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的健康意識和以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少人有定期體檢的習慣,還有人會在家里定期測血壓、血糖等。但是,有些人一看到血糖高于正常值,就立刻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糖尿病。其實,血糖升高雖然是糖尿病的主要判斷標準,但這并不代表血糖高了就是發生了糖尿病。 ![]() 血糖高是糖尿病嗎? 其實,血糖升高雖然是糖尿病的主要判斷標準,但并不代表血糖高就是糖尿病。例如如下幾種情況:過度興奮、過度體力活動、發熱、感染、大出血、創傷、手術、麻醉、昏迷等,都有可能造成應激激素增多、糖耐量下降、血糖飆升等暫時性的血糖變化。 那么,是不是血糖高也不用管呢?當然不是,糖尿病是由于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以及靶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癥,其中以高血糖為主要標志。 高血糖不一定是糖尿病,糖尿病的危害也不是高血糖,而是血粘度增高。臨床發現,肝硬化的病人出現了高血糖癥狀,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出現了高血糖癥狀,癌病人出現了高血糖癥狀;其結局沒有出現冠心病、腦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血管栓塞性并發癥,因為這些原發疾病沒有血粘度增高的現象。 而糖尿病,不僅僅是高血糖的問題,還有一個血糖的去向問題,其實,在代謝過程中,降糖藥物把血糖也變成了脂肪。這些脂肪沉積在血管壁上,就造成了動脈硬化,也就必然造成栓塞。也就是說,長期血糖和血脂處于較高的位置時,就會導致患者引發冠心病、高血壓及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所以糖尿病患者應加強控制好血糖和血脂,并積極采取科學的治療,避免危害發生。 以下七種情況表現為血糖升高,但不是糖尿病 1、飽食或高糖飲食,引起的血糖升高; 2、劇烈活動及情緒緊張,引得血糖升高; 3、饑餓和慢性疾病使體力下降,引起糖耐量減低,使血糖升高; 4、應激狀態下的血糖升高。如在急性感染、創傷、腦血管意外、燒傷、心肌梗死、劇烈疼痛等應激狀態下,人體胰島素拮抗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髓質激素、生長激素等分泌增加,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使血糖升高。 5、某些藥物引起的血糖升高。服用如糖皮質激素、噻嗪類利尿劑、速尿、女性口服避孕藥、煙酸、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均可引起一過性的血糖升高。 6、肝臟疾病時,肝糖原儲備減少,可引起血糖升高。 7、一些內分泌疾病,引起的繼發性糖尿病。如肢端肥大癥、皮質醇增多癥、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等,可以引起繼發性糖尿病。一般情況下,原發病得到治療,繼發性糖尿病也將會消失。 雖然說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但是確實是糖尿病的前兆,所以出現高血糖現象還是需要注意觀察的,如果一旦確診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也好及時采取對策。 糖尿病診斷標準: 1、糖尿病的典型癥狀 隨機血漿葡萄糖濃度大于等于11.1mmlo/升。 2、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大于等于7.0mmol/升。 3、糖耐量試驗的餐后兩小時血漿葡萄糖濃度大于等于11.1mmol/升。以上三點滿足任何兩點均可診斷,但每一點均需在另外一天加以證實。 另外,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圍為3.9~6.1mmol/L,餐后血糖2小時血糖 便攜式血糖儀的檢測結果不能用于診斷 便攜式血糖儀檢測的是肢端毛細血管全血的血糖,而不是糖尿病診斷標準采用的靜脈血漿血糖,二者是有差別的,不能混為一談。便攜式血糖儀只可用于日常的血糖自我監測,其數值不可作為診斷糖尿病的依據。 ![]() 糖尿病容易盯上五類人: 隨著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由于缺乏運動、不合理的飲食或先天性家族遺傳等原因使得糖尿病這種全身性的慢性疾病越來越多的在周圍人群中發生,值得注意的是,如下人群需特別注意預防糖尿病,因為他們是易被糖尿病盯上人群。 1、家族人群中犯有糖尿病的人。特別是2型糖尿病有明顯的遺傳性,因此此類人群更應該早做預防。 2、從體力勞動轉變為腦力勞動的人群。這類人群很容易因減少運動使得身體的免疫力等下降,誘發糖尿病的發生。 3、肥胖者。由于肥胖者胰島素受體減少,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下降,對胰島素產生抵抗作用。為了維持正常血糖水平,易出現胰島素長期的超負荷分泌,胰島的功能受耗損,胰島素分泌不足。所以肥胖者容易得糖尿病。 4、女性妊娠時曾經有過血糖增高者;或分娩過巨大胎兒的女性。 5、長期用某些藥物者。某些藥物是2型糖尿病發病的重要誘因。這些藥物包括苯妥英鈉、噻嗪利尿劑、皮質類固醇激素、β-受體阻滯劑、某些避孕藥等。 ![]() 皮膚發出的7大糖尿病信號: 我們都知道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三多一少,多飲多食多尿及體重下降。其實糖尿病的第一個信號是出現在皮膚上,你注意到了么? 1、皮膚瘙癢。由于早期糖尿病患者皮膚是細菌和真菌滋生之地,患者還會出現皮膚干燥、瘙癢等癥狀,女性患者主要是陰部瘙癢,撓抓傷了皮膚組織以后還會發生其他感染。 2、毛囊炎。早期糖尿病患者體內的血糖濃度已經比正常人高,皮膚組織的含糖量也高,容易滋生細菌和真菌,發生感染,其中最常見的是毛囊炎。皮膚上會出現痱子樣的炎癥。這些痱子樣的小疙瘩里面有膿液,觸摸時會痛,把膿液排出后會愈合,但會反復發作,此起彼伏。如果不及時處理,會引起毛囊周圍炎,又叫做癤。 3、出汗多。由于糖代謝障礙,神經功能紊亂,交感神經興奮,汗腺分泌異常,糖尿病患者皮膚潮濕多汗,動不動就汗流浹背。這可能是神經病變的前兆,是糖尿病的并發癥,患者應給予足夠重視。 4、感覺異常。四肢的皮膚時有麻木灼熱感,也有人四肢疼痛,穿衣服和蓋被子的時候疼的更厲害。長期高血糖可引起神經系統并發癥,但有些患者出現感覺異常后仍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5、皮膚皰疹。糖尿病人身體抵抗力弱,皮膚容易感染。有的患者皮膚上會長水皰,里面有透明的漿液,多出現在手腳上。雖然水皰幾周內就可愈合,但會反復出現。 6、皮膚傷口很難愈合。正常人的傷口有自我修復愈合的能力,當罹患了糖尿病之后,這個能力就會被削弱。這是因為,高血糖會阻止血液流通,減緩傷口愈合進度,延長傷口愈合時間,還會損傷神經組織。如果出現這個信號,別猶豫,趕快去醫院就診。 7、脫發,皮膚顏色變深。早期糖尿病常常引起脫發,這是一種糖尿病造成的長期毛囊營養不良性脫發。它還可以引起腋窩和頸部皮膚顏色變深,這是因為已經出現了胰島素抵抗,盡管此時的血糖并不高,但接下去就很有可能發展成為糖尿病。 另外,黃色結節、面色發紅等也是糖尿病發出的皮膚“信號”,但這些在臨床中不多見。專家提醒,如果發現皮膚出現以上異常,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糖尿病篩查,及早治療,以防出現嚴重并發癥。 血糖高是糖尿病嗎?以上的介紹已經告訴你答案,血糖高并非是糖尿病,但你的血糖持續升高,可要當心是糖尿病的前兆! 發布于:甘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