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上熱下寒啊,很多朋友都備受苦惱,如果你伸出舌頭一看,舌尖發紅,舌中和舌根舌苔白膩,說明就是上熱下寒體質了。這類人經常容易上火,口腔潰瘍反反復復,但是吃點涼的就容易拉肚子,特別的現在夏天,身體處于冰火兩重天的情況,非常難受,那應該怎么辦呢? ![]() 關鍵是要打通中焦脾胃,為什么這么說呢?中醫上把人體五臟六腑分為上焦中焦和下焦。那當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打通中焦,讓下面的水上來,上面的火下來,使水火相濟,才能解決問題。 那怎么打通脾胃中焦呢?我們的張仲景早在千年前就提出了一個能夠清上溫下,能夠使寒熱平衡的方子,那就是——半夏泄心湯。 該方由半夏、黃芩、生姜、黃連、人參,甘草和大棗組成。方中黃芩和黃連都屬于苦寒的藥物,主降,能夠清上焦的虛火; 炙甘草,人參,大棗補氣健脾,主升;一升一降,主在理順中焦脾胃氣機,打通中焦; 最后,半夏和干姜藥性偏溫熱,專門攻克脾胃里的寒氣,平衡寒熱。 ![]() 如此一來,既能夠清上焦的虛火,又能溫補下焦腎陽,同時打通中焦脾胃氣機,使心腎相交,解決上熱下寒的問題。 當然,方子雖好,但是具體用藥因人而異,可以在此方的基礎上加減。 如果你還有心情煩悶抑郁,喜歡嘆氣,胸脅脹痛等,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玫瑰花加減。 如果你平時容易頭暈眼花,面色蒼白,蹲下起來頭暈,可以在此方基礎上增加當歸,黃芪來補氣生血。 那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文中涉及藥物僅作參考,具體用藥還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
|
來自: 許昭明 > 《文32:出汗肝郁脾虛上熱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