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家好,我是梁醫生。 中醫常說 “治病如治國,用藥如用兵”。身體內部就像一個國家,五臟六腑各司其職,共同維持著身體的正常運轉。 肝就像個坐鎮中軍、運籌帷幄的大將軍,能調暢情志、促進氣、血、水的正常運行。對各臟器之間起著疏導和協調的作用。 ![]() 然而,肝也并非“堅不可摧”,一旦受到不良生活習慣、情緒波動等因素的影響,就容易出現肝郁、肝火旺、肝血虛、肝陰虛等問題。 今天,梁醫生就給大家分享 4 個“養肝茶飲方”,平時泡水當茶喝,簡單又好用。 一. 疏肝郁方 如果你平時愛生悶氣,心情不好,經常嘆氣,還感覺胸悶,乳房、兩側肋骨處脹痛,一生氣就不想吃飯,還伴有月經不調、痛經的情況。那這個疏肝方就很適合你。 【組成】玫瑰花 5 克、佛手 5 克、陳皮 3 克、綠萼梅 3 克。 ![]() 組方詳解 肝主疏泄,喜條達而惡抑郁。玫瑰花香氣濃郁,不僅能疏解肝郁,讓心情變好,還能讓氣血運行得更順暢,改善面色暗黃的情況。 佛手既能疏肝氣、解郁結,又能照顧到中焦脾胃。像一個“調解員”,特別適合腹脹食少、噯氣、胸脅脹痛等情況。 陳皮不僅能行氣,還能把體內的痰濕也一并清除。“氣順則痰消”。 綠萼梅芳香行氣入肝胃。是疏肝解郁、和中的良藥,能把郁悶的情緒疏解開。 二. 清肝火方 有的人肝火特別旺,脾氣也大,一生氣就面紅目赤、頭目脹痛,血壓也高,還常有口苦、耳鳴,小便發黃、白帶色黃、便秘等問題,舌紅苔黃厚。此時,就需要清肝方了。 【組成】夏枯草 6 克、菊花 6 克、梔子 3 克。 ![]() 組方詳解 夏枯草既能清肝火,又能散郁結,對于肝火過旺導致的眼睛紅腫疼痛、頭暈目眩有很好的緩解作用,還常用于治療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等郁結結節類病癥。 菊花性微寒,清肝火、利眼目的功效顯著。 梔子清熱瀉火的能力很強,能通利三焦,引體內熱邪從小便排出。 三味藥同用,堪稱 “清肝三劍客”,能清肝火、利濕熱、散郁結 ,讓身體恢復輕松。 三. 補肝血方 肝臟有藏血的功能,就像一個 “血庫”,為全身提供血液滋養。 一旦肝血不足,身體就會發出各種信號。如:面色蒼白或萎黃、眼睛干澀模糊、失眠多夢、月經量少、色淡甚至推遲;若是筋脈失于濡養,還會有肢體麻木、經常抽筋的情況。 這個時候,不妨試試下面這個補肝血的方子。 【組成】桑椹 8 克、大棗 2 枚、龍眼肉 5 克、當歸 3 克。 ![]() 組方詳解 桑椹色黑,甘寒質潤,能滋補肝腎之陰血 大棗和龍眼肉都是常見的甘溫滋補食材,能補益心脾、養血安神。脾胃好了,能讓氣血生化有源;而睡眠質量提高了,血液也能更好地歸藏于肝,使肝血充足; 當歸自古以來就被譽為 “血中之圣藥”。既能補血,又能活血,讓血液在體內順暢流動,避免瘀血阻滯。 四. 滋肝陰方 肝陰不足,常會有虛熱的表現。比如虛煩不眠、潮熱、盜汗、兩顴潮紅,有的人還會伴有眼睛干澀、口干咽燥、舌紅少苔等情況。這個時候,補肝陰的方子就派上用場了。 【組成】枸杞子 10 克、山茱萸 6 克、女貞子 6 克、熟地 4 克。 ![]() ![]() 組方詳解 枸杞子性平,能滋補肝腎、明目,對于肝陰不足導致的眼睛干澀、視力減退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山茱萸既能補肝腎之陰,又能溫補腎陽,為補益肝腎之要藥; 女貞子補肝腎之陰而烏須發,還能明目、退虛熱。 熟地質厚味濃,能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增強全方補肝陰的力量。 文章頂部有視頻,建議配合觀看 可便于理解。 ![]() |
|