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元認知心理工作室轉載分享 2024年10月11日 12:54 編者薦語: 用力催逼,讓孩子承受這個年齡不該有的壓力,未來的路不見得一帆風順。尊重孩子的成長發展規律,把成長的空間還給孩子,耐心陪伴,孩子才有發展的后勁!我們一起共勉。 我是一個單親媽媽,現在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收入頗豐。兒子6歲時,我跟他爸爸因為三觀不合,頻繁爭吵,最后和平分開。從那之后,我就一個人帶著孩子,一邊努力工作,一邊雞娃。因為是名校碩士,加上工作用心,管理團隊也很有章法,事業上不斷晉升。可能是管理者當久了,在家里,我也貫徹公司那一套,把兒子的日常表安排的緊鑼密鼓,時間嚴謹到每一刻鐘。我深知,人和人其實沒什么太大的差別,關鍵就在于從小到大,每一分鐘的時間利用,每一天的努力程度。在我的嚴格管教下,兒子四歲左右,就認識幾百個英語單詞,幾十首古詩詞。寒暑假,各個輔導機構輪著去,六年級時,英語已經學到了初二的內容。小學畢業,兒子順理成章,考入了我們市有名的示范初中。重點初中學霸匯集,家長們也很卷,一分之差,名次就能落下十幾名。在這么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兒子依然表現優異,他保持著年級前10%的好成績,其中,英語幾乎總是滿分。我原本以為,雞娃這些年,總算是沒白付出,見到了成效。如今,兒子已經不用我督促,能主動自己“卷”自己了。一上課就睡覺,根本不聽課、不學習。定好的輔導班也不去,背著我逃課。等到我發現時,已經為時已晚,他開始找各種理由,不想去上學。請假后,就躲在房間里,熬夜打游戲,睡到中午才起床。兒子的墮落,令全家人感到震驚,特別是一直照顧他生活的外公外婆,和我一起好言相勸,可兒子根本不為所動。那段時間,我們用盡了一切能想到的手段,從講道理、講利弊、談理想、談未來,到生氣責罵,再到最后低聲懇求,發動親朋好友,甚至兒子的同學、老師來輪番勸說。初二期末考試,兒子也沒有參加。眼看著還有一年,就是中考了,我心急如焚。繼續這樣下去,兒子的學習就完了,以后上不了高中,人生也完了啊!我真的難以理解:為什么一個出類拔萃的學霸,明明已經在求學之路上領先,卻不能堅持下去,而是要主動倒在半路上?為了改變兒子,我也是被逼著去學習如何教育青春期階段的孩子,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這才發現——孩子的厭學躺平,很大程度正是我這些年持續超前雞娃導致的。幼兒園、小學、初中超前學,持續搶跑,長期、巨大的壓力累垮了孩子,也耗光了他的能量。太早、太快、太多的學習,短期能讓孩子的成績領先,但長期以往,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面臨雙重打擊。還不成熟的心智,承受著本不該有的巨大壓力,最終不堪重負,徹底躺平。 國外一項研究表明,很多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背后都跟大腦的過快發展密不可分。但這并不是好事,因為它阻礙了大腦的適應能力,又會進一步引發心理健康問題。長時間剝削腦力,讓孩子習慣了按部就班的努力,但卻失去了主動進取的欲望。到了青春期,更大的壓力和競爭激烈的環境,進一步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這樣的雞娃,開始的越早,時間越久越長,問題出現的可能性就會越大。過去這些年,因為失敗的婚姻,讓我格外重視對兒子的培養,來證明自己。高壓的職場環境,又讓我養成了高效嚴苛的思維和習慣,希望通過早學多學,讓孩子趕超別人,贏在起跑線上。十幾年來,孩子幾乎天天連軸轉,比上班的成年人還要忙。他不被允許停下來,沒有玩耍的時間,鞭打快牛的結果就是孩子缺乏后勁,厭學躺平就在一夜之間。現在想想,兒子的突然厭學背后,一定經歷了很多個痛苦掙扎、自我勉勵的夜晚。答案是肯定的!教育孩子,任何時候開始調整,都來得及!想要喚醒厭學躺平的孩子,家長要做到這兩個關鍵點。1、放下“高期待”、“嚴管理”,讓孩子過這個年齡該有的生活青春期出現心理問題的孩子,往往出自父母重視教育的家庭。這一現象的原因,并不是因為重視教育不好,而是孩子長期在這種高期待的環境下成長,他們一直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種看不到盡頭的努力,和害怕完成不了任務的恐懼,讓孩子一直生活在力所不及的無力感中。過去,因為經歷和工作環境,我對兒子的未來充滿焦慮。