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書出來了一個八卦圖,這就要追溯到陰陽學說的理論,我剛才講什么日光向背,這種東西實際上是屬于陰陽的原始觀念而不是理論。“—”一橫不斷叫做陽爻,“--”一橫斷開來叫做陰爻。我拿兩個容易理解的,第一個是說天地,天屬陽,天只有一個;一個是說地,地有水、陸兩部分。第二個可能從那個圖騰崇拜,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在原始社會肯定都有圖騰崇拜,而世界上各個民族最經典的圖騰崇拜就是生殖崇拜。“—”像男的外生殖器,“--”像女的外生殖器,也有這種說法的來源。  以爻為基本單位,比如: 組合起來,以三爻的形式組合起來就叫做八卦。假如是以六個爻的形式組合起來, 就是六十四個。由陽爻陰爻排列組合的形式,三爻只有八個,就是八卦,而八卦和八卦在排列組合,就只有六十四個,就是六十四卦。講到這里會覺得有點啰嗦,牽涉到《周易》的問題,我不知道你們現在對《周易》怎么看的,到底是本什么書?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國學熱之后好像爭議小了點,公共場合現在也可以講了。要證明不是封建迷信,至少保證我講的這部分不是封建迷信。
 《周易》的概念更大,《周易》里面有個“周”字,就證明這個易不是只有一種,在周之前應該還有其他易,只是失傳了。《周易》它的主體確實是《易經》,但現在我們看到的《周易》,其實是由兩部分組成的。《易經》跟《易傳》,因為經傳合一,就帶來了評價的啰嗦。《易經》確實是占卜的算卦的,所以你要給他下個什么封建迷信之類的,隨你便,但是它除了占卜還有什么?很多人學《易經》搞錯了,老是去研究哪些文字,研究文字干嘛,《易經》整本書的文字加起來不到五千字,就是甲骨文,也被研究透了,不就五千字嗎?它的麻煩在哪里?不在文字,在符號,陰爻陽爻變成不斷的排列組合出來的符號,符號系統那就真啰嗦了,你有你的破譯法,我有我的評價法。我是軍事家,我看的東西跟經濟學家是不一樣的,麻煩是在這里,《易經》除了占卜之后,還有什么呢?因為它是符號系統,所以它里面的排列組合隱藏著許多哲學的基因在里面,你能在里面挖掘到很多哲學思想,這是它隱藏的東西,但是沒挖掘來,誰挖掘出來的呢?《易傳》,《周易》相傳是周文王跟周公所說,《易傳》誰傳的呢?相傳是孔子或他的門人,一般掛在孔子名下,不掛他名下也對,孔子有個習慣叫作述而不著,包括掛在他名下幾本書,都是他口述,弟子記載下來的。解釋《易經》的,同時把里面的哲學的東西提煉出來,加以概括,當然概括的同時塞進去自己很多的私貨,這把儒家的那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很多理念也都放進去,那就變成了《易傳》本質上是一本哲學史,但是又占卜的內容。《易經》是占卜書,但是里面有哲學內容,《易傳》是哲學書,里面有占卜的內容。因為繞不開,你要解釋他肯定要回到原處來解釋,孔子玩的是哲學思想。孔子有個觀念叫作“子不語怪、力、亂、神”他只喜歡里面的哲學成分,那么問題孔子一介入,首先《易經》的地位就高了,到了漢代,獨尊儒術,隨著孔子地位高,這本書的地位也就高了。首先《周易》探討的是陰陽,陰陽是天地之道,天地自然的規律,那么你是論道之學,道家把它奉為經典,孔子他老人家參與了,那么儒家也把它當做經典。中國古代文化的三大主線,除了外來的佛,那么本土的兩個都把《易經》當做經典,到漢代地位很高,到宋代地位更高,所以它是群經之首,從古代的角度來評價的話,到現在沒有哪本經的地位比它高。問題是我們從小學、初中、高中,你什么時候學習過它的片段,沒有!群經之首你都毫無概念,僅剩下封建迷信,你怎么知道封建迷信的,老師講的,老師怎么知道的,老師的老師講的,那么下這種結論的人壓根就沒看過這本書,也沒研究過。還好現在中央也在開課,到處都有在辦班講解《易經》,后面的內容看時間,假如有時間就按《易經》來解釋。
