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明生在《關乎天下2:策略與領袖力的要訣》一書中,以阿里巴巴為例,深入探討了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打造卓越的領袖力。本文將結合書中內容,分析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建設歷程,并總結其成功經驗,為中小企業提供借鑒。 
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建設歷程 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經歷了從“獨孤九劍”到“六脈神劍”再到“新六脈神劍”的演變過程,展現了其對企業文化的不斷探索和完善。 獨孤九劍時期 (2001-2004): 關明生加盟阿里巴巴后,與馬云等創始人一起,將公司文化價值觀提煉為“獨孤九劍”,包括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等九個方面。這九個價值觀代表了阿里巴巴的核心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為員工的行為提供了明確的指導。例如,“客戶第一”要求員工始終將客戶利益放在首位,將客戶的需求放在首位;“團隊合作”強調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鼓勵員工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任務;“擁抱變化”則鼓勵員工積極適應變化,不斷創新和改進。 六脈神劍時期 (2004-2019): 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阿里巴巴將“獨孤九劍”進一步濃縮為“六脈神劍”,更加簡潔明了,包括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激情、誠信、敬業等六個方面。這六個價值觀更加聚焦,更加貼近員工的實際工作,更容易被員工理解和踐行。例如,“激情”要求員工對工作充滿熱情,積極主動;“誠信”要求員工誠實守信,遵守職業道德;“敬業”要求員工認真負責,全力以赴。 
新六脈神劍時期 (2019-至今): 阿里巴巴在成立20周年之際,發布了“新六脈神劍”,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員工和投資者的優先級,并加入了“因為信任所以簡單”、“快樂工作認真生活”等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更加貼近員工的生活,更加注重員工的感受,體現了阿里巴巴對員工的關懷和對社會價值的追求。

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建設,并非一帆風順,而是經歷了不斷的探索和實踐,總結出以下關鍵要點: 文化價值觀是游戲規則而非道德觀念: 企業文化價值觀是企業內部的“游戲規則”,指導員工行為,而非單純的道德觀念。例如,阿里巴巴的“客戶第一”價值觀,要求員工始終將客戶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僅僅追求道德上的“善良”。這種價值觀的設定,能夠確保企業始終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從而贏得客戶的信任和支持。 行為界定是關鍵: 企業文化價值觀必須轉化為清晰的行為準則,才能落地執行。阿里巴巴通過制定五級行為準則,將價值觀轉化為可衡量的行為標準,確保員工理解并踐行。例如,在“客戶第一”價值觀下,阿里巴巴制定了五級行為準則,包括主動了解客戶需求、及時響應客戶問題、提供優質服務等,幫助員工更好地理解和踐行“客戶第一”的價值觀。 定期培訓與績效掛鉤: 企業文化建設需要持續進行,定期培訓可以幫助員工理解和認同企業文化,而將價值觀與績效考核掛鉤,則可以激勵員工將價值觀融入日常工作。阿里巴巴定期開展企業文化培訓,幫助員工了解企業文化價值觀的內涵和意義,并將其與績效考核掛鉤,將價值觀融入員工的日常工作,從而確保企業文化在公司內部得到有效傳播和執行。 高層以身作則: 高層管理者是企業文化的引領者,必須以身作則,帶頭踐行企業文化價值觀,才能確保企業文化在公司內部得到有效傳播和執行。阿里巴巴的高層管理者始終以身作則,帶頭踐行企業文化價值觀,例如馬云經常到一線與員工交流,了解員工的需求和想法,并積極采納員工的建議,體現了阿里巴巴“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阿里巴巴企業文化的成功,為其發展壯大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其成功經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使命驅動: 阿里巴巴的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激勵著員工不斷努力,幫助中小企取得成功。例如,阿里巴巴通過淘寶、支付寶等平臺,為中小企提供便捷的電商服務,幫助中小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從而實現“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 人才培養: 阿里巴巴重視人才培養,投入大量資源進行培訓和開發,幫助員工成長,成為公司的中堅力量。例如,阿里巴巴建立了完善的培訓體系,包括入職培訓、在職培訓、領導力培訓等,幫助員工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 績效導向: 阿里巴巴將績效與價值觀并重,通過績效考核激勵員工提升業績,同時確保員工行為符合公司文化。例如,阿里巴巴的績效考核體系,不僅考核員工的業績,還考核員工的價值觀行為,將價值觀與績效考核掛鉤,激勵員工將價值觀融入日常工作。 創新精神: 阿里巴巴鼓勵創新,擁抱變化,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需求。例如,阿里巴巴不斷推出新的電商模式,如淘寶直播、天貓超市等,滿足客戶多樣化的購物需求。

阿里巴巴的企業文化建設經驗,對中小企業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明確企業文化: 中小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明確企業文化價值觀,并將其轉化為清晰的行為準則。例如,中小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制定“客戶至上”、“團隊合作”、“創新驅動”等價值觀,并將其轉化為具體的行為準則,例如“主動了解客戶需求”、“積極溝通協作”、“勇于嘗試新事物”等。 重視人才培養: 中小企業應重視人才培養,投入資源進行培訓和開發,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例如,中小企業可以建立內部培訓體系,定期開展培訓,幫助員工提升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也可以與高校合作,引進優秀人才。 績效導向: 中小企業應建立績效導向的激勵機制,將績效與薪酬、晉升等掛鉤,激勵員工提升業績。例如,中小企業可以根據員工績效,制定不同的薪酬等級和晉升通道,激勵員工不斷提升績效。 創新驅動: 中小企業應鼓勵創新,擁抱變化,不斷提升自身競爭力。例如,中小企業可以建立創新機制,鼓勵員工提出創新想法,并給予支持和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