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做心理咨詢的過程中,發現那些心理健康存在一些問題的人,他們的精力都很差,狀態低迷。再這樣的循環之中,會進一步影響到他們的健康。
反之,一個保持在高能量狀態,總是精力充沛的人,是不容易有焦慮和抑郁情緒的。
那么,該怎么做,才能讓自己變得精力充沛?
保持規律作息
要保持精力充沛,你一定要規律作息。
首先是睡眠。
你是否有熬夜的習慣?熬夜會對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因此一定要保證自己的睡眠。
莎士比亞曾說:“一切有生之物,都少不了睡眠的調劑。”
睡眠是一種很好的恢復的方式,它可以幫助你屏蔽外界的喧囂以及焦躁的情緒,讓你的身體和心靈都得到修復,讓你的精力得到補充。
有研究表明,早睡的人第二天起來,頭腦清醒,工作效率也會大大的提高,新陳代謝的速度也會比晚睡的人來得快,精力也會更好。
其次是飲食。
一般健康人群都是通過飲食攝入能量,飲食,可以才能維持身體的基礎代謝,支撐身體活動。
另外,科學證明,食物中確實含有某些天然的快樂物質,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從食物中攝取快樂因子,來改善情緒,抵抗抑郁。
所以,你一定要合理飲食。
最后是科學運動。
越來越多的人,沒有運動的習慣。一放假,就直接躺在臥室,根本不出門,當一個人長期處于一個熟悉的、封閉的環境里,精神就會越發敏感,非常容易抑郁。
因此,你要出門做適量的運動。研究表明,運動時人體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些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能夠提升我們的生命狀態,和治療抑郁、焦慮的藥物一樣有效。
你作息規律,身體處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自然也會有好的心情。
做好斷舍離
有時候,我們感覺自己是易疲勞體質,一天工作下來,覺得自己特別累。其實一個核心因素,是我們一天想的事情太多,要做的事情太多。
山下英子曾經提出了一個“斷舍離”的概念,可以幫助到我們。
一方面,生活上斷舍離。
“斷:不買、不收取不需要的東西;舍:處理掉堆放在家里的無用之物;離:舍棄對物質的迷戀,脫離物欲。”
“斷舍離”其實代表的是一種簡化的生活方式,一種做減法的心態。
不要讓繁瑣和雜亂無章充斥了生活,花一些時間整理房間,把雜物清理干凈,擺放整齊。多給內心挪出一片凈土,認真享受生活。
另一方面,工作上斷舍離。
我們每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要做的事情太多,就加快了精力的流失速度,這時候你就會很累。
所以,你一定不要讓自己過于忙碌,別什么都做,而是要做少數真正重要的事情。
當你要事當先,做真正重要的事,你的精力流失速度就會降低,這時候你的精力就會很充沛。
在工作中,追求心流
在工作中,如果你總是在不同的任務間切換,你也會容易累。
就像一臺手機,打開了多個應用程序,電量很快就耗光了。
所以,如果你想讓自己精力充沛,一定要專注在一個工作中,在這個過程中,也不要看手機,避免自己被打斷。而是要集中注意力,做到深度工作。
有研究表明,人們集中注意力時,大腦皮質層活動竟然減少了。全神貫注不僅沒有耗費更多心力,反而減輕了腦力負擔。
當你深度工作,也很容易進入心流狀態,讓你沉浸在目標之中,達到忘我的境界,甚至感受不到時間的流逝。
那么,該如何深度工作,創造心流呢?心理學家米哈里·希斯贊特米哈伊提出,符合心流活動有三大特征。
①清晰的目標。很多人一邊做著A,一邊做著B,結果得到了的是“0”。因此,你一定要明確一個具體的目標,然后排除干擾。
②即時的反饋。你要將大任務,拆解為小任務,這樣達成任務后,你會有成就感。另外,在完成任務后,你要給自己一些小獎勵。
③匹配的難度。任務太難和太簡單,都容易讓自己走神。
當你在工作中創造出心流狀態,也會讓你內心愉悅,讓你的精力保持充沛。
為自己充電
為了讓自己有足夠的精力,你還要給自己充充電。
俄國生理學家謝切諾曾做過一個實驗:他采取兩種方式消除右手的疲勞,一是讓兩只手同時靜止休息,二是右手靜止的同時讓左手適當活動。隨后,他通過握力測量了右手的疲勞度,發現第二種方法讓右手的疲勞感消除得更快。這證明變換人的活動內容才是積極的休息方式。
這其實是有著理論依據的:人的大腦皮質上有一百多億個神經細胞,功能區都不一樣,它們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組合成各不相同的聯合功能區,當某些區域活動時,另外一些區域才會休息。
心理學家科胡特認為,心理健康的標準是自信和熱情。
所以,在周末,你可以放下工作,學一些新的東西,比如樂器、繪畫等等,當你學到東西的時候,能量會充滿自身。
戒掉拖延
很多人一天什么都不干,依然覺得很累,其實是拖延導致的。
之所以拖延,一方面,是覺得太難,不敢去做。另一方面是懶,不愿意去做。
直到最后一刻,已經無法拖延了,才去做事,結果時間不充裕,所以完成得不夠好,這時候又會內耗。
你之所以焦慮、內耗,是你的模擬思維在起作用,模擬思維非常主觀,關注太多方面,比如完成的質量、對你的影響,過程中的感受,擔心是否會存在過失等等。
二進制思維可以幫助到你改善拖延癥。
數學上的二進制就只有“0”和“1”,所謂二進制思維,就是只在乎事實,也就是事情到底發沒發生,你到底有沒有去做這件事。
你要是覺得這件事不重要,不想干這件事,你就不去做,但不要去瞎想。
你決定去行動,你就不要關心是否會失敗。行動即進步,有進步就算成功。
你不內耗,你的能量就不會流失,這時候你才能讓自己保持在高能量的狀態。
最后的話,以上就是幾個讓你保持精力充沛的方法,讓自己保持精力旺盛,遠離情緒病,從而改變人生。正如心理學大師艾瑞克·伯恩在《人生腳本》力提到的:
“改變了自我狀態,就改變了整個人生的腳本,繼而改變命運。”
祝福!
你是不是非常容易內耗,被他人情緒影響?
你是否每天都在擔憂未來?那些沒有發生的事情讓你非常害怕?
你有沒有感覺到焦慮?覺得每一天都沒有什么意義?
是否經常失眠?容易失神,感到迷茫?
你是否對未來感到迷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