沒學過,肯定聽過“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上面這張圖,陰陽就是兩儀,陰儀陽儀。 
再往下陽爻一橫不斷,陰爻一橫斷開。  太陽,比大還大,太陽實際上是兩個陽爻,太陽、少陰其實是從陽爻分化出去的。 你注意看,《易經》大概是這樣的,一個卦象 三爻卦,從下往上算, 最底下是初爻,中間的是二爻,上面是上爻。衍生也是從下往上算的,你先把陽爻原封不斷搬上去,就變成了太陽,少陰的初爻,這里雖然是陽爻,回想太極圖,陽中有個黑點,這個陽實際上陽中有陽,陽中有陰,假如陽中陽分裂出來,放到這里就變成了太陽。陽中含陰的部分分裂出來,這里就變成了太陰,同樣道理。這里陰爻搬上去就變成了初爻,這個陰搬上來就是少陽 ,陰中含陽搬上來就是太陰 。假如把它變成了太極圖,上面是太陽,陽最多,下面是太陰,陰最多,左邊是少陽,右邊是少陰。 少陽是 陰在下,你注意看右邊是屬陰,是從陰慢慢地陽氣增加,從陰生出來的,它的發展方向往陽多的方向,而這個少陰它是陽生出來的,發展方向是陰,所以二爻是陰爻 。上面組合就變八卦了,太陽原封不動搬上去,繼續由第一級陽分裂一個陽,分裂一個陰。少陰原封不動搬上去,第一級陽分裂一個陽,分裂一個陰,八卦就成型了。
其實有簡單的方法,把表畫下來,你再看這個八卦。  三個陽爻,三格白色的,乾卦;下面兩個白格,上面一個黑格,兌卦;兩白夾一黑,就是兩陽夾一陰,離卦;下面一格白,上面兩格黑,震卦。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極去哪里了呢?其實就是一個圈,這就是太極,真正的太極就是一個圈,分成兩份就是兩級。一般見到的圖準確一點的叫法是太極兩儀圖。從兩分法,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十六,二十四,六十四,往上推,這種兩分法,是陰陽的基本規律。關于卦象我就不解了,現在暫時用不上。講一下命名,比如 “乾卦”乾為天,但不是叫天卦,所有東西都不是原意。再比如 “坎卦”這個本意是水,它命名為“坎”。乾卦”如果叫天卦那就麻煩了,只代表天,把它變成寓意更模糊的好一點。所有跟天的意象相近的,都可以叫天,天在上,為乾,一家之主為乾,單位的領導為乾,一國之君為乾。那可以納入的意象有很多,不要定死了。象與不象的問題,它是個模仿工具制。你看 乾是三個陽爻純陽, 水怎么陰中還有陽?水不是很柔軟嗎?自然界中水是最柔軟的,自然界力量最大好像也是水,比如說高壓水龍頭,壓力夠大的話,墻壁能推倒、鋼板都能切下。柔中帶剛才是水的本性。所以現在很多人學習太極拳,打出來的拳都是軟綿綿的,哪里是太極!打出柔中帶剛,以天下至柔,馳騁天下至剛。所以說太極怎么能軟綿綿,太極怎么打架,別告訴我,古人創立太極拳是為了健身,健身是意外之喜。太極它第一意念肯定是能不能打,不說四兩撥千斤但是力度也不夠,四兩撥千斤肯定是有能耐的,但是在古代畢竟是以性命相博,四兩撥千斤殺傷力肯定是不夠的,摔跤是摔不死的。陰陽的本性就是兩個要素不斷變化,變來變去,一分為二,二分為四。書本上說可以一分為三,中醫理論構件過程中我需要說明六經,我就人為的多加一個,加的過程中可以加,但是,不是陰陽的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