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文化財富,是五千年文明和智慧的結晶。學習傳統文化,不僅能夠豐富自身內涵,更好地修身養性,還能從古人那里汲取無盡的經驗和智慧。 1、三皇五帝是誰? 關于三皇五帝,歷史上的說法不一,但一般認為,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三人為“三皇”;黃帝、顓頊、帝嚳、堯帝、舜帝,合稱“五帝”。 2、為什么說周公是儒學的奠基人?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的第四子,是西周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相傳他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對中國歷史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被后人尊為“元圣”,是孔子最為崇拜的古代圣人之一。 3、為什么稱孔子為“圣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一生周游列國,推行禮樂治國,但終究未能成功。后來他回到魯國,開始著書講學,為民間私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他與弟子重新編訂了《五經》,對中國思想和學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鬃邮侨寮覍W派的創始人,被后世尊為“萬世師表”、“至圣先師”。 4、孟子為什么被稱為“亞圣”? 孟子,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因為他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儒家學說,對儒學做出了巨大貢獻,所以后人尊奉他為“亞圣”,也就是儒家學派的二號人物。 5、四書五經是哪些經典?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6、六藝是什么? 周朝時期,貴族教育的六種技能:禮、樂、射、御、書、數。 7、儒家十三經指的是哪些? 《易經》、《尚書》、《詩經》、《周禮》、《禮儀》、《禮記》、《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8、“三綱八目”是什么? 三綱: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大學》中所提出的三綱八目。 9、什么是“十六字心傳”? 就是《尚書》中講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p> 10、什么是“孔門三戒”? 君子有三戒:少之時,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11、道家就是道教嗎? 道家和道教有一定的關系,但不能說道家就是道教。 道家是一種思想流派,以黃帝、老子、莊子、列子等為代表人物。道教則是兩漢時期張道陵創建的一種宗教, 12、“河圖”、“洛書”是什么? 距今七八千年前的伏羲時代,有一龍馬從黃河躍出,身上刻有“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的數字,就是我們常說的“河圖”。 相傳大禹治水時,有一神龜從洛河爬出,背上排列著一串數字:“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這就是“洛書”。 13、“天干地支”是什么? 天干地支是在古代記時用的。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4、“五行”是什么?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萬事萬物的五種基本屬性。 15、“陰陽”是什么? 最初的意思是“向日為陽,背日為陰”,后來擴展為一切事物相互對立又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一般來說,看得到的為陽,看不到的為陰。 16、“玄學”是什么? 玄學,又稱魏晉玄學,就是研究幽深玄遠問題的學說,是中國魏晉時期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 17、中國佛教有哪些宗派? 主要有八大宗派:法相宗、三論宗、天臺宗、華嚴宗、禪宗、凈土宗、密宗、律宗。 18、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是哪些? 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 19、道教四大名山是哪些? 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齊云山。 20、古代婦女的“三從四德”是什么? 三從: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 四德:德行、言辭、容貌、技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