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應外合解放堂邑縣城攻打堂邑城的戰斗共進行了3 次,第一次是1943年冬季。當時活動在柳林、辛集、堠堌一帶的吳連杰自稱是“中央軍”,指派其下屬在辛集一帶任連長的張伯成率部進堂邑投降日軍,實行敵、偽、頑聯合反共的政策。張伯成投降日軍后,受命駐守北城門。 日本人的驕橫、對中國人的凌辱、甚至對他也嗤之以鼻的態度使他難以忍受,“漢奸”兩字也時時在羞辱著他的人格,壓得他抬不起頭來。武訓縣敵工站長田志一、敵工干部劉金河加緊了對張伯成部的政治攻勢。12月25日,冀南軍區第七軍分區基干團攻打堂邑城,張伯成率全連官兵起義。抗日武裝攜帶戰利品于次日拂曉,主動撤離堂邑。 ![]() 第一次攻打堂邑后,八路軍一鼓作氣、乘勝追擊,連拔偽據點。攻打阮莊擊斃團長黃竹齋;程子芳率團于斗虎屯起義;端掉吳連杰老巢吳海子;迫降鄧莊宋風岐團;梁水鎮羅登殿率隊起義;里應外合解放聊古廟等等,在與日偽頑的斗爭中,抗日武裝不斷發展壯大,武訓縣、區、隊武裝力量也得到迅速發展。 1944年8月1日莘縣解放后,處于聊城至冠縣要沖的 堂邑縣城成為八路軍向北發展的最大障礙。奪取堂邑縣城,西可以包圍冠縣,東可以進逼聊城,北可以威脅館陶、臨清。1945年7月9日夜,冀南軍區第七軍分區副司令員、參謀長白云指揮二十二團、十四團及馬頰河支隊,從莘縣出發再次攻打堂邑城,武訓縣獨立團部分武裝力量承擔阻擊聊城增援之敵的任務,同時派冠縣、莘縣、 聊西等縣大隊圍攻沙鎮之敵,切斷增援。 ![]() 堂邑城內守敵是偽保安大隊、偽縣警備隊、警察局, 東關外有頑固勢力江克敏的土圍子,總兵力1000余人。 守城偽軍人員不多,但有3丈多高的城墻,外有寬數米深兩米的護城河及林立的碉堡。城里偽軍名義上統由偽縣長胡玉南指揮,實際上內部矛盾重重,給八路軍攻克堂邑城造成有利條件。第七軍分區敵工科楚增林、劉協俊與城內偽軍三中隊長鄒榮川分別是老鄉、老親戚關系,按黨組織部署早就對鄒進行統戰工作并喚起他的良知,他表示愿意做八路軍攻城的內應,并對部下約法三章:一是攻城前任何人不得離開城墻;二是脫去軍外套,著白襯衫為標記;三是八路軍攻進城后分別為其帶路。午夜偏后,城東北夜空中有手電筒的紅光晃了3下,鄒榮川連忙按規定信號點起紙煙在空中畫圈。攻城部隊迅速靠近城墻豎起梯子,有秩序地登上城墻。然后,一部分向縱深前進,一部分去扒開堵塞的北城門讓大部隊進城。南城門很快也被攻城部隊占領,守門樓的敵軍繳槍投降。 ![]() 天蒙蒙亮時,攻城部隊被駐守在城西北角城隍廟的偽軍發覺,頓時城內槍聲大作。攻城部隊兵分幾路,由鄒榮川部下帶路向各個角落進攻,不久便占領了大半個縣城, 并占據了偽軍主要聚集處之一的城隍廟,只有偽縣保安二中隊與保安團一部固守許家大樓負隅頑抗。攻城部隊一部分圍困該處偽軍,一部分繼續肅清城區逃散之敵。戰斗中,敵工干事劉協俊在喊話時不幸被子彈擊中,光榮犧牲。經過幾個小時的激戰,除許家大樓外,其余地方均被第七軍分區部隊攻克,城內敵人大部分被殲,東關外的“土圍子”也被摧垮。八路軍運輸隊在部隊掩護下將繳獲的大量物資運出。 7月10日下午,聊城的敵人急派日軍50人、偽軍200余人前往增援,途中遭到早已埋伏此地的武訓獨立團迎頭痛擊。日偽軍調轉車頭往回逃竄。下午8時,聊城敵人又糾集日軍100余人、偽軍500余人再次增援,一路上被八路軍襲擾打擊牽制至次日早才到達堂邑。在此之前, 攻城部隊早已安全撤出戰斗,起義部隊也隨八路軍一起由南門撤離堂邑城。 在這次戰斗中,有150名偽軍反正起義,10余名敵人被擊斃,繳獲輕機槍1挺、擲彈筒2個、步槍100余支、 戰馬10余匹、糧食10萬余斤,其他軍用品一宗。 兩次攻打堂邑雖沒徹底消滅敵人,但也極大地鼓舞了士氣,給敵人以重創,為早日解放堂邑城打下了基礎。為進一步摸清堂邑城里守敵情況,軍分區敵工科長楊大倫派田志一再做偽縣警備大隊副隊長張雙令的思想工作,爭取讓他在八路軍進攻堂邑城時率部起義。張雙令當時態度猶豫不決。八路軍隨后對之采取既不依靠、也不放棄,繼續不斷做工作,盡量爭取利用的策略。