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世丹 編輯:袁娜 美辰 婉毓 校審:梁磊 李雪 中國第一個地方電影節時至今日,中國長春電影節已經走過20多年,并成為這座城市最重要的文化符號。 這是中國第一個具有國際性質、持續舉辦時間最長的電影節,也是長春市的第一個品牌展會。那么,二十多年前,電影節究竟是如何在這座城市落地生根? ?第十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開幕式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改革開放逐步由沿海城市向內陸城市深入。長春,也在時代的洪流中尋找著自己前行的方向。當時,作為一個北方省會城市,長春的知名度很低,很多人甚至不知道還有這樣一座城市。 ?20世紀80年代 長春火車站 為了促進城市發展,一些人開始思考,如何獨辟蹊徑,提高城市知名度,擴大經濟貿易規模。當時流行的說法是“文化搭臺,經貿唱戲,旅游服務”,為城市做一張大名片,廣交朋友,吸引投資。 當時,有人提出,長春應該舉辦個電影節!以電影節為紐帶,為城市做個大廣告,讓長春認識世界,讓世界了解長春! 舉辦電影節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 在長春申報電影節的過程中,還有一些地方也在爭取舉辦電影節,但辦電影節離不開環境。當時,國家廣電部認為,中國最有資格舉辦電影節的有兩座城市,一是長春,二是上海。長春有長影。作為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搖籃,長春電影制片廠創造了中國電影史上多個“第一”,影響力極大。而上海有上影,同樣也是電影大廠。這兩座城市舉辦電影節不僅資格夠,而且地理布局上也比較合理,一南一北,各有特色。 ?長春電影制片廠
1991年12月18日,國家廣電部下發了批準舉辦長春電影節的958號文件。這標志著長春拿到了舉辦中國第一個電影節的許可證。當年批復的名稱是“92中國長春電影節”。從此,中國內陸終于有了自己的電影節。 ?長春電影節的958號文件復函 人們對長春電影節充滿期待。但1991年的長春,并沒有舉辦大型展會的經驗,首屆電影節的籌辦工作只能邊學習邊實踐。 不久,巨大的經費缺口令各項工作舉步維艱。 舉辦電影節是建國40多年來,長春舉辦的規模最大的活動,需要龐大的資金支撐。究竟怎樣才能化解這個巨大難題? 萬般緊急的關鍵時刻,整座城市行動了起來。 長春市委原副書記、第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組委會副主任邢志回憶道,當時長春的投入有一定困難,電影節是群眾的節日,我們的想法就是發動群眾捐資助節、辦節。 ?邢志 長春市委原副書記 第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組委會副主任 ?92’長春電影節對外經濟貿易洽談會 劉慎思,長春人民電影院的一名退休職工。多年來,他一直精心保存著一張特殊的榮譽證書。這是他為電影節捐款一百元,成為“92長春電影節”的第一位捐贈者時,收到的榮譽證書。在當年,一百元對于月收入僅為幾十元的劉慎思來說金額較大,但當他聽說長春要舉辦電影節時,一種夙愿得償的喜悅,令他毫不猶豫地捐款。 ?劉慎思 長春人民電影院退休職工 1992年3月6日,劉慎思成為長春市電影發行放映系統中首名為電影節捐款的職工。 這一年的春天,許多和劉慎思一樣的普通市民慷慨解囊,一場聲勢浩大的全民捐款行動開始了。 ?1992年長春市民捐款舊照 當年許多普普通通的長春市民,懷著對電影的熱愛和電影城的情結,用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對長春電影節的支持。 1992年,初出茅廬的畢海坤和前輩們一起投入到電影節開幕式的舞臺布置中,但購買工程材料的資金卻遲遲沒有到位。由于資金緊張,市政府征求東方大劇院的意見,當時的領導班子跟職工商量以后,把劇院當月的工資,進行了緊急調用來搭建舞臺。 首屆長春電影節共支出經費1560萬元,其中,全市企業、機關單位、市民的捐款近1000萬元。 電影節的進展牽動著每一個長春人的心,各種征集活動也得到了積極響應。 ?長春電影節節徽 萬眾矚目的文化盛宴?長春火車站前迎接嘉賓留影 這張拍攝于20年前的照片,定格了一個珍貴的瞬間。 電影節開幕前,大量參加電影節的嘉賓要坐火車到達長春。為了保證嘉賓下車后順利集合,組委會將接待任務層層分解給各個主要單位。 首屆電影節舉辦時,正是長春最炎熱的季節,大家舉著各式各樣的牌子迎接嘉賓們的到來。 首屆長春電影節吸引了許多著名電影人和其他領域的表演嘉賓,這些銀幕里的明星們來到長春人的身邊,讓這座城市里的人們興奮不已。十余年后,很多人依舊記得當年的一些細節和感受。2008年,在網絡論壇上,有人發起了關于追憶首屆長春電影節的討論,人們紛紛回復: 網友1:我記得胡慧中來了,我同學和她在南湖照了一張相,胡慧中戴了一頂方格子的前進帽。黑色的上衣,米色的褲子,比電視里漂亮。 網友2:我那時上初二,只記住一件事,看見凌峰了,戴個草帽,有幾個同學沖過去找他簽名都給簽了,當時羨慕的不得了。 網友3:我家就住在文化活動中心后,當時開幕式文藝晚會就在那里辦的,看見李谷一下車走過去了。 ?第一屆長春電影節活動現場 ?第一屆長春電影節李谷一和古月合影 1992年的8月,長春星光熠熠。很快,第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在無數人的期待中拉開序幕。開幕式的時間定在了當年的8月23日,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日期并不是組委會隨意確定的。 長春市原副市長、第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組委會副主任于福今介紹說,當時組委會請市氣象局查了50年的相關資料,推斷出8月23日的天氣晴好,于是就把電影節定在8月23日開幕。 電影節開幕的這一天,晴空萬里,風和日麗。 上午,6000名表演者組成的30個方隊走過地質宮廣場,經過解放大路、人民大街到新發廣場,一路上,歌舞蹁躚、鼓樂喧天。60多萬長春市民聚合到現場,整座城市沸騰起來。 ?第一屆長春電影節群眾文藝表演組圖 上午9點整,群眾文藝表演正式開始。 大型群眾文藝演出由車城新姿、星海之光、關東風采和巨龍騰飛四部分組成。第二篇章的星海之光展示了長春市民的風采,是整個演出最出彩的部分。 ?第一屆長春電影節大型群眾文藝表演 當人們沉浸在一系列精彩的文藝活動中時,電影節的評委們已經在開始了緊張的工作。第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參賽影片共有17部,評委由19位國內著名電影專家及有關人士組成。 第一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評委會主席、中共吉林省委原副書記谷長春回憶道:當時的評委吸收了方方面面的人:有老的電影藝術家,有著名的導演。有國內的各個故事制片廠的一席成員,也有我們長影的成員,長春主辦單位的一些負責同志。 ?第一屆長春電影節評委會評委合影留念 首屆中國長春電影節評選出長春金杯獎1個,長春銀杯獎3個,長春紀念杯獎若干個。 當時,中國人對電影獎項已不陌生。從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到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櫚獎,再到“奧斯卡”小金人。為了增強長春電影節獎項的專業性及影響力,組委會對電影節獎項進行了重新設計。 ?長春金杯獎 長春的雙陽地區梅花鹿非常有名,是梅花鹿之鄉。鹿又是一個特別聰明,深得大家喜愛的一種動物。組委會決定:將中國長春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命名為“金鹿獎”。 時至今日,這只靈動的金鹿已經成為長春電影節的標志,帶給許多中國電影人無盡的榮耀…… 在時代的風云變幻中,長春電影節走過了20載難忘的歲月,它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怎樣的榮光,經歷了哪些曲折,又是如何走出困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