眼神是空洞的、黯淡無光的。我看到了孩子無望的眼神,但是我沒有看到孩子痛苦的內心,我更不會認真的反思孩子為什么會出現目前的狀況,我還是堅持著那份執念:“都是玻璃心、受不了挫折造成的,也許多給些刺激就會讓孩子振作起來...”,結果自然是無濟于事。接下來的日子里,看到孩子整日把自己關閉在房間里,拉起窗簾,即便是出來走兩步到衛生間也如行尸走肉般、頹廢不堪,我感覺天塌下來了,為什么這種不幸降臨在我的身上?我每天都是以淚洗面,痛苦不堪,甚至每一天清晨,我都不想睜開眼睛,因為我不想面對又是痛苦的一天。我也把自己半封閉起來了,我掛掉了朋友的電話,屏蔽了朋友的信息,癱坐在沙發上無助地流淚不止,就這樣日復一日。直到去年11月時,我先生偶然在央視一檔節目中得知郁金香,隨后聽了幾次和你有約,他非常認同郁金香的理念,于是在我迷茫無措焦慮的高危時期,先生將郁金香介紹給我。12月初,我們夫妻二人共同參加了郁金香的家長共修,正式進入到郁金香這個大家庭,很榮幸,我被分到了48班C組,在左魚老師的帶領下,在輔導員老師們的關懷下,我與大家共同開啟一階段的學習,為期三個月。在這三個月中,通過郁金香各位老師的帶領,我每天跟著慈經做觀呼吸、誦讀父母規能量文;我聽話照做,備齊了郁金香老師推薦的書籍,《鏡子的法則》、《心眼力》、《遇見未知的自己》、《當下的力量》、《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孩子才肯說》等等。對于我這個從小不愛閱讀的人來說,看到這一本本書,我也曾經質疑過自己,能否靜下心來閱讀?但是要聽話照做,于是我就從《鏡子的法則》開始閱讀。神奇的是,3個月來,我竟然真的靜下心閱讀了這些書書,我真的做到了!此外,我還通過每周小組、班組共修課的聆聽和分享;通過收看《和你有約》節目,聆聽每一位媽媽的心聲以及感受何老師傳遞出溫柔而堅定的能量;還有每次在迷茫無助時,左魚老師給予無私的幫助和指導,讓我感到不再孤單、不再是孤立無助。我感到有一股暖流緊緊的包裹著我,這是郁金香大家庭的溫暖。其實不僅僅是溫暖,還有一份溫柔而堅定的力量,這股力量,讓我摒棄了幾個月前那個執念頗深、性情急躁、痛苦不堪、怨天尤人、哀其不幸、毫無能量的自己。因為收獲到了靜心、收獲到了邏輯、收獲到了智慧,我才能夠認真梳理事情背后的因與果。加入家長共修學習后,我終于深刻認識到,這一切并非孩子的問題,原來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我需要用心去體會孩子的痛苦。反思我和孩子一路走來的生活,從小,我給孩子從小灌輸的理念就是學習是唯一重要的事,學習好就是王道,甚至其他什么都可以不做,你只要好好學習,只需負責學習就好!于是,孩子從小的生活好像就只剩下了學習一件事:坐在車上在學習,打吊針在學習,全家聚餐在學習。而可悲的是,那時的我只要看到孩子拿著書本,我的心就特別踏實。我會向身邊朋友炫耀:“我兒子這次又是考到第一,我兒子真的很自律,我從來都不操心,我兒子的作業我從來不檢查,兒子只需給我指指在哪里簽字就好……”而兒子的個人生活,大小雜事又基本上都是被我們家長大包大攬的,他只需要專心學習就好。我始終沒有給到孩子我應該給到的東西。比如,我一直對孩子建議太多、協助太多、給予孩子太多的不允許,因此我剝奪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自己該經歷的、該體驗的、該思考的,使得孩子錯過了每一次成長的歷練。再比如,我對孩子的“高期待”,讓孩子形成了錯誤的價值觀:“成績就是一切、高分就是王道”,導致孩子隨著年齡增長,在面對成績不如意、人際困擾、高壓環境等問題時,他無法應對、無所適從,只能縮回來,本能性地保護著自己。還有我對孩子的“軟控制”,讓我忽略了對孩子的看見、對孩子情緒的體會。反而我還在驕傲的歡呼我的孩子如此聽話乖巧!孩子成為了我的提線木偶,沒有機會做自己、失去了自己。是我讓孩子失去了獨立思考能力,是我讓孩子失去了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能力、是我讓孩子失去了抗挫折能力、是我讓孩子失去了意志力。我給孩子的只是錯誤的認知、虛偽的光環。而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我還認為是孩子不爭氣,我還試圖去改變孩子,糾正孩子的思想行為,讓孩子快速回到正軌上,讓孩子像我期待的那樣子去成長。