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胡海牙八段錦效果很好,如果您對八段錦有一定了解,最好練習過,才能更好琢磨其中的微區別。 2. 胡海牙八段錦動作要求相對較難,練習時,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別強求一次做到位。 3. 胡海牙八段錦的練習時,身體放松,心理平和,這不是練武,不管它攻擊性,也不管“有力量”,這是導引術,核心還是“引體讓它柔軟”、“導氣讓它平和流暢”。 一定要讓自己舒適快樂地練習! 閑話不多說,開始正題。 今天說,胡海牙八段錦第七段“搖頭擺尾去心火”。 這一式,體育總局版為第五段,而且,這一段錦,胡海牙的練習方法也和體育總局版有一定差別,胡海牙借用了太極拳一些動作。 一、胡海牙八段錦“搖頭擺尾去心火”動作詳解為了便于網友理解,我先給出一個整體動作表現。 胡海牙“搖頭擺尾去心火”整體動作表現:彎身扭腰轉上身和頭部,雙手順勢劃弧推按掌。 上身動作是和體育總局版類似,手部動作不同,腳步略有差別。 具體動作如下: 動作一:預備式: 兩腳自然站立略比肩寬,膝蓋微曲,兩手抱掌于胸前。 動作二:右轉推按掌: 上身微微前傾,保持頭肩一致,不要勾頭;腰部帶動上身向右旋轉,兩腳以腳跟為圓心右轉,變成左腳尖內扣,右腳尖向右(右弓步);同時,雙手上提到胸前,右手變掌向右、向下劃弧,最終落于身體右側,左手變掌向右推。 胡海牙說這類似太極拳“摟膝拗步”的動作,最終效果參考下圖。 ![]() 楊澄甫太極動作 動作三:暗勁左掌八前推 緊接上個動作,右掌保持右側下按,左掌前推到不能再推時,保持動作,用暗勁前沖八次。 ![]() 動作四:左轉推按掌 緊接上個動作,身體放松,兩手放松,上身前傾,腰部帶動上身左轉,腳跟隨左轉,自然變成左弓步;兩手變掌,左手向左、向下劃弧,右掌向左前推。動作和動作二方向相反。 ![]() 楊澄甫太極動作 動作五:暗勁右掌八前推:緊接上個動作,左掌保持左側下按,右掌前推到不能再推時,保持動作,用暗勁前沖八次。 以上為一遍,重復八遍。 ![]() 動作六:收勢。 放松,回到起勢動作。 二、胡海牙版”搖頭擺尾去心火”與體育總局版區別胡海牙八段錦第七段“腰頭擺尾去心火”對應體育總局版八段錦第五段。 體育總局版“搖頭擺尾去心火”動作相對還要復雜一些,我在今年5月份發的#《八段錦動作研究4:最難“搖頭擺尾去心火”到底該如何練習?》#一文中,將其動作細化為十一個動作,即便去掉左右重復的動作,從起勢到結束也有八個動作。 ![]() 與胡海牙版主要不同在于,體育總局版強調“搖頭”和“擺尾”這個姿勢,因此,身體前傾從左到右,從右到左,之外,還增加了,頭部向后擺動回正的動作。對于“擺尾”的處理也練法各異,除了扭腰之外,回正動作還有腰部擺動。 ![]() 相對而言,體育總局版手部動作比較簡單,就是放到大腿上,只是有個彎曲到伸直的變化。 胡海牙版從動作上將是簡化了上身動作,變成了和手部動作一體化“搖頭擺尾”,坐胯扭腰轉身兩手推按一起形成。 三、胡海牙版”搖頭擺尾去心火”要領分析胡海牙自己講,他融合了太極拳的一些基本動作,我把它分析為四: 一是,坐胯扭腰的轉胯動作(太極拳有個基本功就是轉胯加云手); 二是,“摟膝拗步”的推掌和按掌動作(其實也是基本功云手的變化); 三是,弓步轉換動作; 四是,暗勁的運用。 胡海牙對太極拳有很深的研究,專門寫有“太極真詮”一文,把太極拳上升到“道”的層次。胡海牙認為,太極拳值得贊嘆的是“松而不懈,緊而不僵”,并將練拳和練功結合起來。胡海牙并將自己理解的太極拳理論整理為“太極真詮”,并認為太極拳可以與道家結合起來,有三種道理(精氣神)、三步功夫(骨筋髓)、三種練法(明、暗、化三勁)。 胡海牙八段錦中正是應用了其中的“暗勁”,屬于柔勁,是形神合往,兩手暗中用力拉回,內中有伸縮之力。 ![]() 但是,我認為,胡海牙八段錦“搖頭擺尾去心火”和太極拳是不同的,其作用也不是練功夫,而是導引。因此,在練習的過程中,有幾點需要注意: 一是,前傾和雙手運動的配合容易出現不暢快,容易前傾就忘記左右手,或者左右手動作到位了,前傾好像無法實現。因此,我認為,前傾幅度不宜過大,或者過于刻意前傾;此外兩手運動還是有個先后和節奏,劃弧的手在前,推掌的手在后,身體在中。最終實現,頸背和尾椎的拉伸。 二是,轉腰時,其實是一個回彈坐胯的力量,譬如向右轉腰,要先左變微微頓下左胯,然后又一個旋轉力帶動向右轉動。剛開始,可以用微微頓屁股緩慢轉動的方式感受腰部的螺旋扭動力。 三是,前推掌,用暗勁時,手臂不是完全伸直的,一定要有個弧度,是自然狀態下伸到不能再神,不是打直胳膊,這樣容易傷到手部筋不說,也失去了自然導引的意義。 有問題,歡迎留言或私信交流。 因本人白天工作,回復可能不及時,敬請諒解。 衛昌國學|用國學智慧探索內我大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