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師節# 看病的竅門 作者:成都下水道 1、醫院的選擇 大城市最好的三甲醫院幾乎都是大學附屬醫院,門庭若市,有資格上門診的都經過了相當好的培訓,具有很高職業素養,所以去大學附屬醫院肯定沒錯。 隨之而來的問題,你有幸掛上專家號了,患者的絡繹不絕總是讓專家沒有時間給你足夠的解釋,小檢查(譬如血、尿常規)都要排很長的隊,比較大的檢查往往需要預約更長時間,非常耗時耗力。 我的意見:疑難病畢竟屬于少數,常見病、多發病還是不去大學附屬醫院為好,去水平差一些的省、市級三甲醫院(一、二線城市尤其是省會城市的三甲大醫院的最低入職門檻必須為博士或以上),門診醫生往往有更充裕的時間與患者交流,而交流,是治愈系的另外一張處方。 2、患者怎么選擇醫生呢? 關注醫院的官網,按照專家目錄按圖索驥,專家介紹一般都比較詳細,主攻什么亞專業也一清二楚。 學會使用掛號平臺,尤其是醫院自己開發的APP(譬如華西醫院的華醫通)和各家醫院的掛號小程序,掛號往往事半功倍。 對于疑難病來說,大學附屬醫院幾乎是唯一選擇。有些聲譽鵲起的專家,可能半年都掛不上他們的號。但是往往他們有特需門診、外賓門診,掛號費雖然貴出了很多,千萬別心疼錢,只要能掛上號就是你的幸運。 即使是大病,譬如需要手術的惡性腫瘤,國內不少頂級醫院的術前檢查也安排在門診進行。預約一個主治醫師的號很容易,開一張入院證也很容易,把術前檢查先做了,可以大幅度縮短等待入院的時間,放心,四級手術(創傷程度重、手術難度高,術中出血量多,術后并發癥風險高)必須由同一個醫療組里具有該手術資質的專家來做。 3、不少患者一來醫院就非要掛專家號或特需門診。其實醫術精湛的專家也不是一眼就能知道你的病情,而是需要結合檢查來下診斷。 于是患者有一個疑問:做完檢查再去找醫生,還需要重新掛號么? 一般來說,當日出的檢查結果,無需重新掛號,非當日檢查結果,需要重新掛號。 對于當日檢查結果出不來的患者,一些醫院放寬了這部分患者的掛號使用時間期限,延長至2~7日,患者檢查結果出來后,可以使用復診便民政策,按照分診護士安排的順序排隊就診即可。 4、溫馨小貼士 并非年資越高就越靠譜,但凡是三甲醫院,找35~60歲的醫生看病是最佳選擇,年齡太輕,經驗不夠;年齡太大,知識疏于更新。 外科疾病,主刀醫生特別講究技藝精湛,有代表性的疾病是癌癥,不同的醫生操刀往往有不同的預后(生存期),雖然都名為腫瘤根治術。 目前許多外科手術都是微創,而熟練掌握微創技術的往往是35~60歲的年富力強的醫生。 選擇醫生及看病的幾個小竅門~ a、不要看他頭上各種光彩奪目的頭銜,某種疾病或某類手術,本院的直系親屬都找他,就算他在學術界籍籍無名,你也毫不猶豫的找他。 b、外科醫生的手藝,麻醉醫生和手術室護士最了解,轉彎抹角的找他們打聽。 c、潛規則嘛,藥品回扣在部分醫院依然存在。記住了:動輒開具的上千元處方,尤其是中成藥,可能是回扣最多最沒有治療效果的藥品,不要輕易交錢取藥。國外藥廠或合資藥廠的原研藥沒有回扣,效果比國產仿制藥好了很多,盡量選擇原研藥。 集采的原因,原研藥在公立大三甲醫院越來越少了,服用國產仿制藥效果不佳的患者,不妨去網絡平臺買原研藥(比實體大藥房便宜很多)。 d、尤其麻煩的危重病和疑難病,參考復旦大學醫院研究所每年發布的專科聲譽排名,上榜的前十名醫院是你的不二選擇。 謝謝朋友們的閱讀,明天就是中國醫師節了,你們倒是祝福一下我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