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中的秘密》的由私募大鱷曹明成和他的得意門生譚文所著,本書以大量的實際案例闡述了股市里量與價之間的辯證關系。曹明成操盤極具原則及理性,他的選股思路遵循跟莊經營,操作理論講究趨勢為先。關于股票理論的書籍有很多,但鄙人覺得,只要能挑一本有足夠分量的書然后能貫徹到位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你有能力吃透更多的書,自然是多多益善。為了方便讀者之后翻閱原著,我沿襲了原著的目錄排序,正文里的內容對我來說有諸多啟發之處,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思想,如果你想找到適合你的內容,不妨找來原著看看。本文的框架由概念、思路、分析以及運用四個方面組成,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 目錄
1.甕中捉鱉——成交量上的秘密 概念:股價經過初始的上升走勢和中間的調整以及調整之后的重新上升,構成一個完整的“甕中捉鱉”形態。在量能上也由拉升時構成的高量柱和回調時組成的低量柱,構成“甕中捉鱉'形態。(圖例如下) 思路:中陽線或者大陽線的出現是形態確立的標志,投資者最好在此時介入。 2.計算公式——由量及價的轉換方程 概念:成交量是指單位時間內股票交易市場或個股買賣的交易總量。它表現的是市場或個股買賣的交易活躍程度,反映了多空雙方對當前價格的認同程度,成交量大表明多空雙方分歧大,成交量小表明多空雙方分歧小。 概念:換手率=成交量÷流通盤×100% (周MACD指標金叉可認為是莊家或主力資金開始建倉的標志,這是計算換手率的起點。)運用:莊家每換手100%,其持倉量大致為13.3%。 思路:一般而言,當換手率達到200%時,莊家或主力資金會加快吸籌,拉高建倉,因為低價籌碼已沒有了,這是短線介入的良機;而當換手總率達到300%時,莊家或主力資金基本都已吸足籌碼,接下來莊家或主力資金會急速拉升或強行洗盤。 3.量價關系——九大法則決定走勢 葛蘭碧九大法則: ①量增價漲 概念:多出現在多頭的階段和空頭末期的盤整階段。 運用:買入。 ②量增價平 概念:多出現在空頭的谷底期、多頭的初生期和多頭末期。 運用:轉陽。 ③量增價跌 概念:多出現在空頭末跌段、多頭盤整洗盤階段和多頭末升段。 思路:量能的人出現是有成交來實現的。量能的放大對應的成交無非就是主動賣出或者主動買進。 運用:持幣。 ④量平價漲 概念:多出現在空頭的末跌段、多頭初升段、多頭回調整理階段以及多頭末升段。 運用:加倉。 ⑤量平價平 概念:多出現在空頭末期谷底期、空頭盤整反彈區和多頭回調整理區。 運用:觀望。 ⑥量平價跌 概念:多出現在多頭回調整理階段、空頭初跌段、空頭主跌段和空頭末跌段。 思路:股價的上升需要量能的支撐,但股價的下跌無需量能的支撐。 運用:出局。 ⑦量縮價漲 概念:多出現在多頭末升段和空頭反彈整理階段。 運用:持有。 ⑧量縮價平 概念:多出現在空頭的盤底時期、多頭盤整段和多頭末升段。 運用:警惕。 ⑨量縮價跌 概念:多出現在空頭初跌段、空頭末跌段和多頭回調段。 分析:量縮價跌發生在多頭回調段,暗示股價上漲遭遇賣壓,但賣壓出現逐步減少的趨勢,不是主力出貨行為。 運用:賣出。 4.量價位置——知曉市場進退的法度 概念:量價關系如圖 分析:下跌階段,離場機會。當股價形成頭部后開始緩慢下跌,如跌破60日均線則可認為大勢已去,跌勢難免。主力為了加快出貨有時會拉出長陽線,然后在高位開始連續的派發。這根長陽線是反彈逃命的機會。 概念:低位是指股票已經經過了長期的下跌,跌到了前期高點的50%以下,有時候甚至于跌到原價位的30%左右。 運用:緩升式建倉階段,買陰不買陽。即在股價下跌收陰線時買進,不在沖高陽線時介入。 