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行日期:2015.8.9 明信片郵票面值:80分 售 價:1.20元 明信片郵票規格:40×40毫米(異形) 明信片規格:165×115毫米 版 別:膠印 防偽方式:防偽油墨 縮微文字 設 計 者:馬立航 李群 責任編輯:李金薇 印制廠:北京郵票廠 發行量:190萬枚 背景資料: 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是在1953年舉辦的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和競賽大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該項賽事以其民族性、廣泛性和業余性等特色,已成為全國較有影響的大型綜合性體育運動會之一,為發掘整理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形式,弘揚民族體育文化,發展民族體育事業和全民健身運動,增強各族人民身體素質,促進各民族團結等方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民族政策,進一步繼承和發展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增強各族人民體質,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經國務院批準,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每四年舉行一屆。它由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聯合主辦、地方承辦。 截至目前,已分別在天津、內蒙古、新疆、廣西、云南、貴州等省區舉辦了9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第10屆將于2015年8月9日至17日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隆重舉行。運動會設競賽項目和表演項目兩大類。競賽項目有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龍舟、獨竹漂、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腳競速、板鞋競速、少數民族武術、民族式摔跤(搏克、且里西、格、北嘎、絆跤、希日木)、馬術(速度賽馬、走馬、跑馬射擊、跑馬射箭、跑馬拾哈達) 、 民族健身操等17項;表演項目178項。 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國人民*放軍和臺灣地區的34個代表團共6240名運動員報名參加本屆民族運動會;各代表團工作人員報名共計1941人(含隨團記者198名);主承辦單位共選派裁判員811人、仲裁45人;媒體記者報名約500人(不含隨團記者)。加上組委會成員,香港、澳門和臺灣觀摩團人員、主承辦單位特邀嘉賓等,本屆運動會參會人員總規模超過1萬人。 本屆運動會相比往屆有兩點新變化:一是為了進一步發展和推廣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競賽項目中的集體項目以及表演項目按一定比例允許漢族運動員參賽。二是為了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并弘揚少數民族文化,競賽項目中新增加了民族健身操。本屆運動會的主題為“相聚內蒙古共圓中國夢”。 歷屆回顧 第一屆:1953年·天津 第二屆:1982年·呼和浩特 第三屆:1986年·烏魯木齊 第四屆:1991年·南寧 第五屆:1995年·昆明 第六屆:1999年·北京/拉薩 第七屆:2003年·銀川 第八屆:2007年·廣州 第九屆:2011年·貴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