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作文預測及佳作賞析:我與我們——個體與集體的和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 分) 有一句曾經廣為流傳的名言:“最重要的一個詞是'我們 ’,最不重要的一個詞是'我 ’。” 然而當代作家畢淑敏卻說:“我很重要。” 對于“我 ”和“我們 ”,人們著眼點不同,因而強調的對象也就不同。“我 ”和“我們 ”, 孰輕孰重?這自然會引發我們豐富的聯想和深沉的思考。請根據材料,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感悟。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 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 800 字。 【文題解析】: 這段材料通過對“我”和“我們”這兩個詞匯的不同解讀,引發了關于個體與集體、自我價值與社會認同的深入思考。 首先,名言“最重要的一個詞是'我們’,最不重要的一個詞是'我’”強調的是集體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這里的“我們”代表了團結、協作和共同目標,而“我”則被看作是過于個人化、自私自利的象征。這種觀點在很多文化和社會背景下都有體現,特別是在強調集體主義的社會中,人們更傾向于以集體的名義行動,認為個人的利益應該服從集體的利益。 然而,畢淑敏的觀點“我很重要”則是對個體價值和自我認同的強調。她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和價值,不應該被忽視或貶低。這種觀點體現了對個體尊嚴和權利的尊重,鼓勵人們追求自我實現和個性發展。 這兩種觀點并不矛盾,而是反映了人們在不同的社會和文化背景下,對個體與集體關系的不同理解和取向。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既需要強調團隊合作和集體利益,以實現共同的目標和利益;也需要關注個體的需求和價值,尊重每個人的個性和差異。 因此,“我”和“我們”孰輕孰重并非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而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和背景進行權衡和取舍。在追求集體目標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個體的成長和發展;在強調個體價值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重團隊合作和社會責任。 這段材料引發的聯想和思考是豐富的。我們可以思考如何在集體與個體之間找到平衡,如何在追求個人價值的同時,也能為社會的和諧與發展做出貢獻。同時,我們也可以反思不同的文化和社會背景下,人們對個體與集體關系的不同看法和態度,以及這些看法和態度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和決策。 寫作指導:首先對任務提示語作出明確的回答,明確是“我”,還是“我們”更重要。然后分析“我”或“我們”更重要的原因;或者說二者都很重要,但要寫清楚在什么情況下“我”重要,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重要,如何在“我”和“我們”之間找到平衡。不要不經大腦、不經思考只寫二者的思辨關系,甚至還是那種最簡單的相輔相成的關系。 結構思路參考: ①我更贊成畢淑敏的觀點,我認為“我”更重要。 ②不可否認在團隊合作和集體利益面前“我們”更重要,因為這意味著力量和智慧的集中,只有集中力量才可以辦大事。比如:軍隊打勝仗、科研攻關、戰勝疫情等等。 ③但是,如果一味地將“我”淹沒在“我們”之中,消除一切差異、個性,屏蔽掉屬于“我”的聲音、思考、價值,人云亦云,隨波逐流,這個社會將變得多么單調、乏味,甚至可能因為思想的趨同而逐漸走向僵化、停滯。比如那些失去自我的事例。 ④ 所以,作為個體的“我”要勇于獨立思考,展現自我魅力,實現自我價值,同時不回避自我責任,只有這樣,由“我”組成的“我們”,組成的社會才是一個豐富多彩、充滿活力和魅力的社會。比如,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盛唐時期詩歌輝煌燦爛是因為李白、杜甫、高適、王昌齡等各具特色、各種流派的詩人紛紛登上了歷史舞臺,唱出了當時歷史的最強音;民國時期的思想之所以能夠兼容并蓄、多元發展,是因為蔡元培、魯迅、胡適、陳獨秀等思想大家各抒己見、各領風騷,發出了獨屬于他們自己的吶喊和呼聲…… ④聯系現實批判那些失去自“我”的現象。 ⑤最后,回扣觀點。 這才是真正的思辨文,望同學們好好借鑒。 【立意構思】 從不同角度觀照,可以有如下幾種構思: 【佳作賞析】:探索“我”與“我們”的平衡藝術 長久以來,一句格言深入人心:“在眾多詞匯中,'我們’最重要,而'我’則相對次要。” 這句話啟發了我對個體與集體之間關系的深入思考。然而,當代作家畢淑敏的觀點卻別具一格:“我很重要。” 這樣的言論似乎與上述格言相沖突,卻同樣讓我感受到了它的真實力量。那么,“我”和“我們”究竟該如何權衡?這個問題引發了我無盡的沉思。 在追尋答案的道路上,我回想起了一次個人經歷。那是一次參與社區服務的經歷,我們為一群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了援助。在活動總結會上,一位同伴強調:“這次服務的成功,歸功于我們每個人的齊心協力。” 他的話讓我深以為然,因為集體的力量無疑是巨大的。當我們團結一致時,我們可以產生足以撼動世界的力量,能夠完成單打獨斗無法實現的壯舉。 盡管如此,我也認識到“我”在其中的價值。在社區服務的每個環節,每個參與者都承擔著特定的角色和任務。如果其中任何一個人未能履行其責任,整個活動都可能功虧一簣。這時,“我”的作用就顯得至關重要。每個人的貢獻都不可或缺,每個人的努力都應得到肯定。 于是,我開始思考,“我”與“我們”哪一個更重要?我認為,這并非一個二選一的問題,而是一個關于如何協調兩者關系的問題。在重視集體力量的同時,我們也應認可個體的重要性。正如那句格言所傳達的,集體的力量源于每個個體的共同協作。然而,個體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每個人的貢獻都是寶貴的,都值得被賦予尊重。 在生活的各個領域,我們都需要在“我”與“我們”之間找到平衡。在家庭生活中,這意味著在相互關愛與支持中共同度過美好時光。在職場上,這要求我們與同事合作無間,共同完成目標。在社會責任方面,這意味著在關注整體利益的同時,也要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這些不同的生活場景中,尋找“我”與“我們”之間的平衡點是至關重要的。 