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我們?nèi)ヒ粋€海邊小鎮(zhèn)玩,主街和游樂園就在沙灘旁,滿街穿著泳裝的男女,展示美好或不美好的身材與刺青,有些女人穿著非常性感,我看到一個女孩的上身泳裝是兩只小小三角形外罩一件透明薄紗,禁不住對女兒說:“穿的太暴露了!” 我期待女兒的肯定回應(yīng)。 但女兒看了我一眼,說:“Don’t judge.(不要評判)” 我張口想要反駁,又閉上嘴。 對的啊,我就是評判那個女孩啊。細究我的評判,它不僅僅是一句隨口的評價,它其實體現(xiàn)了復(fù)雜的價值認知: 1. 我認為有一種而且只有一種體面合適的海邊穿衣標準 2. 我認可的穿衣標準才是那個對的標準 3. 他人選擇穿什么衣服和我有關(guān),我有權(quán)評價 4. 我有義務(wù)和權(quán)力去塑造女兒對穿衣標準的選擇 前三條認知深深刻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家長們就耳提面命,規(guī)范我們的打扮穿著,老師家長們掌握和認可的標準往往是遮掩身材、樸素普通,而且要大家差不多,不符合老師認可的打扮往往被強令禁止,在我中學時代甚至連披肩發(fā)都被禁止,試圖展現(xiàn)自己審美和個性的穿著被認為是挑戰(zhàn)老師的權(quán)威。 不僅僅是穿著審美,包括思想和價值觀也是如此,只有一套合適的思想、價值觀和行為方式,由權(quán)威規(guī)范,要和其他人一樣,融入集體比發(fā)展個性更被認可和鼓勵。 各種集體活動即使參與的人都認為是形式化活動甚至作假,也要積極配合,因為集體代表了那個唯一真理和我們所有個人,不參與、不配合集體活動不是偷懶問題,而被視為思想問題。 這種唯一標準、壓抑個性的價值系統(tǒng)能夠運行不僅靠權(quán)威、師長、上位者的強制、懲戒、勸誘,也靠生活在其中的成員吸收這種價值觀去評判自我和他人,形成社會輿論和慣性傳統(tǒng)。 比如被領(lǐng)導(dǎo)、被規(guī)訓、被強制的我們慢慢也吸收了這種學校制定的著裝審美,我們害怕自己脫離了這個唯一審美標準,被別人評判,我們同時又對敢于打扮、表現(xiàn)自己審美的人報以側(cè)目,尤其是女生,對于愛打扮的女生我們有各種基于父權(quán)思維和男性凝視的負面評判:不專心學習、臭美、想勾引男生。 我們難以想象脫離大眾或權(quán)威標準之外的思想模式和生活方式,我們?nèi)狈€性和主動思考、探索的能力。更嚴重的是我們把為自己思考的責任和權(quán)利讓渡了給了群體或權(quán)威,慢慢成了唯一標準的維護者,嫉妒、厭惡別人有個性、有自己的選擇和思想,以評判別人來維護自己思維模式的正當性和正確性。也許這是為什么從孩子到成人內(nèi)卷如此嚴重、網(wǎng)絡(luò)鍵盤俠如此之多。 在一個穩(wěn)定而且機會充裕的環(huán)境里這種隨大流、無獨立思考的生活方式也許不會出現(xiàn)大問題,但是當環(huán)境急劇變化、經(jīng)濟下行的當下,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跟隨式生活底部脫落了,拼學習卻學位貶值,卷工作卻中年失業(yè),模仿和卷同行卻大家都失去利潤,于是很多人拼命去抓可能還給他生活穩(wěn)定的方法:大家都去考研考博考公,不管自己適不適合,同質(zhì)化競爭到?jīng)]有生趣。我們只有敢于為自己思考、獨立做出選擇、自己為自己負責的時候,才能脫離卷、脫離模式化、無個性的生活。 回到我評判別人泳裝的事情,即使在美國這種多種族多元化的社會,我依然以我的傳統(tǒng)思維來行事,我在評判的時候忽略了每個人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有思想和表達自己的自由,只要他的穿衣自由沒有妨礙到我的穿衣自由,我就無權(quán)評判他。我應(yīng)當有自己的穿衣標準,我依舊認為太過暴露的衣著不美也不性感,而且物化女性的身體,但何為暴露何為性感和美,我沒有權(quán)力認為我掌握了唯一真理。 在等級分明、服從性要求高的地方比如軍隊和政府人們的穿著會趨同,會去個性化,這是個人主動選擇和權(quán)威強制的共同結(jié)果。在另一些地方或場合,比如有些精英私校、高端酒會等,人們會穿趨同的服裝,這是對上流階層認可的穿衣標準的主動靠攏。 但是在家庭中呢,我作為媽媽可以要求女兒的穿衣標準嗎?在孩子小的時候,孩子的審美即使和大人不同,一般在大人樂意忍受的范圍內(nèi)。但孩子到十幾歲的時候,受潮流和同伴的影響越來越大,衣著審美可能會和大人非常不同。作為父母, 我們面臨這種差異的時候,可能是我們要做出讓步。 青少年孩子那么穿,因為他有很強的自我意識了,有選擇穿著打扮的權(quán)力,穿著是他表達自我的一種形式,我們的強迫嘮叨變成對他自我和個性的壓抑。 另外, 孩子的成長是個試錯的過程,他們也在學什么是適合的、安全的、美的,他們的穿著是會轉(zhuǎn)變的,我們強迫他們接受我們的審美標準會中斷他們的學習過程和試錯的勇氣。 這并不是說我們就不能和孩子探討穿著和審美,我們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審美,我們可以和他探討衣著意味著什么、衣著背后的文化和心理,對于女孩,我們尤其要和她探討物化身體的風險和安全的風險,但這不意味著我們杜絕孩子接受外界的影響和嘗試探索。一個打扮樸素的母親可以是孩子的正面榜樣,另一個衣著時尚的母親或者標新立異的母親也可以是孩子的參考。重點是幫助和允許她自己思考。 我后來送女兒打球的路上,又和女兒提起穿衣,我問她:”你覺得人們?yōu)槭裁磿窌r尚潮流?” “大家受了influencers的影響?!?/span> “有些influencer穿的很暴露,比如露出整個臀部,說這是我的自我表達和穿衣自由。” “她們就是這樣說的?!?/span> “你會那樣嗎?” “當然不會。不過,她們有她們的自由?!?/span> 我很喜歡她的回答,有自己的價值選取,又尊重他人的選擇。 |
|
來自: 新用戶75021kDM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