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追加訴訟參加人,首先想到了我曾經備戰(zhàn)法考的時候聽戴鵬講的普通共同訴訟與必要共同訴訟,當時學的稀里糊涂的,不知孫云。直到工作后,現(xiàn)實中遇到了案件,才被點醒。本篇文章就是因近期辦理的案件涉及到追加第三人的問題,當時進行的梳理,為了知識點的完整性,順帶就把追加原告、被告進行梳理。追加原告不是重點,大家可能會想原告也需要追加嗎?答案是的,更多體現(xiàn)在遺產繼承方面,具體在文中進行解釋。本文梳理的目的就是對追加被告、追加第三人進行總結。如有不對的地方,望批評指正。普通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在兩人以上,訴訟標的屬于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的,當事人也同意共同審理的共同訴訟。普通共同訴訟是一種可分之訴。必要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兩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共同的,人民法院必須作為一個案件合并審理的共同訴訟。 必要共同訴訟是一種不可分之訴,不可分的原因在于共同訴訟人一方對訴訟標的要么有共同的權利,要么有共同的義務。法律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23修正)》第五十五條 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二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個體工商戶、個人合伙或私營企業(yè)掛靠集體企業(yè)并以集體企業(yè)名義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掛靠人和被掛靠人為共同訴訟人。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2修正)第五十四條 以掛靠形式從事民事活動,當事人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該掛靠人和被掛靠人為共同訴訟人。個體工商戶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業(yè)主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2修正)第五十九條 在訴訟中,個體工商戶以營業(yè)執(zhí)照上登記的經營者為當事人。有字號的,以營業(yè)執(zhí)照上登記的字號為當事人,但應同時注明該字號經營者的基本信息。營業(yè)執(zhí)照上登記的經營者與實際經營者不一致的,以登記的經營者和實際經營者為共同訴訟人。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2修正)第六十條 在訴訟中,未依法登記領取營業(yè)執(zhí)照的個人合伙的全體合伙人為共同訴訟人。個人合伙有依法核準登記的字號的,應在法律文書中注明登記的字號。全體合伙人可以推選代表人;被推選的代表人,應由全體合伙人出具推選書。企業(yè)法人分立的,分立后的法人為共同訴訟人。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2修正)第六十三條企業(yè)法人合并的,因合并前的民事活動發(fā)生的糾紛,以合并后的企業(yè)為當事人;企業(yè)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動發(fā)生的糾紛,以分立后的企業(yè)為共同訴訟人。借用業(yè)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等關系中出借單位與借用人應為共同訴訟人。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2修正)第六十五條借用業(yè)務介紹信、合同專用章、蓋章的空白合同書或者銀行賬戶的,出借單位和借用人為共同訴訟人。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 22修正)第七十二條 共有財產權受到他人侵害,部分共有權人起訴的,其他共有權人為共同訴訟人。因保證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債權人向保證人和被保證人一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保證人和被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債權人僅起訴保證人的,除保證合同明確約定保證人承擔連帶責任的外,人民法院應當通知被保證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債權人僅起訴被保證人的,可只列被保證人為被告。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2修正)第六十六條 因保證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債權人向保證人和被保證人一并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當將保證人和被保證人列為共同被告。保證合同約定為一般保證,債權人僅起訴保證人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被保證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債權人僅起訴被保證人的,可以只列被保證人為被告。在繼承遺產的訴訟中,部分繼承人起訴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被通知的繼承人不愿意參加訴訟又未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人民法院仍應把其列為共同原告。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2修正)第七十條 在繼承遺產的訴訟中,部分繼承人起訴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被通知的繼承人不愿意參加訴訟又未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人民法院仍應將其列為共同原告。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2修正)第七十一條 原告起訴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要求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為共同被告。原告起訴代理人和相對人,要求承擔連帶責任的,代理人和相對人為共同被告。實踐中,應當追加的共同原告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按照權利義務對等原則,人民法院不再需要合一確定其與其他共同訴訟人的實體權利義務,自然也就不需要再要求其參加訴訟,在此情形下,人民法院可不予追加其參加訴訟。應當追加的共同原告不愿意參加訴訟,又不放棄實體權利的,如司法解釋第七十條規(guī)定的“在繼承遺產的訴訟中,部分繼承人起訴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被通知的繼承人不愿意參加訴訟又未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情形,考慮到該應當被追加的原告放棄的僅是程序權利,其實體權利義務仍應當合一確定,此時,人民法院仍應將其列為共同原告。鑒于其明確表示不參加訴訟,根據(jù)民事訴訟法有關缺席審理和缺席判決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可以對案件進行審理并依法判決(同一中的第8點)。法律規(guī)定:《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 人民法院追加共同訴訟的當事人時,應當通知其他當事人。應當追加的原告,已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可不予追加;既不愿意參加訴訟,又不放棄實體權利的,仍應追加為共同原告,其不參加訴訟,不影響人民法院對案件的審理和依法作出判決。 法律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23修正)》第一百三十五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由于法律賦予原告選擇確定被告的訴訟權利,那么訴誰、不訴誰應當尊重原告的意見。對于被告提出追加共同被告的申請,人民法院經審查認定確屬必要的共同訴訟遺漏了當事人的,應當行使法官釋明權,告知原告并征求其意見。原告同意追加的,裁定準許;原告不同意追加的,可以借鑒行政訴訟法的規(guī)定,列為第三人參與訴訟。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2修正)第七十三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五條的規(guī)定,通知其參加;當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追加。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申請,應當進行審查,申請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申請理由成立的,書面通知被追加的當事人參加訴訟。法律規(guī)定:當事人向法院提出追加被告的申請,必須審查其是否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否則應不予準許。但法院依職權追加被告應不在此限。人民法院確定舉證期限,第一審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當事人提供新的證據(jù)的第二審案件不得少于十日。三、第三人參加訴訟的方式(第三人主動提起+追加參與訴訟)(一)自己主動提起(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申請(無獨立請求權)參加訴訟法律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23修正)》第五十九條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義務。法律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023修正)》第一百三十五條 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2修正)第二百二十二條 原告在起訴狀中直接列寫第三人的,視為其申請人民法院追加該第三人參加訴訟。是否通知第三人參加訴訟,由人民法院審查決定。法律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2022修正)第八十一條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的規(guī)定,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權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成為當事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可以申請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第一審程序中未參加訴訟的第三人,申請參加第二審程序的,人民法院可以準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