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語 陳其鋼被法國《費加羅報》譽為“中國當代音樂之王”,他的音樂才華在國際音樂舞臺上享有廣泛贊譽。2008年8月8日,隨著劉歡和莎拉·布萊曼在鳥巢唱響《我和你》,他的音樂飛向世界的各個角落。在陳其鋼身上有很多令人矚目的標簽,2008北京奧運會音樂總監、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國際作曲家梅西安的關門弟子、歐洲現代音樂核心區的作曲家、法國文學與藝術騎士勛章獲得者……事實上,在這些光環的背后,他始終是個一等一的音樂“活寶”。隨后,我們會陸續推出陳其鋼先生的系列作品,敬請關注! ![]() 《我和你》 作曲:陳其鋼 指揮:張藝 演奏: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陳其鋼祖籍浙江,生于上海,長于北京,父親陳叔亮是知名美術教育家、書畫家,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母親肖遠則是音樂教育家。幼時,父親喜歡帶著陳其鋼參觀博物館和古玩店,在家中學京戲、昆曲,與姐姐四手聯彈鋼琴,可以說,藝術家庭熏陶注定了陳其鋼的音樂之路。 陳其鋼以細膩的筆觸和真摯的情感在書中回憶了幼年的生活,父母、姐姐、老師、同學,甚至是家里的“大娘”,每一個形象都是如此的鮮活可愛,或許正是這樣溫暖友愛的氛圍塑造了當年無拘無束的少年狂,也塑造了日后堅持真我、決不妥協的陳其鋼。 1964年,陳其鋼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主修單簧管,他的音樂才華逐漸展露。但很快便進入了那個特殊的年代,作為“老三屆”,附中學子們的音樂教育受到了沖擊。然而,正是在這個充滿磨難的時期,陳其鋼鍛造出了堅毅的性格,培養了對音樂的深刻理解。特殊年代中的成長之路讓他更加堅定了走自己的音樂道路的決心,也是那段風雷激蕩的歲月使他邁出了音樂創作的第一步。 1965年,陳其鋼在北京家中吹奏單簧管,鋼琴伴奏是姐姐陳濱濱 1977年,重開高考之門,陳其鋼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距離成為作曲家的夢想更近了一步。考入作曲系的陳其鋼那年27歲,在名滿天下的“央院作曲系77級”中,陳其鋼年齡大,出名晚。彼時,譚盾、葉小鋼、郭文景、瞿小松等已開始小有名氣,日后也都成為了中國音樂界的翹楚。而陳其鋼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然而,在不久的將來,這位寂寂無名之輩拜了法國乃至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作曲大師級人物之一梅西安為師。 1983年,改革開放帶來的第三次留學潮,陳其鋼有機會憑借學習成績走出國門, 他以第一名的成績通過教育部全國研究生考試,并獲得法國政府獎學金,赴法國深造。 在那年出國深造的學子中,32歲的陳其鋼可謂是“高齡”,且考試內容對于藝術生而言并不簡單,何況競爭者中不乏清華、北大的優秀學子。而在音樂學院中,陳其鋼也不是那最出色的學生。然而陳其鋼就是憑著這股沖勁兒與韌性,成為音樂學院第一個也是唯一個獲得出國名額的學生。 留法期間,陳其鋼幾度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在異國他鄉里開始嶄露頭角。這些故事在這本自傳中有精彩的敘述。值得一提的是,陳其鋼得以拜世界級大師梅西安為師,首先要感謝的是在法國遇到的第一個貴人——老海員,他不僅拿出了全部的積蓄為陳其鋼的妻子擔保來法團聚,也為他找到了梅西安的地址。 陳其鋼懷著忐忑的心情為梅西安寄去了一封信,并未想到真的獲得了兩個月以后得以見到這位世界級大師機會。在友人的幫助下,他用全部的精力進行準備,深入了解梅西安、創作一首新作品,甚至詳細設計與梅西安的談話內容。