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25歲,9月1日初診。左側頭皮部頭發片狀脫落半年余,未予重視,曾在外院治療(治療及用藥不詳),后脫發面積不斷擴大,影響容貌,兼失眠1個月余,遂來我處就診。自訴心情煩悶,夜間難以入睡。專科檢查:兩側頭皮均有頭發片狀脫落,形狀不規則,左側為甚,約為4cm×6cm,頭發微油膩,未見鱗屑附著,舌紅、苔白微膩、脈弦細。過敏原檢查示對黃豆、牛奶、菠菜、蟑螂過敏。 診為脫發。 證屬肝郁脾虛,兼有腎精不足。 治以疏肝養血,健脾益腎,鎮靜安神。擬丹梔逍遙散加減。 處方:柴胡15g,枳殼15g,白芍15g,當歸15g,黃芪40g,防風15g,牡丹皮15g,梔子15g何首烏藤30g,合歡皮15g,遠志15g,桑椹30g,蟬蛻10g,僵蛋10g,珍珠母30g。每天1劑,水煎,分3次服。交替口服精烏膠囊(貴州盛世龍方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2.7g,口服,每天2次;β-胡蘿卜素膠囊(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生產)6mg,口服,每晚1次; 外用姜黃消痤搽劑(貴州舒美達制藥有限公司生產),適量外擦,每天2次。 囑其交替食用各種堅果及種子類食物,如核桃、開心果、杏仁等。放松心情,適量運動,早睡而適度晚起。
二診:服用上方2周后,,訴睡眠質量較好,大便質軟不成形,每天約2~3次,無惡心腹痛等不適癥狀。頭皮出油減少,皮損處無明顯變化,舌紅、苔白微膩,有齒痕,脈弦細。 證屬肝郁脾虛。 上方去桑椹,加白術15g、茯苓30g、熟地黃20g、川芎10g。繼續口服精烏膠囊,β-胡蘿卜素膠囊,外擦姜黃消痤搽劑。 三診:服用上方3周后,訴睡眠佳。半夜偶有口渴感,無潮熱盜汗,大便正常。皮損處可見少量新生毳毛,未見脫發。舌邊尖紅,苔白微干,脈微弦數。 證屬肝郁血虛,陰虛有熱。 上方去白術,加生地黃15g、百合30g,改茯苓為15g。口服及外用藥同上。 四診:上方服用2周,睡眠佳,新發生長良好,半夜仍時有口渴,二便正常。頭部毳毛較前變粗、變長。舌紅,苔白干,脈微弦數。 證屬肝郁血虛,虛熱上炎。 上方去百合,加鹽黃柏15g、女貞子15g、墨早蓮30g。續服1個月,頭部毳毛已逐漸變粗、變長,頭發基本長齊,予口服精烏膠囊鞏固療效1個月,隨訪病情無反復。 按:余在斑禿的診治上,充分認識到其主要病機是肝郁脾虛腎虧,臨證治療以疏肝健脾、益氣養血為主,以促使患者身體恢復氣血調和、陰平陽秘的最佳狀態,并隨癥加減,故能取得較好的療效。此外,斑禿患者的心理壓力較大,治療上不僅要指導其建立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還應該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其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
|
來自: 杏林獨孤 > 《斑禿(脫發、外傷后脫發)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