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州關帝廟位于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村,始建于隋代,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建,是始建最早、規模最大、建制最高且保存最完整的關帝廟。1988年1月1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維修 解州關帝廟是宮殿級別的明清建筑,總面積22萬平方米,分為正廟和結義園兩部分,南部為結義園;御書樓、春秋樓等都是古代廟宇中罕見的大型樓閣建筑,四龍壁、各種琉璃磚雕、石雕等建筑裝飾和鐵人、鐵爐等附屬文物,都讓這座關帝廟充滿了驚奇。 四龍壁位于關帝祖廟端門正南,是明代宣德年間燒制的琉璃影壁。 解州關帝廟的獅子昂首挺胸,威武雄健。 端門為關帝廟第一道門,建于清代,通體磚構,歇山頂,檐下施仿木磚雕斗拱。部辟三門,上部書“關帝廟”門匾與“扶漢人物”等匾額。 崇寧殿是關帝廟的主殿,因關羽被宋徽宗封為“崇寧真君”而得此殿名。 解州關帝廟的鐵人為胡人形象,高鼻深目,是飼養獅子的域外人,乃明代鑄造精品。 春秋樓前面有“氣肅春秋”坊為四任三間三樓十戧桿結構,樓脊正中飾以琉璃葫蘆,寓意福祿,兩邊為琉璃鳳吻一對,為山西歷代僅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