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這幾年,“底層邏輯"成為社會的流行語。無論是商業巨頭還是網紅主播,都把“底層邏輯”掛在嘴邊。他們的諄諄教誨讓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開始相信,我們與成功人士的差距主要在于“底層邏輯”。 前些年流行“頂層設計”。就是今天鼓吹“底層邏輯”的這些人,在當年苦口婆心的教導我們,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關鍵在于他們擅長“頂層設計”。言下之意則是,你之所以不如意,怨不得別人,只能怨自己沒有做好“頂層設計”。 說得都有道理,這一點必須承認。所以他們好像是告誡人們:就不要怨天尤人了,既沒做好“頂層設計”又沒參透“底層邏輯”,日子沒過好,責任全在自己。事實上他們的作用也僅限于此。 “底層邏輯”本義指事物運行和發展的內在規律。但被人們掛在嘴邊“底層邏輯”不是這個意思,是指個人對事物發展內在規律的根本認識。前者是客觀的,后者是主觀的。 “頂層設計”和“底層邏輯”均與人的認知有關,也可以說取決于個體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能力。這一點被認識到之后,網上立即出現一大群販賣認知的人。他們寫文章、拍視頻、推銷書籍,以各種方式兜售各種高級認知??磶讉€視頻、讀幾本書、聽幾個故事,真的能夠提升認知水平嗎?其實這本身就是個認知問題。 毫無疑問,認知與學習有關,但更不容置疑的是,我們的經歷以及我們所處的環境,塑造了我們的認知。“貧窮限制了你的想象”,這句話聽著挺扎心,但道理確鑿無疑。 我想說的是,還有另一種“底層邏輯”,那就是“底層人”的邏輯。他們為什么那樣看問題想事情,并不是因為他們的認知水平低,而是因為他們的社會階層低。處于他們所處社會階層,面對他們所面對的問題,那些自詡認知水平高的人,估計也不會比他們鄙視的對象高明到哪去。 住在老家,天天跟街坊四鄰泡在一起,聽他們點評國際國內局勢、拉家長里短,讓我強烈的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目光短淺嗎、他們觀念落后嗎、他們思想狹隘嗎,答案是肯定的,但并不完全是認知水平所導致。今天不上班今天就沒收入、大桃賣不出去就要爛地里、一個人一場大病整個家庭就要傾家蕩產,面對這種境況誰還好意思指責他們目光短淺、思想狹隘、觀念落后呢?他們所恪守的“底層邏輯”其實是“底層人”的邏輯。 年輕時候瞧不起父母,自以為高明的我覺得他們這也不行、那也不對。如今,我的態度變了,但并不是認同了他們,而是理解了他們。生我那天,母親依然出工下地。感覺不適她才獨自回來,燒水鋪炕,在炕席下墊上灶灰,用以吸收分娩時流出的羊水和血,并找來街坊大奶奶幫忙。一切準備就緒后這個高齡產婦才躺到炕上,迎接我的出生。經歷這些后你還指望她在教育子女上有什么深謀遠慮嗎?絕不可能! 認知與環境的微妙關系讓有些人以為認知占主導地位,但忽視了環境對認知的塑造。一個人的認知影響著一個人的境遇,但一個人的境遇也影響著一個人的認知,其互為因果,片面強調任何一方,都有失公允。 所以,空喊轉變觀念、提升認知水平,都是騙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