我認為,如果兒子不夠優秀,就會被甩下,我奮斗的一切也毫無意義。我看似很愛兒子,但我真正關心的,不是兒子想要做什么人,而是能超過誰。我把高壓職場環境中的清單式管理,爭分奪秒的節奏運用到幼小的兒子身上,不停驅趕他努力。違背了孩子的自然發展規律,加上不合理的超前超綱學習,剝奪了孩子的童年。現在,我不再勸說、催促兒子學習,而是陪伴他一起停下來,體驗這個年齡孩子應該有的生活。我轉給他一大筆零花錢,告訴他,從現在開始,你可以完全不用想學習的事,想玩什么就玩,想做什么就做。兒子是個籃球迷。過去,我怕運動耽誤學習時間,不答應他打球。那段時間,我真的做到了一句都不提學習,發自內心支持兒子的愛好,感受他的快樂。國外一項研究發現,運動可以改變大腦神經元結構,調整改善情緒狀態。打球出汗,很好的排解了兒子的壓力和負面情緒,他整個人的狀態,都肉眼可見的陽光起來。他不再像過去那樣,把自己鎖在屋里,而是愿意跟我呆在客廳,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幾句。他對我說,以前,他覺得活著很累,不斷的逼自己學習,精神緊繃,生怕被別人趕超。這樣的人生,讓他經常懷疑有什么意義,甚至覺得生命也沒什么可留戀的。現在,大白天就能在戶外打球,感受陽光曬在自己身上,風吹過皮膚的感覺。長這么大,他第一次感覺到,生活是有意思的,未來的人生是充滿希望的。一直學習,永不停歇,養不出有后勁的孩子。自由而豐富的童年和少年時光,才會讓孩子對人生充滿希望。2、做青春期孩子的“成長隊友”,而不是管理者、指揮者、領導者。因為是單親家庭,這些年,我跟兒子的關系一直很緊密。我的付出和努力,他都看在眼里,所以從小到大,他的配合聽話和努力,也是為了不辜負我的期望,讓我滿意。面對兒子,我就像一個領導,不斷指揮他執行、趕進度、交成績。我雖然給了他全部的愛,卻從沒傾聽過他的感受,不知道他遇到了什么問題。直到孩子拼搏到無能為力,耗光了所有的生命動力,我才在震驚和心疼中,幡然醒悟。與其拼命雞娃,把孩子逼到懸崖,不如放開手,慢下來。通過學習,我懂得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征,他們渴望的,是一個朋友式的家長,而不是一個只會發號施令的領導。跟他相處時,我也盡量少說話,不再不斷嘮叨,輸出自己的想法。而是多傾聽孩子,了解他的煩惱和難題。當兒子發現,我的建議少了,評判少了,焦慮少了,真的徹底變了一個人時,他也隨之改變。他開始逐漸向我吐露他的焦慮,他的迷茫。聊起小時候周末趕場輔導班的事,他越聊越激動,聲淚俱下,控訴我對他的壓迫。他告訴我,也想過求我別再逼他上那么多課。可話到嘴邊也開不了口,因為他知道,我不會答應。有好幾次,他都想,來個車把自己撞死吧!這樣,自己就不用天天學習了。兒子的話,令我感到后怕。原來,我差一點就要失去他了,可自己卻全然不知。相反,我還沉浸在雞娃成果的喜悅中,不斷加碼。那段時間,兒子盡情的發泄內心壓抑了多年的委屈和不滿。我只是默默傾聽,不為自己辯解,也不去講什么大道理。在征求了兒子的同意之后,我還為他聯系上一位經驗豐富的心理咨詢師。兒子每周去一次,每次2個小時。通過專業的指導,兒子的負面情緒有效排解,心理狀態明顯改善。他告訴我,請假期間,關系好的幾個同學一直在給他發筆記和試題,他想用一個月的時間,把落下的進度趕趕。兒子想了想,說數學吧,等我告訴你補幾節,剩下的都不用,我自己看書和筆記學就可以。看到他這么有信心,我很高興,但我也鄭重的告訴兒子:人生在世,沒有不犯錯的人。過去,媽媽就做錯了一件事,那就是逼你超前學習,期待太高。雖然我的發心是為了讓你更好,但事實證明,這樣的理念是不科學的,也沒有意義。媽媽想明確的告訴你,學歷和好工作都不是目的,健康幸福才是。對于過去給你造成的傷害,媽媽真心道歉,未來的日子,你的學習就自己做主吧。 兒子明顯很受觸動,他沒說話,只是上來擁抱了我一下。補充了生命能量,喚醒了內在動力,兒子很快又找回了學習狀態。他本身基礎扎實,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成績飛速提升,又回到了學霸的行列。只是這一次,我相信,他的學習只是為了自己。陪學霸兒子走出極度厭學的困境,我想對一心雞娃的家長們說:用力催逼,讓孩子承受這個年齡不該有的壓力,未來的路不見得一帆風順。尊重孩子的成長發展規律,把成長的空間還給孩子,耐心陪伴,孩子才有發展的后勁!我們一起共勉~ 如果你孩子進入青春期,出現厭學、叛逆、沉迷手機、不想去學校、甚至抑郁休學等問題;想要深入溝通,可以找老師詳細聊聊,你的困惑將會在第一時間得到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