5.量能態勢——識別市場的莊家動作 思路: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 概念:成交量在柱體圖上出現了半年以來最長的成交量柱體,這時,柱體圖的最高點是頂格的,就可以稱作是量能頂天立地。例圖如下, 運用:莊家在股票上升中途洗籌,股價在創出新高后,不做整理或稍做盤整就兇狠地打壓震倉,回落調整時成交量大幅縮減,之后股價下探10日線受支撐,重新上攻,成交量也放大一倍,此時5日線從下向上勾頭,意味著短線良機已到,如果此時果斷殺進的話,隨后幾天收益豐厚。 思路:市場中的一些短線高手,如果在個股啟動的第一波沒有及時介入的話,就會耐心等待該股回調介入,寧可失去強勢股連續上漲的機會,也不會一味地追漲,從而把風險控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 思路:報表發布前,股價一向處于下降通道中,業績報表在報表截止日前幾天還遲遲不出面,但股價卻于某一天突然放量。這一般是被套莊家反客為主,制造成交量擴大的圈套。這種圈套是最值得防備的。 思路:一些股票大幅除權后,確實會有填權行情,但要區分對待。通常來說,除權前股價翻了一番、兩番乃至三番的股票很難立即填權。此外,除權后股本擴大到9000萬股乃至上億股的股票,除權后也難以填權。只有那些在除權前莊家吸納籌碼、正準備大幅拉升的股票在除權后才能夠填權。 6.天量天價——打開股價的通天之路 概念:天量天價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巨大的情況下,其股價(或大盤)也創出了新高的現象。 思路:股價在逐波上漲中產生天量是見頂信號。 思路:量價配合過程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天量出現之后不一定馬上就會出現天價,也不一定必然會出現天價。所以,投資者不要抱著不見天量天價就不出貨的想法。 運用:判斷具體方法如下: 思路:天量形成的換手率能達到29%以上,只能是以下情況之一: ①主力大舉建倉,一般發生在行情啟動之初,股價連創新高應是指日可待。 ②主力在中高位換手,這種情況最多。一般情況是股價在拉升相當幅度后發生寬幅震蕩,主力在清洗浮籌或震蕩出貨。 以上的兩點都會存在一個共同點,就是由于當日成交量實在太大,主力必定無法全身而退,故而后市仍將震蕩拉抬股價。 思路:高價圈形成判斷: ①從移動平均線來判斷。強勢股一般在5日和10日均線上運行,通常5日均線遠離10日均線,隨著升勢趨緩,兩均線逐漸接近,甚至拐頭向下,形成蓋頭形態,表明高價圈形成。隨著升勢趨緩,空隙越來越小,高價圈形成。 ②從成交量上判斷,天量附近必然有天價,在出現天量之后成交未能繼續放大,意味著高價圈形成。股價跌破天量時的價位而欲升乏力,可證明高價圈形成。 運用:天量最好的買點并不是巨量的大陽線或者大陰線處,而是在此之后的調整結束時,此時做空力量趨向最弱,也正好是個股上升走勢的起點位置,是投資者最好的買進位置。 7.地量地價——云泥之后天地有別 概念:地量,其量能遠遠不足高位天量的20%。 運用:要判斷一只股票的鎖倉程度,從技術上來說,地量間斷性的出現是一個較好的信號,由于主力需要通過不斷地對倒來制造出成交量以達到震倉目的。在這一階段中,地量的出現是間斷性的。如果投資者能在這一時期的末期跟上主力,即可能會吃到這只股票獲利最豐厚的一段。例圖如下, 思路:基本上,量縮是一種反轉的信號,量縮才有止跌的可能。在個股下跌走勢之中,成交量必須逐漸縮小才有反彈的機會,但是量縮之后還可能更縮,只有等到量縮之后又是到量增的一天才能確認底部。如果此時股價已經站在10日均線之上,就更可以確定漲勢已經開始了。所以,我們應重視的角度是量縮之后的量增,只有量增才反映出股票供求關系的改變,只有成交量增大才可能使該股具有上升的底部動力。 