可以說,陳其鋼再次憑借身上那股沖勁兒、韌性與無畏,敲開了大師本已關上的大門,破例被收為關門弟子,并逐漸與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從作藝到為人開始了脫胎換骨的轉變。 這段中西文化交流的歷程,讓陳其鋼的音樂創作更加豐富多彩,融合了東西方的音樂元素,展現了獨特的創作視角。這段經歷不僅僅是一次知識的積累,更是一次跨越文化界限的心靈歷程。 正如陳其鋼曾經自我形容:“我很像是一棵中國的樹在30歲以后被移植到法國的土地上。” 這句話是他音樂生涯的真實寫照。他的求學歷程從中國延伸到了法國,正如一棵樹的根須扎在中國的土地中,但樹冠則在法國的天空中生長。這種跨越國界的音樂之旅,不僅讓他接觸了西方音樂的精髓,也讓他的中國文化底蘊得以不斷深化。 1999年,陳其鋼曾與張藝謀合作過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這一次順利合作為之后的奧運音樂創作下了伏筆。 2000年春,張藝謀與陳其鋼討論《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音樂 2007年底的一天,張藝謀找到了陳其鋼。彼時的陳其鋼并未想到自己可以成為奧運會的音樂總監,與開幕式部的領導見面異常順利,就這樣,陳其鋼的奧運音樂之旅就此拉開了序幕。 書中作者回憶了諸多細節,而這些則將他的真實、純粹、無畏與絕不妥協展現得淋漓盡致。兒子陳雨黎為太極創作的音樂本受到贊賞,而為了避嫌,陳其鋼最終撤下了這首曲子;為了凸顯特色,在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情況下,陳其鋼向上級打報告大膽提出“修改國歌的和聲和配器”并得到了批準;面對音樂著作權歸屬問題,他絕不妥協,成為唯一一位不接受條款的藝術家,并最終為自己與所有藝術家爭取到附加條款…… 奧運之后,陳其鋼為張藝謀的三部電影《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和《歸來》創作了音樂,這些均受到了許多褒獎,《歸來》音樂還拿下了金馬獎。然而,從不做姿態的陳其鋼卻鮮少參加頒獎或表彰儀式。在他的心中,一件作品的價值,無論是否獲獎都不能改變它的命運。或許這份執拗是骨子里的,也或許陳其鋼記住了梅西安曾對他說:如果將來某一天我聽到某個作品,就知道是你寫的,你作為一個作曲家,你就成功了。在這位特立獨行的藝術家眼中,獎項與榮譽,鮮花與掌聲從來都不是他所最為看重的。 從幼年生活到邁入附中的大門,再至經歷動蕩重回大學之門,直至萌生出國的想法,旅法學習又歸來,這棵移植到法國的樹不僅存活了,還結出了具有中國風味并帶有獨特印記的個性化果實 。 現在,這棵樹,已然成為“移回中國的世界樹”。 欄目主持,美編:陸紹紅 ![]() 陳其鋼,1951年8月28日出生于上海,旅法華人作曲家,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1984年赴法國留學后,被梅西安收為關門弟子。1987年,憑借作品《夢之旅》和《源》,分別斬獲德國和意大利兩項國際作曲比賽大獎,這是他作為作曲家創作成熟的一個重要標志。1993年,陳其鋼榮獲“梅狄西斯莊園獎”。2004年,受聘擔任斯特拉斯堡愛樂樂團駐團作曲家,這是法國音樂歷史上第一位非法國本土音樂家獲此殊榮。2005年,他獲得了具有“法國諾貝爾音樂獎”之稱的“交響音樂大獎”。2007年6月,陳其鋼被聘為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音樂總監,為奧運會創作主題曲《我和你》。2013年,為了表彰陳其鋼在專業領域的成就以及在中法文化交流中所起的積極作用,法國政府向其頒發了象征國家榮譽的“文學與藝術騎士勛章” 執行編輯:阿蓉老師、張媚 責任美編:宋夢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