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人情社會,“面子”成為了無數人的追求。 孩子考到了高分,父母會到處炫耀,我的孩子多會讀書;孩子考上了什么學校,父母會到處顯擺,我的孩子有多厲害...... 對于無數家長來說,除了賺錢、生活、育兒之外,其他的時間都在“攀比”。不是攀比家庭,就是攀比孩子。 為什么父母希望孩子成龍成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本事的孩子,可以給自己長面子。比如說,鄰居的孩子讀中專,而我的孩子讀本科,可見我更有面子。 這種“面子”工程,說實話,不是什么好事。首先,容易死要面子活受罪;其次,容易選擇錯誤,陷入到泥潭當中。 現階段,“子女假出息”正在蔓延,無數父母逢人就炫耀。殊不知,這些父母的晚年,以及他們的子女、家庭,正走向“死路”。別犯傻了。 02 談到出息,先來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什么是出息? 古時候,評價一個孩子是否有出息,要看他會不會讀書,能不能金榜題名,順利開啟仕途當官。就沒有其他的評價標準了。 今時今日,評價一個孩子是否有出息,要看他學歷如何,工作如何,能不能在大城市扎根下來,結婚生子,有車有房,繁衍后代。 可見,在商業化的現代社會,人們對于“出息”的標準,更物質化,也更復雜了。 假設,一個農村娃,努力考上了985大學,畢業后到了北上廣深的其中一座城市上班,30歲那年還買了一套一線城市的老破小,勉強扎根。 那你認為,這孩子有出息嗎? 肯定有99%的人認為,這孩子真有出息,能考上985大學,能在一線城市勉強扎根,算不錯了。 真的如此嗎?只要我們深究下去,就會發現,一切都是“表面光鮮,背后狼狽”。等于是,外邊披上了西裝,里邊還穿著破褲衩,有虛無實。 03 說一個案例。 小劉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就到了廣州這邊上班,稅后月薪8000左右(要注意稅后二字),算比較高了。 扣除租房、吃喝、通勤、水電、雜七雜八等花銷,小劉一個月能存4000元。用了3年的時間,28歲的小劉就有了大約144000的存款。 遠在粵西老家的父母得知兒子有一定的存款,同時看到鄰居家的兒子也結婚生子了,所以父母就催小劉快點找對象結婚。 小劉聽了父母的話,跟交往了一段時間的女朋友說了父母的意思,女朋友提出了一個要求:要在廣州當地買房結婚,不能回到粵西老家。 對于扎根廣州這一點,小劉跟女朋友的觀點是一致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小劉掏空了父母的棺材本,在廣州的郊區買了一套60平的老破小。僅僅月供就五千多。 結婚一年后,小劉夫婦生了一個孩子。由于夫妻倆都是上班族,所以他們只能讓遠在粵西老家的父母來到廣州幫他們帶孩子。 一套60平的老破小,住了3代人(5口人),極度擁擠。可父母回到粵西老家的時候,還向鄰里鄉親炫耀,自己的兒子多有本事,還生了一個大胖小子...... 04 沒有來過廣州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在荔灣、越秀這些老城區,三四十平米的老破小里邊,可能一家三四代人都住在一起。 三四代人,保守估計有5到8個人,都蝸居在一間老破小里邊,這是什么樣的生活呢?可想而知。 對于無數新扎根的新廣來說,可能頂著“一線城市的當地人”這個標簽很光宗耀祖。實際上,都是外表光鮮,背后狼狽,壓力一點都不小。 你看上文談到的小劉夫婦,掏空了父母的棺材本,全家負債累累,還有了孩子要培養,那他們的家庭就面臨四大危機。 首先,父母沒錢養老,大概率晚年凄慘;其次,負債累累,有可能被債務壓垮; 第三,35歲職場危機臨近,大概率會失業,沒有收入,全家都吃西北風;第四,雞娃受限,孩子大概率會輸在起跑線上。 廣州如此,其他的大城市也是如此。為了獲得“一線城市的當地人”這個標簽,而掏空積蓄的家庭,數不勝數。 05 孩子出息了嗎?確實出息了,因為到了一線城市扎根。 這種出息就真的長久嗎?有可能不長久,因為掏空了全家積蓄,負債累累,還面臨失業的風險。只要行情一出問題,這些人都會成為被淘汰者。 時代的一粒沙,落在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的身上,就是一座山。 很多父母都不懂這個道理,認為這種“透支一切”的出息,就是真出息。實際上,不過是假出息罷了。 僅僅某個親人生病,就能讓這些“假出息”的家庭,一夜崩潰。 人吶,可以好面子,但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 文/舒山有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