8.無量空漲——股價登天的青云梯 概念:一般換手率小于1%就稱無量。 思路:短線投資者當發現股價在高位出現無量空漲時應逢高賣出,絕對不能追進。 運用:若手中沒有籌碼,堅決不去追高。因為無量空漲的行情不會持久,一旦到達高位,主力必然派發出貨;若手中持有籌碼,堅決捂股不拋,等待放量,一旦高位出現放量,表明空漲行情已走到頭,此時應搶先出局,獲利了結。 9.無量空跌——滑向深淵的絕壁懸崖 思路:一般而言,一只莊股在主力已經全身而退或資金鏈完全斷裂的情況下,往往在一年內都不會再有什么行情。 運用:若手中持股,應當搶先出局。因為無量下跌表明主力可能已出逃,此后股價將一瀉千里;若手中無股,此時千萬不可殺入。因為無量下跌處于主跌期,還沒有見底信號,短線決不可妄動。 10.底部巨量——撐起長陽的底層塔基 運用:底部放量需要符合以下標準:例圖如下, 思路:所有的大牛股,都符合這些條件,都是出現底部放量后縮量洗盤,然后飛起的。 思路:如果先是無量向下突破,在連續下跌后出現放量,那么其中會有不少市場的買單,特別是會有不少短線的搶反彈買單,但這種情況一般可以認定是主力認賠出局,后市堪憂。 概念:換主力是指如果成交量放得非常大,那么就存在換主力的可能性,它的特點就是盤中無明顯目的的巨大單子換手經常出現,股價的震蕩幅度不大。 11.量價背離——漸行漸遠的轉折點 概念:量價背離一般是股價即將轉勢下跌或上升的信號,是賣出或買入的時機。 思路:股價的大幅上升帶來的必然是獲利盤的高位兌現,個股就此在高位走出震蕩的走勢,在K線上走出長上影的陰線走勢。 運用:背離判斷:對于股票來說,如果是持股三天以下的超短線,應以60分鐘線為主,結合30分鐘線、日線輔助就足夠判斷;如果是持股一月以內的中短線,則可以憑日線去做判斷。 12.坐底量價——發現坐底量價模型 概念:雙凹洞量型。在底部構造過程中,5日均量線上穿20日均量線,成為凹洞量也叫成交量圓底。股價恢復上漲后,再次縮量回落,當再次出現凹洞量時,就是雙凹洞量為底部結束標志。凹洞的水池越深,上漲力量越大。例圖如下, 概念:雙底形態的第一個低點的成交比較活躍,第二個低點的成交卻異常沉悶。并且,第二個低點的外觀,通常略呈圓弧形。所以,W底形態有左尖右圓的特征。 思路:雙底形態形成的時間有明確要求,不能小于1個月。形態出現時所持續的時間越長,對于后勢上升支撐的力度就越大,若雙底形態構筑完成同時3個月,遠遠大于1個月的標準形成時間,那么它的反轉力度將明顯大于正常雙底形態的反轉力度。 運用:雙底形態的買點,例圖如下, (1)第一買點。由于雙底形態兩低點之間具有對稱關系,我們就可以在第一個底符合基本條件的情況下,把接近第一個底的價格作為介入點。這種買點只能被認為是試探性的買點,必須注意合理的倉位控制,一旦失敗馬上止損,即使在雙底形態失敗的情況下也至少會有10%以上的利潤。如果成功就意味著買在上升趨勢的起點。 (2)第二買點。放量突破頸線位時為第二買點。 (3)第三買點。股價突破頸線回抽試探頸線支撐有效,再次放量上攻時為第三買點,這樣的買點準確率更高。 思路:從實戰角度來說,大多數雙底走勢都會有一個回抽過程,因此一般不必擔心股價沖破頸線后一路上漲,再不回頭而踏空。即使在交易中真的遇到股價沖破頸線后一路拉升的情況,也可在股價上升趨勢明顯后適量介入。 13.洗盤量價——量價區分洗盤與出貨 思路:洗盤的目的有三個:第一,讓低價買入股票的中小散戶出局,以減輕股票上升時的壓力。第二,讓持股者的平均成本上升,以使莊家在最終出貨時順利逃跑。第三,莊家在洗盤時高拋低吸,降低自己的持倉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盈利。 思路:洗盤階段股價也一般維持在持股成本之上。若投資者無法判斷,可關注10日和20日均線(20日均線一般是莊家的成本區域),非短線客則可關注30日均線。 