馬頰河支隊隊長李善亭又讓李乃武加強了與張雙令的聯系。李乃武陪同軍分區高參謀在張雙令部下的掩護下,進城觀察了地形和城防情況,繪成地圖帶回部隊。 ![]() 1945年7月20日下午,冀南軍區下達了解放堂邑的命令。第七軍分區二十二團(時轄3個營,9個連,共1000多人)負責主攻堂邑城;馬頰河支隊和各縣大隊分打外圍。總指揮部設在溫集,由軍分區司令員趙健民任總指揮。當夜12時,攻城部隊接近城郊。這時,李乃武派人送出情報說,敵人對原城防部署進行了調動,張雙令由防守南城墻改為防守東城墻。攻城部隊隨即將攻城部署作了相應調整,改為從東城墻魁星閣攻城。攻城令下,勇士們如猛虎下山,僅用10多分鐘便迅速爬上了城墻,控制了東、西、南3面的炮樓要點。 此時,武訓縣、區抗日民主政府立即將民兵、農會婦女、自衛隊進行分工,代表災荒區翻身農民上前線抬擔架、送給養。一批批慰勞隊不顧烈日炎炎,帶著自家用鹽白水(當時買不起調味品)煮熟的小雞、雞蛋、烹炸食品、蔬菜、瓜果等,步行二三十里趕往前線,指揮所、團部門前擺滿了慰勞品。 21日上午8時,六連開始強攻偽縣政府和偽大隊部駐地許家大樓。由于上次攻打堂邑時這里沒有被攻下,偽軍們便以為此處堅不可摧,偽縣長胡玉南、偽縣大隊副隊長車農青和偽縣政府的科長們都龜縮在此處。他們修補了寨墻,挖了寨壕,安設了鐵絲網,企圖堅守頑抗。六連的戰士們爬進寨墻,將3層大樓團團圍住。戰士們首先向敵人喊話展開政治攻勢,未能奏效,便展開強烈的軍事攻勢。 在一排強大火力的掩護下,二排、三排的勇士們越過敵人嚴密火力網,豎上梯子,三班班長王心寬第一個爬上去, 接著九班班長安金明、三排長王金波都迅速地爬到房頂, 通過梯子由房頂向樓上爬去。當安金明爬到梯子中央時, 只聽“咔嚓”一聲梯子突然斷裂,他從一丈多高的空中掉下來,只見他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抓住窗戶欞子又爬到房頂、再爬到樓上。這時三排的戰十已全部趕上來,開始向敵人猛攻。武訓縣二區民兵營神槍手許繼嶺、張樹棟、 李樹芹等由軍區特調帶一中隊參戰,他們瞄準敵人的流動哨、碉堡射擊孔,彈無虛發,配合主力部隊排除障礙。隨著3聲炮響,樓頂被炸開了花,敵人已無路可逃,便從窗戶里舉出了白旗。胡玉南、車農青及偽科長們一個個舉著雙手走出了大樓,其余的人也都放下武器,尾隨其后下樓投降。 許家大樓,這座日偽軍多年苦心經營的頑固堡壘終于被八路軍攻破了。 ![]() 上午10時,四連戰士又攻下西南炮樓。 城隉廟,是偽軍的另一個主要聚集點。這里駐守的是偽道保安二團一營,共有3個中隊、180多人,敵人在城隍廟外面又加修了一道小圍墻。早5時,二連戰士在火力掩護下向偽軍發動政治攻勢,敵工站的人員把剛剛俘虜的胡玉南、車農青帶來,向城隍廟內的偽軍喊話。下午2 時,據守城隍廟的偽副營長率全部偽軍投降。 當日下午,攻城部隊二十二團一連、八連開始攻打城區最后一處據點,東關據點。這是偽三區區長江克敏的自衛團盤踞地。強攻之前,攻城部隊照例向敵人展開政治攻勢,敵人不但不聽,反而打冷槍,拼死反抗。強攻的炮彈落在敵人的炮樓上、寨墻上、圍子里,南門小樓塌了半邊。炮聲一停,八路軍戰士便迅速攻進了圍子。然后兵分兩路,一路在寨墻上分別向東、西北壓縮敵人,一路在院內與敵人展開激烈的肉搏戰。戰士們越殺越勇,撂倒了20 余名敵人,其余29 人不敢戀戰,全部放下武器舉手投降。敵人經營多年的高深莫測的東關據點,處在一片熊熊烈火之中。在攻城部隊集中兵力與頑敵展開激戰時,偽大隊副隊長張雙令率七中隊和十中隊一部,乘混亂之機越城逃竄。念及其對抗日工作有過貢獻,敵工人員又通過中間關系找到他,繼續做團結爭取工作。22日,張雙令率部下200余人帶著槍支反正抗日。 ![]() 至此,堂邑城內全部日偽軍被攻城部隊肅清,共斃敵40余人,俘敵400余人,繳獲長短槍340余支,輕機槍1 挺,擲彈筒4個,電話機1部。群魔盤踞堂邑的時代結束了,堂邑城終于回到了人民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