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講解白平衡、色溫。 白平衡,即白色的平衡,無論在什么光源下,使畫面中的白色還原成白色,白平衡的單位也叫K,在相機中白平衡用AWB表示。在大多數環境中,我們看到的物體顏色都會因為環境光線的影響而呈現出顏色偏差,比如,一張純凈的白紙在黃色的鎢絲燈下白紙的顏色就會偏黃,而白平衡的作用就是讓這張白紙即使是在黃色的鎢絲燈下也能呈現出白色。從而使畫面中其他顏色也得到準確的還原。在我們使用的相機上,都可以設定白平衡,大多數都設定為自動白平衡,這個方式簡單又方便,大部分情況下也可以滿足日常拍攝的需求。相機會分析我們拍攝場景的光線環境,并且盡力還原白色,光的色調是通過色溫來實現的,色溫會告訴相機這些光是暖色調還是冷色調。色溫,是指的是光線的溫度,黃、紅、橙等顏色歸類至暖色調,白、藍、青等顏色歸類為冷色調,色溫的測量單位是開爾文,表示為K。也就是我們平常經常說色溫的時候,見到的比如5000k,4500k這個概念。白平衡和色溫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它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白平衡是攝影師為了表示攝影中光線問題而延伸過來的,通過調節色溫來實現色彩的變化,色溫對于相機而言就是白平衡的問題,彼此有著密切聯系。在變化規律上,色溫和白平衡的變化規律是完全相反的,色溫是k值越大照片越冷(偏藍),白平衡是k值越小,照片越冷。1、當色溫在<3300K,場景的顏色表現出偏紅的效果,屬于暖色調,具有溫暖穩重的氛圍效果;2、當色溫在3300-5000K,屬于中間色調(白),具有爽快明朗的氛圍效果;3、當色溫在>5000K,場景的顏色表現出偏藍的效果,屬于冷色調,具有冷的氛圍效果。白平衡偏移能夠很好的控制顏色的偏移程度。在調整偏色時,除了要找到對應的相對色溫,還要知道真實色溫與相對色溫差了多遠,才能做出相應的調整。在修圖軟件中調整白平衡時,也能看到兩個選項,一個叫“色溫”,用于改變相對色溫;一個叫“色調”,用于改變偏移的部分。白平衡偏移功能還可以對畫面進行色彩的渲染。比如,在拍攝日落時,天邊的云不是很紅,可以把白平衡偏移中的紅色移向紅色,以此來渲染整個畫面。 —— 照片取景于頤和園AWB:這是自動白平衡,英文自動白平衡的首字母縮寫,相機自動調整。適用于大部分偏色不嚴重的情況下。預設模式:相機還根據常見光的顏色提供了許多預設,有陰天、鎢絲燈等各種模式,在什么環境下,就用什么模式。手動模式(K):可以手動改變白平衡的數值。實用意義不大,因為無法改變偏移的顏色。原片與修圖后對比,整體色調偏黃綠色,復古港風系。 —— 照片取景于798藝術區 原片與修圖后對比,整體色調偏冷色調,清新系。 —— 照片取景于溫榆河公園 原片與修圖后對比,整體色調偏紅色調,暖色,電影風格質感。 —— 照片取景于新市區泰安里 以上是今天的內容,關于白平衡、色溫。 下期預告:關于相機文件的格式JPG/RA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