我的執念不僅讓自己越陷越痛苦,還在幫助孩子這件事上無濟于事。而當我從自己的執念里走出,我才真正看見了我的兒子,他真的累了,前十幾年,他都在努力做一個讓媽媽滿意的孩子,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他緊繃的那根弦,需要松松勁。就像一位司機開車疲乏了,需要到服務區休息一樣;就像一位受傷的戰士,需要回到營地療傷一樣。司機休息過后,才可以精神飽滿的重新上路;戰士完全療愈好傷口后,才能整裝待發回到戰場上,他仍是一位優秀的戰土!此刻的孩子,就像載著小船在海洋上,遇到海浪拍打,小船搖擺不定,沒有了方向,但小船只是暫時失去了方向和動力。而我絕對不能陪著孩子站在船板上,隨著它搖擺,甚至焦急、恐懼地踩踏船板,加劇小船搖擺的頻率和幅度。我應該成為孩子這條小船上的"定倉人",努力平衡這條船,穩定地向前,向著方向行駛。我憑什么再去埋怨指責孩子的不爭氣呢?我不能再錯下去。我應該感激孩子用他的方式喚醒我;我應該感恩目前所遇的困難、所遇到的人生中的坎坷;我應該感恩郁金香老師們的引導和家長們的陪伴,是你們教會了我必須要調整方向,不要再試圖改變他人去改變現狀。既然認識到了我是一切的根源,孩子只是我的一面鏡子。我就要放下的過去的錯誤的執念、從當下開始改變。不再向外抓取,回歸到自身向內求;不再一門心思研究孩子,而把功課都放在自己身上。這三個月來,我在老師們的帶領下,聽話照做:每日堅持觀呼吸,盡量認真地完成,消除雜念。集中精力、注意力在呼與吸之間,感受當下、珍惜當下。首先我認識到穩定的心態和穩定的情緒是多么的重要,一個焦慮煩躁的媽媽是無法托舉孩子的成長的。我堅持每日堅持誦讀能量文《父母規》、《我堅信》、《相信相信的力量》、《為自己孩子的祝福》,努力體會一字一句的能量。我希望我能夠將它們完全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自己沉淀下來,不再浮躁。雖然有時仍會出現焦慮不安或者難過的情緒,我允許自己有這樣的情緒,并能夠與當下的情緒待在一起,察覺它、感受它,任它流動來了又走。其次,我學會了接納和臣服,接納當下、臣服境遇,不再與之抗衡。對待過去錯誤的教養方式,我不再自責,而是善于總結,對于將來不再有過度的擔心和過高的期待,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事態逐漸向好發展。再次,我要徹底地切斷提線木偶,停止對孩子的“高期待”、“軟控制”、停止一切傷害孩子心靈的言行,真誠地去看見孩子、聆聽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給予孩子更多的允許與信任,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我努力做好“三不”原則,雖然不容易,但這是我必須要努力做到的。對待兒子,我不求不助、不求不擾、有求必應。我收起了嘮叨、收起了不信任、收起了高管控,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足夠的空間、足夠的信任和足夠的支持。當我真的開始踏實踐行,開始改變,一切真的就像老師所說:“父母改變1%,孩子成長99%”。允許、接納、陪伴是如此重要,當孩子得到了更多的允許、信任及陪伴,這三個月來,他的變化也是顯而易見的。他走出了房門,與我們之間互動越來越多,我們可以暢聊,彼此真誠地傾訴真心話;我們可以共同觀看節目而開懷大笑;孩子會親自為我們下廚做飯等等。孩子多次克服自己心理障礙,嘗試突破自我,將原本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都做到了,從中也獲得成就感,感受到自我的價值。我越來越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向好的,他們都是本自具足的。作為父母,我們只需要不斷努力提升自己、成長自己,以平和的心態、寬大的心胸、真誠的愛與更多的允許托舉著我們的孩子,堅信我們及我們的孩子都會越來越好!最后,感恩身邊所有的事和人物的出現,讓我在鏡子里,看清真實的自己。感謝各位老師的陪伴,是你們給予了我無限的力量,我將會繼續努力行走在前進的道路上。謝謝您!我愛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