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也許是我們見慣了悠悠長江東流水,很多時候都忽略了長江作為航運大河的重要性。事實上,長江貨運量不僅世界第一,而且超過世界前十名河流貨運量之和。 來看2023年的數據——長江貨運總量世界第一,超過64億噸。被稱為“黃金水道”的美國密西西比河,貨運量斷崖式跌落至5億噸;排名位于5-10名的水系貨運總量也不超過8億噸。 ![]() 這種驚人的對比令人咋舌。究竟長江有何特殊之處能夠成為無可匹敵的存在呢? 長江航運的優勢 首先,長江流域自然條件優越。 從氣候上看,長江地處中低緯度,沒有冰凍封河的顧慮,相比高緯度的大河甚至一些海港的可通航時間都要長,正常情況下,可以全年通航。 ![]() 從地形上看,長江從青藏高原發端,除了發源地地勢較高、山嶺縱橫之外,長江中下游的大段流域地勢平坦。 總長度達到6300多千米的大河,整體高度落差只有區區5000米,而且集中于上游地區。流域整體植被覆蓋率高,自然災害較少,相比于另一條母親河黃河,長江水流明顯平穩許多,激流險灘更少,更便于通航。 ![]() 從水深、河寬上看,長江水深、河寬足夠支持大型航運船舶自由通行。世界上很多重要運河樞紐雖然是咽喉要道,但受限于寬度和水深,重型貨輪難以通過。像柯林斯運河,最窄處只有24米寬,天然阻礙了航運效率的提升。 ![]()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長江異常寬闊的江面。長江最窄處也有1100多米,自然深度最高達到103米,三峽庫區的人工最深處深度可高達320米,中下游航運河道深度從十幾米到30多米不等。 一般5千噸的貨輪吃水深度約為4-5米,長江干線貨輪平均噸位不到2000噸,足以承載多艘大型貨輪同時通行。 ![]() 其次,長江腹地經濟發達,文化歷史悠久,更加便于航運事業發展。亞馬遜河、尼羅河無論長度、水量都較長江更大,但亞馬遜流域被茂密的熱帶森林覆蓋,很多地區甚至未有文明的發生,根本不可能發展出規模化航運事業。 尼羅河沿岸雖然歷史悠久,曾有輝煌的古埃及文明,但自然條件相對惡劣,除了少數綠洲之外,更多的是一望無盡的沙丘。而且就目前全球經濟發展趨勢來看,尼羅河流域受限于自然條件約束,區域爭端和局部貧困仍是目前難以解決的問題。 ![]() 而長江橫跨我國西南、華中、華南的眾多城市群,這片土地人口眾多,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尤其長江三角洲地區,不僅是大河入海口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火車頭,孕育了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大型城市,這樣的地域經濟實力成為從根本上帶動長江航運發展的巨大動力。 ![]() 長江橫跨我國全境,是獨屬于我國的大河。世界上許多大河橫跨多國,像萊茵河、多瑙河流經歐洲多國,經常發生權屬糾紛。 又比如恒河、湄公河,不僅流經國家多,國家之間還常有糾紛,越南就曾利用地理優勢霸占湄公河入海口,對柬埔寨水運收取高額稅款。 ![]() 長江作為我國境內河流,主權明晰,為我們開發和利用長江水系資源打下重要基礎。我國重視長江經濟帶建設,長江經濟帶區域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發展潛力巨大。 ![]() 我國重視長江生態環境建設,為修復長江生態下大氣力推行長江十年禁漁政策;重視沿江經濟帶覆蓋能力,推動下游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上游轉移,優化運輸結構;暢通國際經濟循環,實現走進來和引出去,擴大投資貿易。 ![]() 我國關注長江航運發展體系建設。推行航道網格化,實現了三峽水運新通道擴能,實現了長江干線萬噸級貨輪直達南京、3000噸級直達宜賓。調整聯合調度,提高了通航保證率,整體改善了水運通道運行環境。 ![]() 同時,我國還推行船泊標準化和港口現代化。研發適應長江航運的標準船型,制定船舶尺度國家標準,確立到2035年實現全部貨運船只標準化的目標。推進智慧港口建設,整合資源,打通運輸環節“最后一公里”,提升港口輻射功能,帶動周邊城市發展。 經過十年努力,長江航運物質基礎突破瓶頸,長江航運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整體運力提升、萬噸級船舶能夠直達武漢、實現航道智能化管理,可以說長江航運為經濟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經濟發展又反哺航運事業,實現了良性循環。 ![]() 雖然長江航運量如此巨大,但仍然難以滿足我國全部的海運需求。對于長江航運梗阻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最大的爭端在南京長江大橋和三峽大壩對長江航運的阻礙上。 ![]() 南京長江大橋始建于1960年,受限于當時時代要求和技術限制,南京長江大橋凈空高度只有24米,可通行5000噸級貨輪,而豐水期只能通過3000噸級貨輪。 南京長江大橋又位于長江下游,將萬噸級貨輪攔堵在80年代后竣工的大型外貿碼頭和集裝箱碼頭之外,限制了長江貨運再發展的能力。 ![]() 三峽工程蓄水完成后,長江貨運量逐年上升,已提前19年達到設計過閘能力,目前,三峽船閘處于飽和運行狀態,大型貨船等待過閘時間最長達10天,三峽過閘能力不足也是限制長江水運的一大痛點。 ![]() 經過多年討論研究,對限制長江航運的兩大梗阻,專業人士也給出了專業建議:由于海運和河運船只的抗風浪要求不同,事實上海運船只不需要進入河流,海運貨物進入河流應由江駁完成,因此,南京長江大橋對長江航運的影響低于對地區經濟的影響,保留大橋成為目前通識。 ![]() 三峽工程作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水利工程,正在發揮著利國利民的重要作用,對于長江航運的影響,正在通過規劃“翻壩產業園”來解決,即在上下游分別設置港口,將貨物從水運轉陸運通過三峽大壩,然后再次進入水運。 ![]() 總體來說,長江航運優勢巨大、潛力巨大,隨著我國大國崛起之路的發展,長江航運的意義將不僅僅是推動經濟發展,更有帶動中外交流,樹立大國形象的重要作用。 信息來源: 百度百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2022-10-24 08:33:04一江碧水映丹心——長江航運十年奮進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中國日報2019-09-11 18:15長江航運面貌煥然一新 干線貨運量連續多年居世界第一 湖北省人民政府2021-02-01 07:53萬噸貨輪武漢準備好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