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國時期非常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其實本名并非如此,他真正的名字早已失傳,而“孫臏”也是后世為了方便記錄才給他起的名字。 至于為何會以“臏”字給他命名,還要從他被同門師兄弟龐涓陷害,遭受了被挖去髕骨之刑,從而后世稱他為孫臏,但世人卻一直不解,這同門師兄弟為何會走到手足相殘的一步?孫臏又是如何被挖去的髕骨? 直到1972年,出土于山東的一竹簡揭開了其中的真相,而竹簡中關于孫臏的記載,也讓很多人見識到了他不為人知的一面,他做的很多事情甚至比被挖髕骨還要殘忍! 01輕信于人被挖去髕骨 ![]() 要說起戰國時期最厲害的牛人,那絕對非鬼谷子莫屬了,拜到他門下的弟子,隨便拎出來一個就是奇人異士。 孫臏、龐涓以及張儀、毛遂等奇才正是師出鬼谷子名下,個個都能稱得上是英雄豪杰。 而他的這些弟子中,被世人討論最多的就是孫臏與龐涓的愛恨情仇了,師出同門的兩個人,本來應該算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但最終卻落得了個自相殘殺的結局。 ![]() 龐涓和孫臏最開始是同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龐涓先一步出師下山去歷練,而等到孫臏下山的時候,龐涓已經是魏國的一名大將了。 歷史中的龐涓一直深知自己的能力不如孫臏,若是孫臏下山之后投靠別的陣營,那自己絕對斗不過他。 但如果孫臏投靠魏國,以他的能力絕對會爬到自己頭上,那么屆時魏國怎么還會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 于是龐涓就起了壞心思,以“舉薦”他的借口假意邀請孫臏到魏國,而對這個同門師兄弟毫無防備的孫臏,就這樣興沖沖的去了。 但誰成想最終卻遭受到了龐涓的陷害,被處以“臏刑”,也就是挖去了他的膝蓋骨。
![]() 但之后還有傳言說這二人本來的關系是非常不錯的,龐涓當初也是盡力像魏慧王舉薦的孫臏,只不過二人在后續的合作謀事中產生了利益分歧才交惡的。 而孫臏又恰好有反客為主的手法和手段,所以龐涓為了不讓孫臏搶了自己的立足之地,所以采用的下三濫的招數來陷害孫臏。 02復仇之路 ![]() 龐涓本來肯定會以為孫臏一個失去了行動能力的奴隸翻不起什么風浪,但這樣只能說他對這個在一起生活多年的師兄弟還不是很了解。 這樣的情況如果換做別人,這輩子可能真的就這樣了,但孫臏卻并非一個坐以待斃的人,他一直在等待一個可以翻身的機會。 而齊國派出的到魏國出訪的使者,就是孫臏一直在等待的機會! ![]() 孫臏在得知齊國派遣使者來的時候,就私下里秘密拜見了齊國的使者,不光是同門師兄弟“毛遂會自薦”,孫臏同樣也會!
而不完整的身體和內在才比起來也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畢竟傷了腿又不是傷了腦子,絲毫不影響他給齊國出謀劃策。 ![]() 龐涓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孫臏會混到齊國使臣離開的車駕中一同離去,等到他發現人不見了的時候,孫臏已經到達了齊國。 孫臏的才能極的齊國大將田忌的重視,通過田忌的舉薦,孫臏被齊威王任命為輔佐田忌打仗的軍師,先后幫助齊國拿下了桂陵和馬陵兩戰的勝利。 ![]() 而孫臏最著名的一場謀略就是“圍魏救趙”了,在龐涓的謀算下,魏國大軍一路戰勝趙國逼至邯鄲城下,趙國無力敵之,連忙向齊國尋求幫助。 田忌得知此事后準備帶大軍前往邯鄲支援,但是卻被孫臏給攔住了。 在孫臏看來,魏國必定舉全國之兵力去攻打趙國,若是他們領兵前去硬碰硬,結果并不好說。 ![]()
果不其然,龐涓帶領大軍回朝救援的途中,被早已埋伏在桂陵的齊軍連連擊敗,龐涓也成了齊國的俘虜。 但又因后續齊國兵力不敵魏國,只能被迫將龐涓給放了回去。 ![]() 公元前343年,魏國和齊國再次正面對戰,孫臏仍然是作為軍師輔佐齊軍大將,而魏國的統帥也仍舊是老仇人龐涓。 龐涓固然非常聰明,但他的計謀和手段遠遠比不上孫臏,再加上龐涓對孫臏的恨已經讓他有些喪失理智,根本冷靜不下來思考,陷入了孫臏早已為他準備好圈套,最終死在了馬陵之戰中! 03孫臏也并非良善之輩 ![]() 在后世看來,龐涓落得了這個下場,是當初他陷害孫臏、挖他膝蓋骨的罪有應得,成為了大家口中不仗義的唾罵對象。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孫臏,接連獲得幾場大戰的勝利、為自己報仇的經歷簡直就是一本巨大的爽文小說。 雖然龐涓的做法確實屬于上不了臺面的下三濫招數,但孫臏也并非完全的良善之輩,他做的有些事情甚至比挖骨更殘忍! ![]()
專家在對兵書進行多方對比后確定,這本兵書正是失傳已久的《孫臏兵法》,是當初孫臏對自己所用到的兵法的記錄。 當大家看了孫臏在一些事情的做法后,才堪堪理解了一點龐涓容不下孫臏的原因! ![]() 公元前353年,得知衛國不敵魏國大軍的齊威王,派遣孫臏和田忌前去支援,孫臏同樣沒有采用證明硬碰硬的方法,而是先決定攻打魏國的平陵地段。 而他的謀略是先讓兩名不擅長帶兵的將領去攻擊魏軍駐扎的營地,等二維將領戰敗去世后,再令大軍直取大梁,那兩位將領的戰敗和死亡也全在孫臏的謀劃范圍之內,此舉正是為了讓魏國大軍放松警惕。 當魏軍看到前去攻打他們的竟然是這毫無章法、沒有什么戰斗力的軍隊時,自然會覺得此次前來的齊軍戰力都很弱,龐涓自然也會掉入他們的陷阱。 ![]() 雖然在中國古代,丟卒保車戰術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為了制造自己不懂兵法的假象,孫臏就能眼睜睜的看著那兩位將領以及眾多戰士的生命,就這樣不明不白的犧牲在了他的計謀之中。 太過于仁慈是上不了戰場領不了兵這句話本沒錯,但即使那兩位將領是庸才,但總的來說都是一條生命。 這樣為了勝利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甚至不惜犧牲自己手下兄弟生命的做法,和龐涓又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呢? ![]() 單從他對待自己士兵的生命就不甚在意這件事上,就能瞧得出孫臏并非完全良善之輩,雖然當初他和龐涓同在魏國做事,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即使龐涓不對孫臏出手,二人若真到了為了利益產生分歧的時候,很難保證孫臏不會對龐涓出手。 但龐涓此人歹毒也確實是事實,他和孫臏二人能有很辣的手段其實也不足為奇,畢竟他們同時出自于鬼谷子之門,最初受到教導就是不狠不成大事,并未受到什么儒家之道,所以也不怪他們都以自利自尊為主。 參考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