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原型機將于2022年9月30日亮相,特斯拉首席電動馬達設計師宣布為他的仿人機器人項目的馬達團隊展開大規模招聘;小米于2022年8月11日發布全棧自研人形仿生機器人原型機。巨頭紛紛入局,意味著人形機器人的明確趨勢及廣闊前景。 人形機器人運動控制模塊技術要求高于工業機器人,上游產業鏈主要包含材減速器、電機、結構件、半導體芯片、傳感器和材料等部分。減速器、電機和控制系統價值量較高,技術壁壘較高,市場主要由國外廠商占據,未來存在機會核心零部件價值量高,利潤空間大。參考目前相對成熟的工業機器人的成本結構,三大核心零部件,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分別占總成本的35%、25%和12%,合計超過70%。從毛利率角度看,三大核心零部件的毛利率高于其它環節。 根據《特斯拉機器人孕育新機遇,國產減速器蓄勢待發》,2022-2027年產業鏈供需格局預測結論:人形機器人落地后,中觀情境下諧波減速器產能缺口達數千萬臺,RV減速器產能缺口達數百萬臺,百億級市場空間靜待國內減速器廠商填補。國內市場也存在逐步布局人形機器人的玩家,市場規模擴容或更樂觀。包括漢宇集團,綠的諧波,中大力德,秦川機床,雙環傳動等,除伺服電機外,機器人需要高力矩、高精度、高穩定、強抗干擾的伺服電機。目前用在機器人上的國產電機已實現重大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