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脾虛氣滯簡介 ![]() ![]() 脾虛氣滯是中醫的一個證候名,主要描述了因脾氣虛弱而導致的氣機阻滯狀態。 在中醫理論中,脾主運化,負責將食物轉化為水谷精微,并將這些精微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處,為身體提供營養和能量。同時,脾也負責運化水濕,調節體內水液代謝。 脾虛則可能導致營養物質的轉化和運輸功能受損,進而出現氣機運行不暢的“氣滯”癥狀。 脾虛氣滯成因 ![]() 脾虛氣滯的成因多種多樣,包括飲食不節、情志失調、過度勞累、外邪侵襲、久病體虛等。患者通常會表現為胃脘痞悶、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全身乏力、排便困難、消化不良、舌淡體胖等癥狀。 脾虛氣滯的成因 ![]() 脾虛氣滯的成因多種多樣,包括飲食不節、情志失調、過度勞累、外邪侵襲、久病體虛等。患者通常會表現為胃脘痞悶、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全身乏力、排便困難、消化不良、舌淡體胖等癥狀。 脾虛氣滯的外溢效應 ![]() 此外,根據中醫五行體系,脾屬于土,肺屬于金,土能生金,即脾能助養肺。脾虛可能導致“土不生金”,進而影響肺氣的充足和肺的正常功能,表現為肺氣虛的癥狀,如咳嗽、氣短、支氣管哮喘病等。 因此,實現脾虛氣滯的對癥治療,不僅關系到脾胃氣機的盛衰,也對肺部損傷的修復大有裨益。 治療脾虛氣滯常用方劑 ![]() 在臨床上,治療脾虛氣滯的常用經典名方主要有:逍遙丸、人參健脾丸、香砂六君丸、參苓白術散等;這些方劑可針對的不同臨床癥狀特點進行對癥治療。 然而,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好的方劑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臨床實踐中,許多醫生與患者發現,這些方劑對于成年人來說,效果出眾,但對于兒童來說,往往過于滋膩,難以消化。 ![]() 異功散的歷史源流 ![]() 因此,早在我國宋朝時期,著名中醫兒科大夫錢乙就在《小兒藥證直訣》中以四君子湯(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為基礎,通過添加陳皮、生姜、大棗而創設更適合小兒使用的理氣健脾、益氣補中方劑——異功散。 在原文中,不僅記載了本方的特殊煎煮與服用方法:“人參(切,去頂)、茯苓(去皮)、白術、陳皮(銼)、炙甘草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五片,棗兩個,同煎至七分,食前,溫量多少與之。也收錄了本方的功能主治:溫中和氣,治吐瀉,不思乳食。凡小兒虛冷病,先與數服,以助其氣。” ![]() 異功散的后世應用 ![]() 后世醫家認為,雖然四君子湯方中人參、白術都有較強的補益脾胃的作用,但終究是滋膩之品,吃多了反而會增加脾胃負擔,即便是加入了滲淡和中的茯苓輔助白術,補中和胃的甘草輔助人參,有補氣健脾而不滯膩的效果。但小兒“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滋膩之品的影響較成人會表現得更加明顯。錢乙所添加的陳皮辛散苦降,溫和不峻,偏于理肺脾之氣,不但有理氣燥濕化痰的作用,還有助于參術之健脾益氣,再加入生姜、大棗調和脾胃,增強了行氣和胃的作用,使溫而不燥,補中有行,補而不滯,是該方的點睛之筆。 許多醫案表明,本方可用于治療脾虛氣滯、飲食減少、胸脘痞悶、食入作脹、大便溏薄、神疲氣短、身體羸瘦或面部浮腫等癥狀。特別是對于小兒氣虛兼有氣滯的嘔吐瀉下、脾胃虛弱、不思飲食等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 異功散的現代研究 ![]() 現代研究表明,異功散具有與四君子湯相似的藥理作用,在脾虛氣滯方面,能夠調節胃腸運動,既可松弛腸管,又能拮抗腸痙攣;還具有抗胃腸潰瘍的作用,并能增強免疫功能、促進代謝等。在脾肺兩虛領域,不僅能改善肺、胃、小腸組織的病理損傷,減輕受損情況及炎癥程度[1],還能增加脾肺兩虛大鼠模型的免疫功能;通過影響腸道菌群代謝短鏈脂肪酸的調節作用早期干預哮喘幼鼠模型,減輕哮喘模型幼鼠的氣道炎癥[2-4]。 在臨床應用中,本方不僅可用于小兒厭食、疳積、腹瀉、尿自癥等病癥的治療,還有利肺作用與抗感染作用,可用于防治呼吸道炎癥、感染的復發[5-6]。 參考文獻 【1】王寶兒.運用臟腑五行生克原理干預肺脾兩虛證的實驗研究【D】.湖北:湖北中醫藥大學,2017. 【2】周娟.異功散早期干預對哮喘幼鼠的腸道茵群、短鏈脂肪酸、Treg胞機制研究【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19. 【3】梁丹丹,劉華,歐陽學認,等.“培土生金法”早期干預改善支氣管哮喘模型幼鼠氣道炎癥反應的機制[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2018,39(2):121-126.【4】劉華,歐陽學認,張雪麗,等.異功散早期干預對支氣管哮喘幼年小鼠氣道炎癥的影響【J】.環球中醫藥,2017,10(10):1167-1169.【5】閆宏利.基于數據挖掘探討門九章教授應用小兒異功散臨床研究【D】.山西:山西中醫藥大學,2020.【6】張靜,王凱旋,祝驍濤,等.中西醫結合提高小兒免疫力改善反復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5,33(6):1477-14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