思路:高開殺低,個股前一天收出長陰線,但實際為一根假陰線。第二天繼續收出陰線。這兩根陰線成交量萎縮,可以判斷莊家并沒有拋出籌碼,高開的長陰線只是為了嚇跑散戶。 概念:莊家洗盤手法 ①高開殺低法 ②跌停掛出法 ③固定價位洗盤法 ④震蕩洗盤法 ⑤打壓洗盤法 分析:打壓洗盤量價分析 打壓洗盤一般為長線主力做盤模式,其底倉也不輕易出局,拉升一段,打壓一段,每次打壓都不創新低,拉升打壓幅度一般在10日均線附近,盡量不超過20日均線,是比較理想的。拉升時都創新高,很少暴漲暴跌,慢悠悠地往上漲,打壓的目的是分批清洗部分獲利散戶,分批提高散戶成本,讓部分散戶和自己共同長線持股以賺取一定的利潤,達到持續穩定上漲的目的。所以其打壓是縮量,縮量不大,上漲是放量,放量也不大。這樣的股票高拋低吸都不好做,買點在10日、20日均線介入。 思路:莊家洗盤時,作為研判成交量變化的主要指標OBV、均線也會出現一些明顯的特征,主要表現為:出現大陰巨量時,股價的5日、10日均量線始終保持向上運行,表明莊家一直在增倉,交投活躍。此外,成交量的量化指標OBV在股價高位震蕩期間始終保持向上,即使瞬間回落,也會迅速拉起并創出近期新高。這說明單從量能的角度看,股價已具備了上漲的條件。例圖如下, 思路:個股在上升走勢中出現一波洗盤走勢,在形態上連續走出陰線,股價回落明顯。但若我們分析股價與均線的關系,就會發現個股的股價并未跌破20日均線,這意味著個股仍是處于上升走勢中。經過洗盤后的籌碼將更加集中,個股的上升走勢也有望繼續加速。 14.出貨量價——量變與時間與幅度 思路:出貨機會比買入還難把握,所以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思路:三浪中三浪的漲幅比一浪基本接近波浪理論的1.5倍的漲幅。投資者可在實戰中注意應用。 思路:若你正在操作一只股票,突然這個朋友給你傳來某某消息,那個朋友也給你說個某某消息,又一個朋友又給你說某某消息,這就是主力出貨的前兆。 概念:莊家出貨手法: ①高位橫盤出貨 ②高位殺跌出貨 ③短線操作出貨 思路:快速殺跌會使投資者望而卻步、不敢接盤。之所以敢以快速殺跌方式出貨,是因為這時主力的籌碼往往已出得差不多了。 概念:快速殺跌最顯著的特征:一是頭部的形狀往往是倒V字形的尖頂;另一個標志是頂部出現非常扎眼的“一根大實體的陰線”。 概念:頂部技術特征是:上漲周期短,先是用一兩根放量的大陽線,吸引散戶的跟風盤,投資者一旦買盤入場,莊家就立即順勢出貨,這種股票主力出貨要快。 15.建倉拉升——識別主力資金強弱 思路:在股市上操作,主力即是中小投資者的對手、敵人,又是中小投資者所依賴的對象、朋友。只有跟著主力的節奏,跟著主力所操作的個股走,才能夠有機會獲利。尤其是要跟著較強的主力,獲利的機會才會較多。 概念:價漲量縮更多的是出現在升勢末期,主力由于擔心對倒時會增加成本,或者有其他大資金趁主力對倒時拋售等原因不再行動。此時若主力仍持倉極重,完全有可能出現價漲量縮的情況。 附加內容: 企業基本面指標分析: 1.主營業務 1.1主營收入構成(財務披露) 1.2主營利潤構成 2成長性 2.1營業收入增長率 2.2歸母凈利潤增長率 3.盈利能力 3.1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 3.1.1毛利率和三費 3.2凈資產收益率(ROE) 4.財務狀況 4.1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凈利潤 (>1,越大越好) 4.2扣非凈利潤/凈利潤 (正常時應趨于1) 4.3存貨/營業成本 (不宜過高) ![]() 歡迎朋友們在評論區交換思想,思想可是很偉大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