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藕是我們較常食用的一種蔬菜,是睡蓮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蓮藕的地下莖的膨大部分,又俗稱“蓮菜”!蓮藕通常種植在淺水塘中,其莖生于淤泥中,變態為根狀莖。成品蓮藕的品種有兩種,即七孔藕與九孔藕。又分為紅花藕、白花藕和麻花藕三種。紅花藕,藕形瘦長,外皮褐黃色、粗糙,含粉多,水分少,不脆嫩;白花藕肥大,外表細嫩光滑,呈銀白色,肉質脆嫩多汁,甜味濃郁;麻花藕呈粉紅色,外表粗糙,含淀粉多。蓮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一。藕為蓮實,中通外節,節連不斷,常被用作文房之飾,寓意“接連高升”。再者,藕諧音“偶”,與人間情緣密不可分。如恭賀新婚,是為“佳偶天成”;散買賣不散交情,則是“藕斷絲不斷”。綿長粘連的藕絲,即“偶思”,乃古典詩詞中表示“人之情義長久”之象征。現在正值秋季,氣候的突出特點就是干燥,而“秋燥”易傷肺陰,引起津氣虧虛,累及肺、胃、腎等臟器功能,誘發或加重肺氣腫、慢性咽炎、干眼癥、便秘、皮膚干燥等癥。為了潤燥,水生植物蓮藕當為秋季首推食材。若用藕制成藕粉,則又涼又甜,含有一股獨特的淡淡清香,既能消食止瀉,開胃清熱,滋補養性,調和人體內生態,確是滋補佳珍。 蓮藕別名不少,有蓉玉節、玉玲瓏、玉筍、玉臂龍等。洗凈的蓮藕潔白如玉,還有若隱若現的透明感。切開一看,截面上有許多小孔,看見來可愛極了,像是藝術家精心雕刻似的。細心的你肯定會發現,切口的汁液會拉出一縷縷“銀絲”,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藕斷絲連”吧!民諺有云:“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蓮藕作為秋季不可錯過的時令蔬菜,既可食用,也可入藥,其微甜而脆,人皆愛食。尤其是秋初時節的蓮藕最鮮嫩、最美味,營養也最高,適當多吃一些,可以潤燥、養肺,除秋燥,健脾益胃,養生好處極大。蓮藕作為食材,或燉、或燒、或炒、或涼拌,或熬湯、吃火鍋,口感清潤脆爽,都好吃;蓮藕作為藥材,可以清熱潤肺,涼血行淤,效果比很多味苦的草藥還要優秀。傳統中醫認為,藕性寒味甘,入心、肝、脾、胃四經,分生、熟,且生、熟藥性有別:生蓮藕性味甘寒,有涼血止血,除熱清胃之功;熟蓮藕性味甘溫,有健脾開胃,益血補心之功。清代《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蓮藕“以肥白純甘者良,生食宜鮮嫩,煮食宜壯老”;《本草拾遺》云其“消食止泄,除煩,解酒毒”;《滇南本草》云:“多服潤腸肺,生津液。”《本草綱目》里講:“藕生卑污而潔白自若,質柔而實堅,四時可食,令人心歡,可謂靈根矣。”李時珍對蓮藕的喜歡,溢于言表,甚至把它稱為“靈根”。值此“多事之秋”,氣候由熱轉涼季節,吃蓮藕正合時宜! 蓮藕生長于泥土中,但本質潔白,中國人常以藕“出污泥而不染”形容為人清廉高潔。明代陳達叟在《本心齋蔬食譜》談到藕時,曾賦以“中虛七竅,不染一塵,豈但爽口,自可觀心”的贊詠詩句。蓮藕作為食物,既水潤,又爽口。最難得的是,蓮藕生得白皙,讓人看了都能降降心火。韓愈這樣說:“冷比霜雪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秋季正是蓮藕豐收的季節,天氣逐漸轉涼,而且氣候比較干燥,我建議大家平時多吃些蓮藕,對于養陰清熱,潤燥都有比較好的效果,尤其是各位女性朋友更為適合。俗話說女子想要養出好氣色,需“不可三日無藕”。從中醫角度來分析,女子偏陰而有月經,容易經血失調,而蓮藕甘寒,既能涼血止血,又可養血,正是女性適合多吃的食物。再者多吃蓮藕還能美容養顏,尤其是對于那些因體熱而引起滿臉痘痘的女性朋友來說,多吃蓮藕更可起到一個祛痘的作用,同時還增加肌膚彈性,讓皮膚看起來更有光澤。對于那些膚色暗黃的女性來說,日常多吃點蓮藕的話,有助于吃出好氣色。正如《食療本草》中記載:蓮藕可“養血、補氣、養神,久服輕身延年”。另外,婦女產后當忌食生冷,而惟獨不用忌蓮藕,就是因為蓮藕有很好的消瘀作用,有“新采嫩藕勝太醫”之說。蓮藕煮熟,其性也由涼變溫,有養胃滋陰,健脾益氣的功效,當為一種很好的食補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