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癮”本身就是一種心理疾病的表現,比如:煙癮、酒癮、毒癮…… 對某種行為上癮了,影響到了健康,影響到了正常生活,就需要“戒”! 跑步一旦“上癮”了,就會在明知違背健康而情不自禁地去跑,對跑步的欲望無法控制。 關于“癮”字,字典上是這么解釋其意思: 1.由于神經中樞經常接受某種外界刺激而形成的習慣性或依賴性。 2.泛指濃厚的興趣。 很多跑步愛好者就算“上癮”了,也自認為是對跑步有濃厚的興趣,絕對不會對標第一層意思。 而實際情況,一些跑步上癮者,他們對跑步的愛好是建立在跑步之后,身體很爽的感受之上,而這種很爽的感覺則來自身體分泌的多巴胺、內啡肽,它能讓人產生愉悅感,讓跑者產生依賴。 他們可以拒絕哥們聚會,拒絕輔導孩子學習,拒絕單位加班,拒絕一切,去跑步……這就是跑步“上癮”的具體表現。 不單單如此,跑步“上癮”者還有以下行為: 1、渴望跑步 他們一天中每時每刻都渴望跑步的美好時光,在工作中、生活中無時無刻都想著跑步。他們每天去跑步,風雨無阻,看似很自律,其實中毒很深。 這些跑者會把跑步當成一輩子的事,見誰都要說跑步,無論周遭的人愿不愿聽,他們都要講跑步,甚至鼓勵對方參與跑步運動,不管對方愛不愛,身體允許是否,他只管表達自己對跑步的喜愛。 2.不跑難受 跑步上癮者兩三天不跑步就會寢食難安,焦慮、狂躁、失眠,他們的身體因為缺少“快樂激素”的刺激,而產生不良反應。 跑步過程中,身體會分泌多巴胺、內啡肽等激素讓身體產生快感,每天都有這種激素的刺激,身體已經習慣了這種狀態。一旦有一段時間缺少這種激素的刺激,身體就會失去平衡,而產生身體不適的情況。 3、不斷突破跑步距離 有一些跑步上癮者,不斷地突破長距離,跑出一些自己原來想都不敢想的距離。 全程馬拉松已經是運動極限了,沒有科學的訓練,一般人很難完成。很多跑者的跑步訓練,都是圍繞馬拉松的距離而開展,42.195的距離就是很多跑者的最求的目標。 而一些上癮跑者,跑步距離上不封頂,50km、80km,甚至100km、200km,這些超長的距離都能夠,通過跑步來實現。 這種不斷挑戰超長距離的跑步方式,對身體傷害非常大,對這種熱衷于挑戰長距離而不能自拔的現象,就是上癮的表現。 4.外出一定帶跑步裝備 無論任何時間任何情況外出都會帶上跑步裝備,甚至穿上跑步裝備。他們不會放掉任何一個跑步的機會,到每個城市居住,他們第一時間,都會考慮哪里能跑步。 5.把每個周末都獻給賽事(或長距離) 跑步上癮者,時刻關注著每個跑步比賽的舉辦和報名日期。一旦比賽啟動,毫不猶豫地報名參賽,他們會把賽事排滿自己的周末。 就算賽事沒有中簽,或者沒有賽事,他們也會利用周末去拉個長距離,把周末大部分時間獻給自己最愛的跑步。 6.跑步裝備越來越多 跑步上癮者瘋狂地增添自己跑步裝備,從跑鞋到衣服,不斷地購買,慢跑鞋、競速鞋、訓練鞋、越野鞋,不同的跑步方式有不同的跑鞋;空頂帽、壓縮襪、導汗帶、心率表各種裝備應有盡有……再多跑步裝備也不嫌多,多到家里放不下。 7.熟練各種跑步訓練方式 跑步上癮者熟悉各種跑步訓練方式,間歇跑、放松跑、變速跑、無氧閾跑、沖刺跑……他們還會通過各種跑步方式組合成跑步計劃,不斷提升跑步的成績。 他們跑步都有自己固定的跑步邏輯,自己的跑步計劃被打亂時,將會非常憂郁且煩惱,一直想的就是“怎么彌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