在我看來,“我”與“我們”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當我們關注并珍視“我”時,我們才能更好地為“我們”服務。同樣地,只有當我們團結成一個整體,每個個體的力量才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在探索這一平衡點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會更深入地了解自己,也會更深刻地理解他人。 總結而言,探索“我”與“我們”之間的平衡是一項深刻的心靈之旅。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也能更加懂得與他人共處。讓我們共同努力,找到這個平衡點,用每個個體的力量共同鑄就更加光明的未來。 【佳作賞析】:我與我們——個體與集體的和鳴 在浩渺宇宙中,每一個生命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星辰,而當我們匯聚在一起,彼此的光芒便交織成璀璨的星河。這就是“我”與“我們”的故事,一個關于個體與集體,關于獨立與團結的旋律。 “我”,是那個在晨曦中獨自迎接新一天的少年,是那個在書海中獨自探尋知識奧秘的學者,是那個在夜深人靜時獨自思考人生意義的旅人。我,代表著每一個獨特的生命,代表著個性、獨立與自由。 然而,當我們從個體走向集體,從“我”變成“我們”,世界便煥發出新的光彩。在“我們”中,每個個體不再是孤立的星辰,而是相互吸引、相互照耀的星體。我們共同組成一個多元而和諧的整體,共同創造出一個比個體更廣闊的舞臺。 記得那個午后,陽光灑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我們一群同學在操場上歡笑著奔跑。那一刻,個體之間的界限消失了,我們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那是一場即將到來的校運動會。每個人都為集體的榮譽而戰,盡管最后的名次并不重要,但那份團結協作的快樂卻深深烙印在心中。 又如那個寒冷的冬日,整個城市被皚皚白雪覆蓋。面對嚴重的積雪壓力,市政府動員了全市人民共同參與清雪行動。我看到了那位年邁的老奶奶,她用顫抖的雙手鏟除著門前的積雪;我看到了那位年輕的父親,他帶著年幼的孩子一同在街頭清理雪堆。我們共同的努力,換來了城市的暢通無阻,那份集體的力量讓我深深感動。 “我”與“我們”,并非水火不容的對立,而是一個動態的平衡,一種互補的關系。在“我”中,我們找到了自我,實現了個體的價值;在“我們”中,我們學會了合作,體會到了集體的力量。 正如畢淑敏所言:“我很重要。”每一個“我”都是構成這個世界的基石,都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力量。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我們”的重要性,因為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攀登更高的峰巔,才能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未來的日子里,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在保持個性的同時,學會融入集體,在“我與我們”的旋律中,共同譜寫出一個和諧而美好的世界。 【佳作賞析】:尋找“我”與“我們”的平衡 曾經有一句廣為流傳的名言:“最重要的一個詞是'我們’,最不重要的一個詞是'我’。” 這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開始思考“我”和“我們”之間的微妙關系。 在我看來,“我”和“我們”并不矛盾,而是相輔相成的。它們代表了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反映了我們在不同場合下的不同角色。正如畢淑敏所說:“我很重要。” 這句話強調了個體的重要性,提醒我們要尊重自己,關愛自己。同時,“我們”這個詞則強調了集體的力量,提醒我們要團結合作,共同進步。 回想起我小時候,家鄉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每年春節都要舉行盛大的舞獅表演。整個村莊的人都會參與其中,大家齊心協力,為了展示我們村莊的風采而努力。那時候,我總是為自己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員而感到自豪。這種集體榮譽感讓我明白了“我們”的力量。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更加關注個體的發展。我開始意識到,只有當我們個體強大時,才能更好地為集體做出貢獻。于是,我開始努力學習,提升自己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我”的重要性。 在我看來,“我”和“我們”之間的平衡在于,我們要在關注個體發展的同時,不忘關愛集體。正如我國領導人所說:“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夢。” 這句話揭示了“我”和“我們”之間的關系。只有當每一個個體都實現自己的夢想,集體才能實現夢想。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那些為了集體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的人。他們用自己的付出,換來了集體的繁榮。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個體的重要性被忽視。相反,正是這些個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我”與“我們”之間的平衡。 在我看來,“我”和“我們”之間的關系,就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我們不能只看到一面,而忽視了另一面。只有當我們同時關注個體和集體時,才能找到真正的平衡。 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加關注個體的發展,同時也要珍惜集體的力量。讓我們共同努力,尋找“我”與“我們”的平衡,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之,我們要在關注個體發展的同時,不忘關愛集體。讓我們用“我”的力量,為“我們”的夢想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將找到“我”與“我們”之間的平衡,創造美好的未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