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電工入門必須學會3個基本的控制線路,它們分別是自鎖,互鎖、聯鎖。學會了再也沒人叫你小白了。  它是依靠元器件自身上的控制裝置(比如常開觸點)來實現自我鎖定的控制方式。其關鍵點在于:自鎖的控制元器件是自己,通俗一點可以理解為自己鎖定自己。下面一張圖是我們經常用到的電動機自鎖運行控制線路圖,它的自鎖控制裝置是依靠接觸器KM自己身上的一組常開輔助觸點,鎖定后短接啟動按鈕SB2,使接觸器KM的線圈始終得電保持自鎖狀態。 先合上電源開關QS,按下啟動SB2按鈕,接觸器KM線圈得電,接觸器KM主觸頭閉合,同時KM常開輔助觸點閉合。電動機啟動連續運行。按下停止按鈕SB1,接觸器km線圈失電,接觸器km主觸頭分斷,同時,km輔助常開觸點分斷,電動機停止運行。 由以上分析可見:當松開按鈕SB 2后,SB 2的常開觸頭雖然恢復分段,但是接觸器km的輔助常開觸點閉合已將SB 2短接,使控制電路仍保持接通,接觸器km線圈繼續得電保持自鎖。
合上QS,按下SB2,KM線圈吸合,KM 主觸點閉合,電動機運轉。KM輔助常開觸點閉合,自鎖。按下SB1,KM線圈斷電,主觸點、輔助觸點斷開,電動機停止。 自鎖另一作用:實現欠壓和失壓保護 所以接觸器通過自身的輔助常開觸頭使其線圈保持得電的作用成為自鎖。與啟動按鈕并聯起自鎖作用的輔助常開觸頭稱為自鎖觸頭。所以圖中的控制線路又稱為接觸器自鎖控制線路。指兩個接觸器互相制約、相互鎖定。一個接觸器得電吸合后,則斷開另一個接觸器的線圈使其不能得電運行。主要是通過接觸器的常閉輔助觸點來實現互鎖的目的。下圖為接觸器互鎖的正反轉控制線路圖。線路中采用了兩個交流接觸器,即正轉接觸器KM1和反轉接觸器KM2。它們分別由正轉啟動按鈕SB2和反轉啟動按鈕SB3控制。這兩個接觸器絕對不能同時吸合,否則會造成兩相電短路事故。為了避免兩個接觸器KM1和KM2同時吸合,在正反轉接觸器的線圈上分別串聯了對方的一組常閉輔助觸點。 合上電源開關QS,按下SB 1啟動按鈕,SB 1常開觸點閉合后,Km 1線圈得電。與此同時Km 1輔助觸點常閉斷開,分段對km 2線圈的聯鎖切斷反轉控制電路。Km 1自鎖觸頭閉合自鎖,Km 1主觸頭閉合。電動機啟動正轉運行。按下停止按鈕SB 3,電動機停止運行。按下SB 2按啟動鈕,SB 2常開觸點閉合后,Km 2線圈得電。與此同時Km 2輔助觸點常閉斷開,分段對km 1線圈的聯鎖切斷正轉控制電路。Km 2自鎖觸頭閉合自鎖,Km 2主觸頭閉合。電動機啟動正轉運行。按下停止按鈕SB3,電動機停止運行。
·互鎖----在同一時間里兩個接觸器只允許一個工作的控制作用稱為互鎖(聯鎖)。 所以當一個接觸器得電動作時,通過其輔助常閉觸頭,使另一個接觸器不能得電動作。接觸器之間這種相互制約的作用稱為接觸器互鎖。實現互鎖作用的重點是依靠彼此之間的常閉輔助觸點。三、聯鎖聯鎖控制是多個控制信號之間建立的邏輯控制關系,是電器設備之間的一種聯動控制方式。聯鎖控制的特點是相互聯動。聯鎖控制典型應用場合是順序控制。順序控制通常是指多臺電動機按照控制要求的順序而實施起動、停止的操作。順序控制可以分為順序起動、同時停車控制電路,順序起動、順序停車控制電路,順序啟動、逆序停車控制電路三種控制電路。 1、順序起動、同時停車控制電路電氣原理圖如下圖所示。順序啟動實現方法為將“先啟動接觸器”的輔助常開觸頭串接在“后啟動接觸器”的線圈電路中,實現了啟動順序的制約,也就是所謂的聯鎖控制。 
2、順序起動、順序停車控制電路電氣原理圖如下圖所示。順序啟動實現方法為將“先啟動接觸器”的輔助常開觸頭串接在“后啟動接觸器”的線圈電路中,實現了啟動順序的制約,也就是所謂的聯鎖控制。順序停止實現方法為將“先啟動接觸器”的輔助常開觸點并聯在后啟動控制線路中停止按鈕上,從而實現了順序停止的制約,即聯鎖控制。 
3、順序啟動、逆序停車控制電路電氣原理圖如下圖所示。順序啟動實現方法為將“先啟動接觸器”的輔助常開觸點串接在“后啟動接觸器”的線圈電路中,實現了啟動順序的制約,也就是所謂的聯鎖控制。逆序停止實現方法為將“后啟動接觸器”的輔助常開觸點并聯在先啟動控制線路中停止按鈕上,從而實現了逆序停止的制約,即聯鎖控制。 

控制規律 ·當要求甲接觸器工作時,乙接觸器就不能工作,此時應在乙接觸器的線圈電路中串入甲接觸器的動斷觸點。 ·當要求甲接觸器工作時乙接觸器不能工作,而乙接觸器工作時甲接觸器不能工作,此時應在兩個接觸器的線圈電路中互串入對方的動斷觸點。  尤其注意的是在此電路圖正反控制線路中,如果電動機從正轉變為反轉時,必須先按下停止按鈕后,才能按反轉啟動按鈕,否則由于接觸器連鎖作用,不能實現反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