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曾經說過:“從本質上來講,中國是沒有歷史的。它不斷重復著王朝的覆滅更迭,其過程中整個國家沒有任何進步。” 為什么會這樣子?今天從戰略的角度跟大家聊一下,千年中國歷史為何會不斷地的打轉循環。 一、歷史的本質是什么 歷史的本質是什么,我的理解是不斷進化的系統。核心關鍵詞有兩個,結構 進化,我們分開來看。 1、結構 從宇宙通過大爆炸產生以來,宇宙間的各種要素就在不停的組合,進而形成不同的結構:恒星、行星、星云、黑洞等,直到生命也是這樣,植物、動物、人類。 到人類社會之后,也是不斷進行結構上的重組。民族、國家、宗派、黨羽、山頭、集團、圈子、家族,不管你用什么詞形容它,你都無法改變這些概念背后結構的本質。 至于進化,幾乎與結構同時產生,不過是結構的變化方式罷了。符合客觀規律,結構就能不斷向前進化,違背客觀規律,結構就不斷循環和退化,這二者都是歷史。 要想歷史不斷進化,需要歷史中的人不斷推進認知,不斷思考,不斷探索,不斷創新,這樣才能不斷逼近自然和社會的真正本質,推動歷史方向不斷前進。 二、判斷認知的標準 認知有對錯,如何判斷認知的對錯呢? 中國古代講究“明時正位”,歷史研究也是一樣,按照歷史認知和“時”的關系,我們可以把認知分為六種。 1、太上:先時。 這是認知最高的層次,既認知是領先于時代的。 雖然事情還沒顯現,但是歷史中的人通過不斷研究,已經能夠提前預示歷史會朝哪發展,并按此行動。 只有這樣,你才能領先的推動歷史,保持不斷的創新,讓自己的歷史始終在領先和進化。 2、其次:隨時 這是認知的第二個層次,即認知是能夠跟隨時代的。 雖然不能做到領先,但是其中的人對于變化很敏感,勉強能夠跟上時代的變化,并按此行動。 這樣能夠保持自身跟隨歷史的發展,不至于讓自己在歷史發展中落后和淘汰。 3、再次:后時。 這是明時的第三個層次,即認知是落后于時代的。 時代在不斷變化,各種發明層出不窮,但是你卻抓不住,老是滯后于時代和歷史的發展,并照此行動。 認知和行動落后了時代,自然只能在世界的前進中被淘汰下來,不然歷史還怎么進步。 4、最下:逆時。 這是明時的最低層次,即認知不但是落后于時代,還是嚴重反時代的。 時代在前進,你卻想要退化,與時代相反,你卻要強而為之,這些都是逆時代潮流的。 與時代前進的車輪做對抗,甚至還要拉上大多數人,最后的結果可想而知。只能造成自己身死、國家崩潰。 以上四種狀態,中華民族歷史的上游,認知是領先的,所以我們最早進入農業社會,發展了我們的文明。 但是,隨著內部的封閉和探索的停滯,我們的偏科現象越來越嚴重,認知越來越滯后于時代,直至逆時而動,最終被歷史所淘汰。 所以最后歷史只能不斷的打轉和循環,歸根到底,我們掉進了認知的陷阱。正所謂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亦哀之后人也。 三、造成認知落后的原因 為什么會這樣?需要從根上找原因。 哲學是對于世界的認知和方法論,是認知的根基,了解中國哲學的軌跡,對于我們找到答案很有幫助。 網上經常有人抱怨中國哲學式微,研習中國哲學的人沒有研習現代西方哲學的多,這種抱怨恰恰反映了很多人哲學素養很低的現實。 道理很簡單,中國傳統哲學對于世界的認知顯著低于西方現代哲學,基本與西方古典哲學一個層次。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傳統中國哲學沒有完成主體性覺醒,對于世界的認知困在了原始的經書理念里。 儒道哲學認為世界的一切都被“陰陽五行”歸納了,佛教的哲學認為世界的一切都被佛經的理念歸納了。中間都沒有出現出更高的主體性,來把握現實層面的世界。 對比西方哲學,這些其實處在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一個層次。這個時期,人的思維剛剛脫離泛靈論的神話傳說和宗教崇拜,認為世界源于一些感性的理念,像泰勒斯的“水”,赫拉克利特的“火”,阿那克西米亞的“氣”,德謨克利特的“原子”,畢格拉斯的“數”等。 后期,西方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深入,上帝成為一切的最高本體,類似于我們的“道”、“陰陽五行”,只不過我們的東西是動的,西方是不動的。 西方在此被禁錮了一千多年。他們認為所謂的知識都被歸納完了,作為本體的上帝是人的最終幸福的唯一來源,人只能通過上帝的指令,對其進行發自內心的崇拜,類似我們尊孔讀經,念經拜佛那一套東西。 但是,之后西方發生了思想革命,東西方的認知開始發生顯著的差別,人自身的主體性被抬到越來越高的位置。 笛卡爾發現知識沒有被古老的經書全部歸納,在此基礎上,笛卡爾認為,只有理性的反思才能確定事情的真實性。 培根和貝克萊卻認為感官是可靠的,經驗和感受是知識的唯一來源,而這都把個人的主體性抬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 這在根本上完成了思想層面的革命,突破了原始理念對人精神和思想的束縛,將世界的真理重歸人本身。 對比中國,恰恰被這種原始的理念和觀念束縛禁錮了千年,至今都沒有完成思維主體性的建構。 這造成中國人既不能研究透現實問題產生的原因,也不能研究透世界和宇宙的終極真理,只能在中間不斷進行脫離實際的違心“修煉”和暴力的“統治”,這是造成傳統中國一直落后的核心和根本原因。 四、如何才能跳出認知陷阱 知道了產生陷阱的原因,還需要跳出陷阱,如何做呢?需要不斷的探索、分析和反思,向下逼近世界,向上逼近本質和規律。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不至于落后于時代,更不至于與時代進步逆著。 想起來十年前,我跟人分享經濟形勢會往下走,很多人不以為然,還有人因為不符合自己的“情緒”把我從群里“清除”出去了。 結果呢,十年過去了,我的預測不斷應驗,很多人自己親身體會到了經濟帶來的變化,尤其是疫情以來的幾年,很多人的認知被現實所轉變,對我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認同。 后來,我一直在想,是什么遮蔽了他們?我們千年歷史當中為何大部分人又被遮蔽了那么久?我發現大部分人被遮蔽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自己。他們缺乏基本的思考和規律把握能力,更不具備信息方面的素養,錯把自己眼前看到的東西當成了事實,素不知那不過是別人扭曲后的結果而已。 因此,對個人而言要想突圍,首先必須跳出自己思維懶惰和思考懶惰的陷阱,盡快建立基于正確思維的主體意識,在此基礎上不斷的探索、反思、創新,不斷的逼近事物的本質,這樣才能不斷的進步。 而這,需要每個人不斷的修為。要是照搬別人就可以完成,歷史也就不需要不斷的進步了。 今天就聊到這里。 |
|
來自: 地瓜5gbq29yd5l > 《人生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