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樾之教授,深耕杏林四十余載,對腫瘤治療領域積累了深厚的臨證經驗,尤其在原發性肝癌、肺癌、大腸癌等臨床常見且高發的癌瘤辨治上,造詣頗深。以下著重闡述羅樾之教授在治療肺癌方面的獨到見解與臨床經驗: 一、羅樾之教授治療肺癌的臨床經驗1. 洞悉病機,緊扣痰、瘀、毒、虛,細分四型精準施治羅樾之教授深刻洞察肺癌之病機,認為其根源在于脾肺失和,正氣虛損,外邪趁虛而入,導致肺氣郁滯,津液輸布失常,聚而成痰,痰凝則氣滯血瘀,毒邪內生,最終形成痰、瘀、毒相互膠結的病理狀態。在此基礎上,羅教授將肺癌細分為四大基本證型:肺郁痰瘀型、脾虛痰濕型、陰虛痰熱型及氣陰兩虛型。每種證型均圍繞“痰”為核心,但各有側重,如肺郁痰瘀型強調痰瘀互結,脾虛痰濕型則凸顯脾虛生痰之特點。 2. 強調“痰”、“虛”并重,創立益氣除痰核心治法羅樾之教授認為,肺癌的發生發展,雖痰、瘀、毒、虛四者交織,但“痰”與“虛”尤為關鍵。痰乃有形之邪,易阻氣機,流竄經絡;虛則正氣不足,難以御邪。對于中晚期肺癌及老年患者,羅教授更是強調“虛”為本,“痰”為標,治療時應兼顧扶正與祛邪,尤以益氣除痰為核心治法。益氣旨在增強肺氣,同時兼顧脾腎之氣,以固本培元;除痰則依據痰之寒熱燥濕不同,靈活采用溫化、清化、燥濕、潤燥等法,以化痰散結,祛邪外出。這一治法不僅切中肺癌病機,尤其適用于脾虛痰濕型患者,顯著提高了臨床療效。 3. 科研成果轉化,推動中醫藥治療肺癌新進展基于深厚的理論功底與豐富的臨床經驗,羅樾之教授帶領團隊,將益氣除痰大法應用于臨床實踐中,并成功研制出天龍抗癌片、清肺保金片,金蟬利咽合劑等治療肺癌的中成藥。這些制劑不僅傳承了中醫藥精髓,還融入了現代制藥技術,確保了療效的穩定與可控,為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同時,羅教授的研究成果也進一步推動了中醫藥在腫瘤治療領域的發展,為國內外同行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與借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