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指什么? 金棟按:《周易·系辭傳上》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 “兩儀”所指為何,歷代治《易》者所釋不一。 (1)在漢唐,治《易》者認為“兩儀指天地”。如 兩漢之際《易緯·乾鑿度》說:“易始于太極,太極分而為二,故生天地。” 漢·虞翻說:“太極,太一也。分為天地,故'生兩儀’也。”(唐·李鼎祚《周易集解》)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說:“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極是也。又謂混元既分,既有天地,故曰'太極生兩儀’。” (2)至宋·周敦頤《太極圖說》出,始有認為“兩儀是陰陽”者。如 朱熹《周易本義》說:“兩儀者,始為一畫以分陰陽。” 自“兩儀是陰陽”出,后世多宗之。如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說:“'兩儀’是什么?《詩·鄘風·柏舟》:'實維我儀’毛傳:'儀,匹也。’可見,'儀’有匹配的意思。'兩儀’就是一對兒,就是事物對立統一著的兩個方面……在《易經》中,'兩儀’就是陰陽。” 郭揚《易經求正解》說:“'太極生兩儀’,陰、陽就是兩儀。” 然亦有宗漢唐認為是“天地”者。如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說:“《釋詁》曰'儀,匹也’,天地相配,故稱'兩儀’。”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說:“兩儀,天地也。《國語·周語》:'百官軌儀’韋注:'儀,法也。’天地各有法象,下文曰:'法象莫大乎天地。’故稱天地為兩儀。” 徐芹庭《易經源流》說:“夫儀者,匹也(《爾雅·釋古》),偶也。兩儀者,兩個匹配也。蓋宇宙萬象,雖復雜萬端,然大別之,可分為二。二即兩儀也。就其大者而言,則謂之天地。” 而張其成《張其成全解周易》則認為:“兩儀就是陰陽、天地。” 要之,兩儀,漢唐治《易》者以“天地”釋之,至宋“太極圖”出,始以“陰陽”附會釋之,如此而已!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