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軌交三期工程線路已經基本建成或開工,接下去,便是四期工程的逐步推出和落實了。從近期一些跡象來看,上海之南最重要的高速軌交規劃——松江快線,很有可能進入四期建設名單。 近日,徐匯區相關部門提出爭取25號線、松江快線向徐匯濱江延伸,這意味著松江快線已進入正式規劃階段,并已開始考慮延伸至更靠近城央的濱江地帶。 ![]() 松江快線 從目前已知在建和規劃線路中,除了已通車的9號線和金山線外,松江區未來可能接入12號線西延伸、25號線、23號線西延伸、東西聯絡線、嘉青松金線,以及松江快線。 松江軌交示意圖(圖源:新城五加一) 但其中除了12號線西延伸目前正在建設中,其他線路幾乎全部處于遠期規劃階段。而其中最顯眼的,莫過于這條從松江新城腹地、松江南站出發,朝向東北直抵城央的松江快線了。 9號線走向示意圖 顯而易見,松江快線是主要為松江區居民服務的,這里將通過一條更快速的軌交線直接進入上海城央,這將極大緩解日益不堪重負的9號線客運壓力,更進一步帶動松江和主城區之間的經濟聯絡。因此,規劃緊迫性也是其他線路暫時無法比擬的。 水到渠成 從松江區公示信息看到,上海主城區與松江新城之間,以九亭為代表的松江東北片區,是典型的上海主城區周邊地區。這類地區一直經濟活躍、人口眾多,如何實現與新城、主城區優勢互補,并相互賦能,本身就是今年關注的重點。 松江交通一直壓在個別線路上,現在加快松江快線研究,是地區發展水到渠成的事。根據先前的討論方案,松江快線存在兩條分叉走線。當前預測線路之一,是從9、4、3號線宜山路站出發向西,至九亭站與9號線交匯換乘,再轉向西南,經過臨港松江科技城,與12號線科技園站交匯換乘,最后經過松江工業區,進入松江新城以及上海松江站樞紐。線路全長約51.2公里,平均站距約3.6公里。 上海規劃市域鐵路示意圖 其中分叉路段產生在聯陽路站的西南方向,分叉后將進入松江新城站、華亭湖站并一路向西,最終抵達小昆山。 總體來看,松江快線的整體走線布局,密切了松江東北部與城央之間的聯系,也與松江城區未來的軌交路網連成了片,密集松江內部交通聯系,并為松江和周邊新城板塊之間快速互通打下基礎。 以上方案僅僅處于規劃討論階段。去年10月,上海市有關負責人在調研新城規劃建設推進會上曾指出,要推動新城與中心城區快速連接,推動通勤交通和商務交通相協調,尤其提到加快軌交快線建設。也許這就是松江提出松江快線需加快規劃研究的“底氣”吧。 推動松江快線 松江快線的始發站之一,原有的松江南站將迎來重大變革。今年年內,這里將改擴建完成并實現通車。滬昆高鐵松江南站,已于2024年5月22日更名為上海松江站。此外,9號線松江南站地鐵站點也將更名。這可是個大事件,名字改了,定位也改了。 上海“十四五”加快推進新城規劃建設,有個工作實施意見,首次提出“一城一樞紐”交通系統方案,去年底剛剛亮出一套五大新城樞紐站布局規劃。5個肩負節點城市使命的上海新城,生長提速了。而軌交火車站,只是一個確認。 “一城一樞紐”五大新城樞紐站示意圖 松江區位于上海市西南部,在黃浦江上游,面積605.64平方公里。松江歷史文化悠久,被稱為“上海之根”。當前區內常住人口將近200萬,2022年實現地區GDP1750.12 億元,相較于2016年松江區GDP突破1000億關口,在短短的6年中,已經增長了75%。近年松江在科創、影視、文旅等產業上快速發展。蒸蒸日上的上海松江區,更需要發達的交通路網建設,才能匹配這樣的發展勁頭,為松江的未來打好堅實的基礎。 上海松江樞紐,作為上海之南最重要的交通樞紐,未來在已接入地鐵9號線的基礎上,計劃引入松江快線、23號線西延伸,中運量T3線以及建設中的滬蘇湖鐵路,同時預留了滬杭城際鐵路、市域嘉青松金線等接入條件,未來還可能引入通往東方樞紐(上海東站+浦東機場綜合樞紐)的規劃東西聯絡線,再整合既有滬昆鐵路線。轉型升級后的松江樞紐規模基本確定為9臺23線,僅次于上海虹橋站和上海東站(在建中),實打實將松江南站打造成未來上海第三大,在建中的第二大綜合軌交客運站。未來,其年客流規模預計將達到2000萬至2500萬人次。 ![]() 據了解,規劃中的新松江站與原滬昆高鐵車站并不共享同一站體,而是在北側另建新車站。而滬昆鐵路未來則規劃改線,經過新建的上海松江站,不再經過現有的松江站。總之,所有的局部改線改站,都為最終建成一座多線并用、高效分流的軸心樞紐站而服務。 松江南站綜合體效果圖 松江南站現已被定位為大型“站城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是松江打造獨立的綜合性節點城市的關鍵。松江南站樞紐建設的層層推進,為松江新城未來戰略地位更上一層樓,提供了強大的支撐力。計劃在2024年,也就是今年,與滬蘇湖鐵路同步建成并投入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