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往往忽視了身體的健康。其實,養生并不復雜,只要我們掌握了一些簡單的方法,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輕松實現健康養生。今天,就為大家分享14個養生口訣,照著做,養生防病其實很簡單! 1、養眼——常向遠處望 現代人被電子產品包圍,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手機屏幕,不僅眼睛干澀、疲勞,還容易耗損肝血。中醫認為,“肝開竅于目”,眼睛的健康與肝臟息息相關。因此,建議每看電子產品1小時,就讓眼睛休息分鐘。你可以做做眼保健操,或者站在窗前眺望遠方,讓眼睛得到放松和調節。這樣不僅能緩解眼睛疲勞,還能保護肝臟健康。 2、養腦——多活動手指 “十指連心”,其實經常活動雙手,也能很好地鍛煉大腦。中醫有“手腦相通”的說法,手指的活動能刺激大腦皮層,增強大腦的靈活性和記憶力。每天可以搓揉一下手指,按按掌心的勞宮穴,或者在桌面上模仿彈鋼琴的樣子。這些簡單的動作不僅有利于肩頸健康,還能活動大腦,預防老年癡呆。 3、養心——經常拍肘窩 中醫有“心肺有邪,其氣留于兩肘”的說法。肘窩是人體經絡密集的部位,拍打肘窩可以刺激經絡,幫助排出心肺的邪氣。每天早晚拍打肘窩各次左右,力度適中,以感到微微酸痛為宜。這樣對于保養心臟、預防心血管疾病很有好處。 4、養肝——經常伸懶腰 伸懶腰看似簡單,其實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伸懶腰的動作有點像八段錦中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可以幫助調理三焦,包括胃、肝、膽等臟腑。伸懶腰時,雙手向上托舉,同時深呼吸,有助于疏肝解郁、調理氣機。同時,伸懶腰還能很好地伸展脊柱,緩解久坐帶來的腰酸背痛。 5、養脾——經常揉肚子 揉腹是中醫傳統的養生方法之一。中醫認為,腹部是脾胃經循行的部位,揉腹可以疏通中焦、疏通脾胃經。每天飯后一小時,用手掌順時針揉肚子30次左右,力度適中。這樣不僅能疏通脾胃,還有助于消化、預防便秘。 6、養肺——多練深呼吸 肺部喜歡多做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幫助排出肺部廢氣,增加肺活量,提高肺部的免疫功能。在做深呼吸的同時,不妨用空掌拍打肩膀前側的云門穴,這個穴位是肺經的起始點,拍打云門穴有助于疏通肺經、增強肺功能。 7、養腎——常練踮腳尖 腳底有我們重要的涌泉穴,這個穴位是腎經的起始點。每天堅持踮腳走路5分鐘,可以刺激涌泉穴,幫助滋陰養腎。踮腳尖時,腳趾用力抓地,腿部肌肉緊繃,這樣不僅能鍛煉腿部肌肉,還能增強腎功能。 8、養筋——經常拉拉筋 中醫有“肝主全身筋骨”的說法。肝血充足,筋骨才能強健。每天晚上適當拉拉筋,不僅可以緩解一身疲憊,還有助于養筋經。拉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瑜伽、壓腿等。不會拉伸的朋友可以翻閱本公眾號的往期文章,有很多關于拉筋的詳細指導。 9、養膽——多敲腿外側 內肝外膽,膽經走身體兩側以及大腿外側。早上最適合敲打膽經,因為早上是陽氣升發的時候,敲打膽經可以幫助陽氣升發。每天早上敲打大腿外側2-3分鐘,力度適中,以感到微微酸痛為宜。這樣可以疏通膽經、增強膽功能。 10、養腰——每天多練臀 臀好腰就好。臀部是腰椎的底座,如果底座無力,腰椎就不穩,容易引起腰痛。因此,平時注意多加強臀部肌肉鍛煉很重要。女的練臀對盆腔好,可以預防婦科疾病;男的練臀對前列腺好,可以增強性功能。練臀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深蹲、臀橋等。 11、養陽——冬日曬暖陽 冬季溫度低,陽氣升發難。我們可以借助初升的太陽曬背來補陽。背部是人體陽氣匯聚的部位,曬背可以幫助身體吸收陽氣、增強免疫力。建議在陽光充足的上午9-點或下午3點曬背,每次曬0分鐘左右即可。 12、養血——子時需深睡 子時是晚上11點到凌晨1點,這個時間是肝經當令的時候。如果子時不入睡,肝血難以回流,長期如此會導致氣血不足、面色晦暗等問題。因此,一定要睡好子午覺(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和中午點到1點),讓肝血回流、養好氣血。 13、養陰——千萬莫熬夜 晚上是養陰的時候,如果晚上不睡覺,心腎不相交、心不入陰,身體會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失眠、多夢、健忘等。因此,晚上盡量在11點就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長期熬夜不僅會導致陰虛火旺、免疫力下降,還會增加患癌風險。 14、養神——莫讓欲擾心 欲望太多容易擾亂心神。在這個物質豐富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各種欲望所迷惑,比如追求名牌、追求奢侈品等。其實,衣服夠穿、干凈整潔就好;食物清淡、能飽腹就好;手機電子產品功能剛需就好。莫讓太多欲望占據你的生活,學會知足常樂、淡泊名利,這樣才能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安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