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患者再經過治療后,一些治療方案難免會對骨髓造血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讓指標悄悄波動,影響治療效果。 很多癌癥患者朋友們在做完血常規檢查后,看著報告中一串串數字,是不是覺得眼花繚亂,不清楚哪個是重點? 今天,我想通過這篇文章,和大家說說如何看懂血常規報告中的重要指標。特別是這兩個指標異常,一定要注意。 血小板是我們血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主要就是負責凝血和止血,就像是血管系統的“維修工”。如果血常規報告中血小板計數升高時,那事情就沒那么簡單了。 根據數據統計,血小板升高的人,患癌的風險也會增加,比如說肺癌、腸癌、胃癌、腎癌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60歲以上的男性,這一風險更為突出。 如果報告顯示你的血小板計數超過400×10^9/L,千萬別大意,及時咨詢醫生,進一步排查原因。 當血紅蛋白數值偏低時,就是我們常說的貧血的表現。很多人都不知道,貧血,有時是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前兆”。 有研究數據表明,超過80%的血液惡性腫瘤患者在早期時候會出現貧血的癥狀。 另外,一些癌細胞在發展過程中因為消耗大量的營養和氧氣,導致正常細胞得不到營養支持,從而引發貧血,比如說肺癌、胃癌等。 ![]() 最后,我要強調的是,血常規的異常指標只是一部分病情提示,并不能直接作為癌癥的診斷依據。任何疾病的診斷都需要結合多種檢查手段和專業醫生的綜合判斷。 今天的文章到這里就結束了,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各位朋友有看不懂的檢查報告,可以發給我,我會在第一時間給您解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